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育兒學習▲親子自然教育踐行者

為期兩天12月3日-12月4日(巴黎時間,巴黎時間=北京時間-7小時)的首屆世界教育論壇(Forum for World Education, 下文簡稱“FWE”)在巴黎經合組織會議中心完美收官。我專門fan牆檢索了解了一下FWE,2019年新鮮成立的,總部在波士頓,北京、巴黎、倫敦有分部,會議開場是中國人、FWE的聯合創始人做致辭——所以中國是重度參與方,也挺好。

官網寫明FWE的使命是:根據當前和未來全球社會的技能和知識要求,促進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可持續性進行教育改革(我的翻譯湊合看吧,專業人士見笑啦)。官網整體有點糙——像中國國際化業務的風格

本次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位全球政商領袖、各國教育部長、政府決策者和著名學者共同參與本次論壇,就全球教育的未來展開對話。

在論壇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受邀做了主題演講,馬雲說:“20年後,現在50%的工作可能會消失,新創造的工作我們都沒有聽說過。我們的教育要怎麼樣?我們要擔心下一代能不能有工作,生活下去。中國去年有1500萬新生兒,未來50年的中國取決於這1500萬人。他們有什麼樣的教育,這也會影響到世界。”

馬雲說:

我的英語是數學老師教的。因為當時中國剛剛開始開設英語課,根本沒有足夠的英語老師。早上她去學ABC,下午就給我們上課。但是她跟我說,馬雲,你的發音很好,這讓我很受鼓勵。

我好的科目都是老師好的原因。我的化學老師不喜歡我,所以我化學很差。老師不喜歡我,我就做不好。

從成績看,我肯定不是好學生。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來,我們考試必須照搬,我覺得這個不對。但20年後,當時成績好的那些同學,他們好像沒有特別大的進步,而我們跑的更快。

我一直在學習,沒有停止過,社會是最好的大學。很多人是learn to work,我們未來要work to learn。

馬雲說:我認為,在工業時代我們追求統一,AI時代則是大家都有不同。IT是賦能自己,DT是賦能他人。真正的教育公平是差異化,讓每個孩子獲得對他而言最好的教育,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工業時代,流水線生產標準化產品。教育也大規模生產標準化的人才。

動物有本能,機器有智慧,但人類有智慧。

數字時代,讓我們要真正認真的去思考,到底人和機器的區別是什麼。如果我們擔心機器會取代人類,這是你的問題。如果樣樣標準化,那你就會被取代。

馬雲還說: 我們把AI叫阿里巴巴智慧。我們發現,只要有邏輯,機器就更好,沒有邏輯人就更厲害。有的時候愛一個人沒有邏輯。但如果恨一個人,就有邏輯,這樣機器就更厲害。我們訓練讓機器去抓壞人。只要有邏輯,機器就更好。

數字時代,標準化的東西會越來越被機器所代替。人會從事更加有創造性的、有體驗的工作。機器不會像人類一樣變化學習。我們不能再像20世紀那樣。

行動網路5G應該會帶來很多變化,會加快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人類第五次產業革命的速度,大量的預測和證據都指向了未來30年的一個現實:當前社會至少50%的崗位會消失。海底撈、外婆家等餐廳的送餐機器人,醫院的諮詢機器人,京東阿里快遞配送機器人,無人駕駛,……消失的職業主要集中在重複性的體力和腦力工作領域,以下是行業崗位淘汰概率清單。

教育需要怎麼變呢?馬雲也說出了方向,大趨勢方面馬老師可是有非常好的格局力。看阿里的一系列佈局就知道:B2B、淘寶、支付寶、天貓、阿里雲、菜鳥、口碑餓了麼、優酷蝦米UC等大文娛、雲谷學校、……

工業時代把人變成機器,數字時代把機器變成人。教育必須變革、學校要變、課堂也要變。

過去,上課是老師給學生輸入知識;未來,老師是和學生一起學習。過去,老師知道的比學生多;未來,學生知道的可能比老師還多。

過去,一節課40分鐘,一個班級40個學生,一天上七堂課。我不知道這個標準是怎麼來的,可能是工業時代,這樣可以讓社會用最少的資源培養出最多的人。在數字時代,我們要重新思考我們的教學模式和內容。

過去,課堂是教你正確答案的地方,未來,可能大部分事情都沒有正確答案,我們要一起尋找答案。

這方面一定要學習猶太人多提問、多質疑的教育思路,我們就是被標準答案灌輸大的。不能改變學校,那我們改變父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可以。重視並鼓勵孩子的每一次提問。Ivan的每一次提問我都很重視,看看他的問題可都是我的學習“機會”啊:

土是哪裡來的? 飛機為什麼不飛到太空去? 中國是哪裡來的? 太陽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有太陽? 為什麼需要太陽? 烏雲是從哪裡來的? 太空怎麼來的? 水星怎麼來的? 地球怎麼長的? 地球會走路嗎? 地球會飛嗎? 電是從哪裡來的? 嬰兒在肚子裡怎麼拉屎? 太陽多快? ……

知道我為啥要不斷學習了吧,因為家裡有個十萬個為什麼寶寶。

過去,上課是在教室裡,未來,課堂可能就是在真實的世界。我在以色列,請教他們的教育部長,以色列的孩子為什麼這麼獨立?他告訴我,孩子要去野外學習生存,面對危險。教育不是確保孩子沒有危險。教育是為了教會孩子們如何面對危險。

世界不一樣了。不可能靠把孩子關起來,讓他們學習如何應對未來問題。我們要教他們如何生存,解決問題。不可能沒有衝突,但你要能解決。這些都是教育上的挑戰,我們要有專家和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都參與進來。我不喜歡開大會,只有問題沒有方向。我們要有領導方向,知道怎麼做。我們不能來抱怨,而是要找到辦法。

我問過中國高中學生,你的興趣和目標是什麼?結果回答是不知道,只想去大學,但去大學要幹什麼也不知道。他們覺得考了好大學,長大了能找個好工作。

我們的孩子要有3個Q。我們的教育不僅要讓孩子love learning,更要教會他們learn to love。你要成功,要有EQ;你不想很快失敗,就要有IQ。但是如果你要得到尊重,你要有LQ愛商。LQ是從心靈來的,不是大腦。大腦可以被機器取代,但心靈永遠不會,因為機器有晶片,而人類有心靈,這是智慧和愛的來源。

我的經驗告訴我,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我們還是要重新訓練他們。大學不保證你肯定有工作。我們招人不取決於你是不是哈佛還是MIT,而是你願不願意學習創造。那些文憑只是學費的收據而已。真正的文憑是你為自己生活奮鬥中得來的,在自己七八十歲的時候得到證明。我們身邊博士很多,一定能帶來很多變化嗎?不一定。我們需要有那些真正思考的人。社會是真正的學校,一個人要保持學習,對未來有信心。

這點我的阿里同事所學專業就可以看出,有學化學的,有學導演的,有學中藥的,有學音樂的,有學……感覺所能接觸的各行各業專業都有。為啥他們可以來阿里做IT行業?因為有學習力、有興趣。

孩子應該有全球觀,對世界、對其他民族、文化和國家有足夠的尊重和認識。所有人都要學習這一點。現在我們的教育教我們對自己自豪,對別人不尊重。有人對我批評中國文化,我說你看過儒釋道的書嗎?我看過三遍聖經,尊重你的文化。你要了解別人才能批評。

還要有全域性觀,學習團隊精神。所以體育很重要。不這麼做,我覺得中國足球也還是沒有希望。

還有未來觀。現在我們太關注今天的問題,我們要必須站在未來思考問題。怎麼做呢?未來人和機器會很相似。閱讀和數學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要更加有創造力和建設性,這就要學習藝術。

所以唱歌、跳舞、體育、美術很重要。在我的學校(雲谷),我要求孩子課後要學習藝術和體育。所有孩子也像是創業者,要解決問題,和別人合作。

我認為未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追求怎樣的人生,取決於教育。教育怎樣,人類的未來就會怎樣。同樣的,人怎麼樣,教育就會怎麼樣。

以上引用內容翻譯來源於:億歐(i-yiou),我只挑選了對父母孩子可以實際有指導意義的內容,更多對老師、對教育局的建議不包括其中。

關於作者: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落差太大,華為“第一”的寶座還沒坐穩,馬上就要“墊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