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開源中國最新獲得百度戰略投資。百度為什麼投資開源中國?意義何在?
其實不只是百度,科技巨頭都在加緊建設開源生態。去年10月,GitHub收購案塵埃落定,微軟以75億美元價格將GitHub收入麾下;今年7月,IBM宣佈以34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開源的企業軟體製造商紅帽公司(Red Hat),紅帽將成為IBM混合雲部門的一部分。
在建設開源生態上,國內巨頭同樣不甘落後,騰訊收購Coding.net,推出騰訊雲開發者平臺;阿里收購Teambition,支援開發者團隊溝通、協作。
開源社群對科技巨頭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與平臺直接面向開發者有關。通過投資、收購開源平臺,科技巨頭可以更好地與開發者溝通,平臺通過提供各類開發工具(如IDE和開發流程工具)和技術服務來聚攏並黏住開發者,可以推動業務上升,並幫助企業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先機。
而且,開源可以大幅節約研發成本,比起封閉開發的商業軟體,開源軟體的成本往往要低得多。一旦企業成功地佔據了市場,它們就擁有了足夠的戰略空間。
除了開源對企業競爭意義之外,還有更大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開源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埃裡克·雷蒙德(Eric Raymond)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大教堂與巴扎》(The Cathedraland The Bazaar)。
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過一種解釋:“開源”其實是禮物經濟的一種體現。雷蒙德指出,在“開源”社群中,並不存在必需品的稀缺,因此貨幣化的激勵對社群成員的吸引力並不大。
與之相比,在人群中的威望、榮譽要顯得更加重要。要獲得這些無價的“貨幣”,人們就需要提供自己的禮物——無私地為整個社群提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目前整個網際網路的重心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產業網際網路,在這種背景下,開源市場的爭奪會變得更為激烈。
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等具有較高門檻的技術種類,對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難以長期自主研發、聚集人才的領域。只有充分利用開源和開放平臺,企業在公開的、成熟的第三方基礎AI能力之上、深入場景,強化自身所擅長的業務,從中發展出特色AI應用能力和優勢。
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如何在大趨勢之下,率先擁抱AI,做一個成功的AI技術應用者,儘快使自身AI化,才能為未來發展提供動力。
中國在開源平臺發展相對較晚一些,但它的作用在人工智慧的整體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百度的開源平臺在中國大規模產業智慧化中起到突出的作用。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型公司,百度一直致力於建設開源生態。早在2013年,百度建立深度學習研究院,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澱,已經搭建了完整的AI技術矩陣,包括形成了中國唯一功能完備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飛槳;全球首個自動駕駛開源專案Apollo;中國首個開源的邊緣計算框架BAETYL等。
為建設真正的開源社群,百度還專項推出了一些開發者扶持計劃,比如“魚躍扶持計劃”,讓真正專注智慧小程式的開發者得到更多關注、認同、激勵和提升;飛槳生態激勵計劃,免費開放10個AI課程體系、面向100餘所重點高校提供深度學習教學支援培訓、助力1000餘家AI企業轉型智慧化、設立100萬元AI系列比賽獎金、提供1億元的GPU算力資源支援。
據了解,這次百度投資開源中國,除了把中國首個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個全面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入駐到Gitee外,其它百度系優秀開源產品也都將陸續入駐,為開發者提供更好的開發工具和技術服務,幫助開發者發揮更大的創新能力。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巨集曾經說過:“人工智慧時代不僅僅會深刻的改變、影響我們消費的領域,也會深刻徹底的改變產業,改變To B的領域。它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比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要更加深遠。”
在他看來,“開源並不表明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這是我們自主可控的,很多開源的東西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的,這個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
開源中國獲得百度的投資,將從產品、運營等層面增進開源技術的推廣和開源協作方式的改進,從而通過開源模式引領技術創新,建設創新的中國開源生態,推動中國自主、可控開源社群的發展,可謂意義深遠。
“開源開放對於人工智慧時代至關重要。”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認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突破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因此開源、開放就尤為重要;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會賦能各行各業,開源、開放讓各行各業可以便捷地使用人工智慧,讓社會各界都受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梯若爾(Jean Tirole)在和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喬希·勒納(Josh Lerner)合作的一系列論文中,提出了“人們參與開源軟體的研發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義務勞動,而只不過是把當期應得的回報做了適當延遲而已。”
這種延遲顯然不僅僅是對企業自身的,還有對這個社會發展的。
“開放和自由能帶來更好的產品,甚至可以使世界更美好”,這正是開源的價值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