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華為內部員工證實,明年華為除了手機、平板和電腦,其他終端產品將全線搭載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實際上是去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應急舉措之一。
“實體清單”對華為而言,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直接讓與華為合作多年的谷歌斷供,不再為華為提供谷歌應用服務。
因為在作業系統這方面,華為一直使用的都是谷歌的安卓系統,而作業系統是手機的核心,這對華為的海外市場打擊頗大。
為應對“實體清單”影響,華為手機在處理器方面,已開始使用自家的海思麒麟系列處理器,晶片也已開始使用自研麒麟晶片,但對於鴻蒙系統何時用在華為手機上一直目前來看尚需時日。
任正非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拒絕開放Google GMS服務給華為,那麼,華為將自己研發相關的作業系統,並將在2-3年內構建其全球生態鏈。
當被問及有多大信心能在兩三年內把鴻蒙作業系統打造得與蘋果系統相媲美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應該不需要兩到三年。”
目前華為智慧屏已搭載華為鴻蒙系統,華為榮耀20青春版也已移植鴻蒙系統的部分核心功能。
“雖然還是Android系統的核心,但可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中逐步過渡到鴻蒙系統,便於以後真正用上鴻蒙,華為使用者不會不適應,而基於鴻蒙OS的全場景加速引擎,帶來18%應用啟動速度提升,31%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榮耀相關負責人表示。
華為公共事務高階副QuattroporteJoy T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鴻蒙OS程式碼行數更少,安全性更高。
任正非預計,2020年開始,可穿戴裝置、創新中國產PC等多樣智慧終端都將見到鴻蒙的身影。
據說,鴻蒙OS是全球第一個基於微核心全場景分散式OS,基於鴻蒙OS架構,可以支撐包括智慧大屏、穿戴、車機、音響、手錶、手機、PC等多種裝置,同時將這些裝置打通,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相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製造出1+8+N全場景智慧生活(“1”指手機,“8”指PC、平板、音箱、耳機、車機、眼鏡、智慧屏、手錶等),打造華為基於物聯網的大生態。
餘承東當時表示,鴻蒙系統之所以沒有應用在智慧手機,主要是因為考慮應用生態的建設問題。技術上,目前已經完成手機的適配,如果安卓確定不能使用,可以在一夜間推給使用者使用。
鴻蒙系統的一大優勢就是能相容安卓,所以基於安卓的生態(軟體、遊戲等)幾乎可以無成本的移植到鴻蒙系統,如果華為給一些激勵,在華為2億使用者打底和上十億潛在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相信全球軟體開發者會趨之若鶩,生態建立不是什麼難事。
小國如果想在大國的競爭中生存,唯一就是左右逢源,找平衡,才能活得久。對於公司來說,更是如此。這次美國帶來的危機何嘗不是一個機遇,制裁稍不留意就會變成死路。
是否會像任正非預測的那樣我們尚且不知,但華為鴻蒙系統正加速“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