你能想象你的手機能夠被任何人解鎖嗎?指紋鎖原本是讓資訊與財產更加安全的一道保障,但最近三星手機發生的一件事,讓“指紋鎖屏”也不太安全了。
今年10月,英國《太陽報》報道,一位三星手機使用者在自己的三星 Galaxy S10 手機上貼了一層手機膜後,竟然被其他人順利解鎖螢幕,進入手機。
在公示影片中,可以看到該使用者的丈夫可以用未錄入的指紋解鎖手機螢幕。
三星隨後釋出宣告稱,“我們內部正對此問題進行調查,建議所有客戶使用三星Samsung授權的周邊產品。”
也就是說,手機膜不是我們授權的產品,造成安全問題跟我們關係也不大嘍~
建議使用三星Galaxy S10的使用者千萬別丟手機,萬一有心人不認真聽取三星的建議,換個“非三星授權”的手機膜,你的手機就會被輕易解鎖了。
10月19日,中國銀行釋出公告,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已暫時關閉Galaxy S10和Galaxy Note 10兩款手機和Tab S6平板的指紋登陸功能。
使用者花費大幾千購買的移動裝置,僅僅一張“非授權”手機膜就攻破了安全防線,產品的品質保證又在哪裡?
也難怪第三方支付平臺緊急關閉三星相關型號手機的指紋支付功能了,如果使用者因為手機丟失而造成財產損失,還真難說清楚到底是第三方平臺的過失還是三星手機的錯誤。
除了硬體本身的問題可能導致安全缺失,裝置保管不當也可能造成資訊洩露。
移動支付已經是目前相對先進的支付方式,然而還是難以避免財產損失。由於移動支付需要至少一臺支付裝置,因此當裝置丟失時,非常容易面臨盜刷的風險。
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了應對這類狀況,也採用了“雙重保障”,比如動態密碼、手勢密碼和指紋密碼。
但通常情況下,一旦手機丟失,常伴隨著手機卡一同丟失,那麼動態密碼反而幫助有心人登入你的賬號。而多數賬號只要點選“忘記密碼”,接收動態碼後進行密碼修改,依然可以登入,盜走你的財產。
指紋密碼就不必多說,一定要確保硬體裝置本身設計不存在漏洞的情況下,指紋支付才是相對安全的。
因此很多金融APP都開啟了人臉識別,登入賬號時需要進行活體檢測,通過眨眼、張嘴、搖頭、點頭等組合動作,識別並確認身份。
然而這也僅限於你的財產集中配置在一款能夠進行人臉識別的金融APP內,一旦你的財產分散投資,放置在不同平臺,就難以保證每一款軟體,在手機裝置和手機卡遺失後,都能夠做到絕對安全,不被盜刷。
聽起來很是麻煩,使用者既要對手機產品有足夠了解,又要保證裝置絕不丟失,就算都做到了這些,又要確保放置財產的第三方軟體也同樣安全。
難道就沒有“最”安全的屏障,來保護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和財產安全不被盜取嗎?
就現有的科學技術在移動裝置的應用來看,生物識別技術相較於數字密碼、手勢密碼、動態密碼等依賴硬體的技術更加安全。
由於生物識別不需使用者使用裝置,只需要使用者使用“自身”,如眼睛、臉、手等,在裝置丟失而產生的盜刷問題上,安全會更有保障。
而人臉識別技術相較於其他生物技術來說,識別錯誤率更低,體驗感更好,應用場景也更為廣泛。
人臉的唯一性,和“無感”特性(不需要接觸裝置),讓資產產生盜刷的可能性更低,但這也意味著更加需要加強監管,保障個人資訊不被外洩。
目前的人臉檢測技術,在不同場景,不同妝容,不同光線環境下的檢測識別臻於完善,防止了用照片、視訊冒充真人,具有高安全性。
根據中國科學院資訊工程研究所、資訊保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東岱介紹,計算機識別人臉的準確率可達99.15%,而肉眼識別的準確率大概在97.52%。
而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廣泛,在移動裝置領域,早在2013年,蘋果收購了以色列運動捕捉技術公司PrimeSense,也獲得了該公司的專利資產——“用景深資訊增強臉部識別和偵測”。
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也位於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的“天網”系統將大資料、人臉識別、全球實時追蹤融為一體,通過人臉識別與資料庫的人臉進行比對,對追蹤逃犯幫助非常大。
據中央追逃辦近日通報,“天網2018”行動全國共追回外逃人員1335名,追贓金額35.41億元人民幣。
在支付領域,掃碼支付仍佔領市場主流,但刷臉支付也正急速搶佔市場,不止在大型超商、連鎖餐飲,有的網友甚至在菜市場都看到了刷臉支付裝置。
這場人臉識別技術與傳統技術的戰役已經打響,誰更便捷,誰更安全,誰將獲得最終勝利。
(編輯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