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高通最近喊出了支援毫米波才是真5G的口號,我相信很多朋友現在一定在說毫米波有多好多好,5G手機晶片必須要支援毫米波云云,其實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當高通沒有高階5G SoC晶片的時候,他只能宣揚毫米波的優勢,這個是高通的策略。

事實上我們看到,華為、三星、MKT,所有的廠商的5G SoC,都不支援毫米波,包括三星的Exynos 980,以及最近很紅的聯發科的天璣1000,第一個商用的華為麒麟990 5G,全部是不支援毫米波的。

所以目前支援毫米波的只有高通的5G晶片,所以高通才有華為晶片不支援毫米波的是假5G的說法。但是我覺得,其他晶片企業不支援毫米波,是因為暫時沒必要支援,而高通晶片支援毫米波,是不得不支援。

因為全球幾乎都是以Sub-6為部署標準的,只有美國選擇了毫米波,因為美國自己把Sub-6留著作去軍用了,高頻的毫米波留作民用,所以美國沒辦法用Sub-6,這不是美國運營商不想用,而是不能用。所以高通作為美國企業,很明顯只能支援毫米波,而且華為根本沒有進入美國市場,用毫米波沒有任何意義。

Sub-6G和毫米波是5G技術的兩個方向,為何全球絕大多數的運營商都考慮Sub-6G呢?這因為毫米波的優勢和問題都一樣明顯。毫無疑問,毫米波的短波長和窄光束特性讓訊號解析度、傳輸安全性以及傳輸速度得以增強,但傳輸距離縮減。

也就是,毫米波的頻寬的確更大,但是毫米波訊號的衰減太容易,穿牆、覆蓋啥的都是大問題。甚至在高通的演示中,如果手擋在訊號發射器與手機模型中,就能夠讓毫米波的傳輸速度直線下降,更別提平時我們在辦公室和家裡使用手機了。

谷歌的測試結果顯示,採用毫米波部署的 5G 網路,100Mbps 速率的可以覆蓋 11.6%的人口,在 1Gbps 的速率下可以覆蓋 3.9%的人口;而採用 Sub-6 頻段的 5G 網路,100Mbps 速率的網路可以覆蓋 57.4%的人口,在 1Gbps 的速率下可以覆蓋 21.2%的人口。

也就是 Sub-6 下運營的 5G 網路覆蓋率是毫米波 5 倍以上,運營商要是部署毫米波,運營商的投資要比原來翻好幾倍才能達到Sub-6G的覆蓋效果。而且這僅僅是投資,毫米波的基站可能幾百米就要有一個,這麼複雜的組網,從維護和能耗上都是運營商不可接受的。

舉個例子,如何中國選擇毫米波,可能真的在每隔幾個路燈部署5G基站了,而且一些偏遠的地區覆蓋更難,這對於中國實現全面5G覆蓋以及綠色節能社會都不可接受的,通訊最終還是為人民服務的,要選擇價效比最優的技術。

也就是對於運營商而言,毫米波的特點就是貴、耗電大、維護坑爹,用於作為大規模的通訊部署對運營商只有坑爹,運營商是考慮投資收入比的,所以明顯Sub-6G是最好方案。那麼為何美國選用毫米波?不是因為美國運營商良心發現,美國運營商自己心裡也苦,沒得選啊!

結論:Sub-6G是目前行動通訊的黃金頻段,支援中高速移動,傳輸損耗較少,支援非視距無線通訊,更適合民用通訊的覆蓋,而mmWave毫米波頻段,不適用於大規模的民用通訊。

要知道,行動通訊最終是給人民群眾提供便利的,毫米波陽春白雪,奈何曲高和寡。如果中國選擇毫米波,頻寬是更大了,但是在覆蓋上很難實現大規模覆蓋讓大部分群眾享受5G服務,那有什麼用呢?

所以,在大規模建設5G階段,中國運營商選擇Sub-6G是必然的。中國要實現快速部署5G的計劃,儘早基於5G實現萬物互聯,Sub-6是最佳選擇。至於美國,當年WiMAX實現了第一次被坑爹,我覺得選擇毫米波說不定是會被坑第二次。

但是毫米波也沒有用呢?當然有用!毫米波我覺得未來主要在To B場景使用。例如某些企業或者工廠,需要建設5G工業網路,那麼就可以部署微基站,通過毫米波實現企業工業互聯,這個不涉及覆蓋問題,而且肯定是專業5G接入裝置了,採用外掛模組,華為的巴龍5000也支援毫米波。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高通放出了一張圖,讓中國產手機全部“汗顏”,華為卻格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