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過去,網頁版的朋友網被戲稱為“植入QQ空間的QQ空間”;現在,騰訊半熟人社交App“朋友”能打破“朋友網上沒朋友”的魔咒嗎?
作者 | 園 長
編輯 | 趙思強
騰訊版“人人網”——“朋友網”在最近迎來了迴歸。這次,四葉草的logo被騰訊從網頁移植到了App上,新的產品叫做“朋友”,目前正在App Store進行著規模不算小的內測。
“朋友”App 介面 隨機截圖
此前不久,騰訊先後上線了多款社交類App,其中包括視訊社交產品“貓呼”、“戀愛社交”產品“輕聊”、主打記錄生活的“有記”以及虛擬形象社交產品“卡噗”等等。此次“復活”的朋友,也被看作騰訊重建新型社交產品矩陣計劃的一部分。
但現在,社交產品的創新思路和矩陣化打法越來越明確,留給人們的想象空間不算太多。對於“朋友”而言,它最大的懸念是“能在新型社交產品的競爭中走多久?”
“糊里糊塗”的“朋友網”朋友App的“前世”——網頁版“朋友網”上線於2008年8月,曾用過“QQ校友”、“騰訊朋友”等幾個名字,是一款繼承了QQ社交關係鏈的熟人社交產品。
9年後,這款產品走入了死衚衕。
2017年8月,騰訊正式宣佈“朋友網”停止運營。其實早在2013年7月,朋友網的官方微博就停止了更新。自媒體《娛眼科技》報道稱,從2013年7月起,朋友網團隊就告解散,“只維護,不運營”。目前,朋友網在百度仍能搜到,但它的域名www.pengyou.com已經無法開啟。
朋友網上線時,就被騰訊賦予了對抗如當時日中天的人人網的職責,減少自家核心產品QQ/QQ空間的使用者流失。但這款產品一直被外界評價為“做得不如人人網”,更像是一個植入QQ空間的QQ空間:不光網頁設計和QQ空間高度相似,使用者資料(相簿、文章)都來自QQ空間。唯一的區別是實名化。
在當時,騰訊依託QQ的熟人社交鏈“賦能”朋友網,做一款成功的熟人社交產品在理論上完全有可能。後來爆發的微信,正是藉助QQ現成關係鏈的導流,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朋友網”卻失敗了。使用者、關係鏈、內容,什麼都不缺,崩塌來得似乎快了一些。一個非常明顯的硬傷是,這些資源都不是朋友網本身的積累,幾乎都是從QQ導流過來的。朋友網“複製貼上式”的發展雖然立竿見影,但來自QQ的饋贈,早已在命運中標好了價格:
“朋友”瞄準綠洲、脈脈、探探社交巨頭騰訊在接近年底時,通過產品矩陣進行了“集中迴應”。這一批產品,也在瞄準年輕一代的獨特社交喜好。騰訊想要用這種“廣撒網”的式,貼近到各種細分場景紮下根來,直接和其他新銳社交產品爭奪Z世代使用者。
騰訊也一直在為這一天進行“技術儲備”。最近一兩年,QQ一直承擔騰訊社交試驗田的角色——社交產品的許多新玩法,往往是先在QQ試驗驗證的。比如,QQ群中的+1刷屏按鈕和群友匹配,你畫我猜和成語接龍紅包,都能在最近推出的社交產品中找到影子。
“朋友”App中不僅有來自QQ的成熟玩法,在主要的功能設計上,還體現著綠洲+脈脈+探探的多重人格。
“朋友”App 介面 隨機截圖
“朋友”圖片資訊流的展示模式,和此前由微博推出的“綠洲”神似。他們都採用單張大圖模式,而不是類似朋友圈、微博的九宮格模式。這種模式帶來的使用者體驗也更加直觀,儼然一個騰訊版“清爽社交圈”。
另外,“朋友”的智慧匹配玩法很像探探。使用者在選擇了取向、愛好等標籤後,就可以進入使用者池,探索並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人,並且可以“直接聊”。
“朋友”App 個人資訊認證介面
不過,想要進行智慧匹配,必須經過騰訊官方的認證——學生要上傳校園卡,企業職員要上傳工牌照片。不通過則不能進入匹配,想要完整體驗“朋友”的功能,必須以實名制社交的身份入場。
這種上傳證件認證的方式,比之前的實名制社交產品人人網嚴格得多,更像職場社交產品脈脈,使用者須提交能夠證明職場身份的材料,才能完整體驗其主要功能。
在使用者上傳職場真實身份的同時,騰訊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完整龐大的職場人脈圈。“朋友”同樣也能用實名社交的關係網,做起一個包含職場社交功能的產品。
“四葉草”這次會是幸運草嗎一個不算確切的統計表明,每一萬顆三葉草中,才有一顆代表幸運的四葉草。在同樣大浪淘沙的社交賽道中,“朋友”App的四葉草logo,能給它帶來多少好運呢?
從產品完成度來看,“朋友”App比當年的朋友網好了很多。雖然“朋友”App剛剛上線,使用者不算多,但都是實打實“慕名而來”的,內容也都是使用者原生而非簡單的資料移植。即使有一些其他社交產品組合拼接的痕跡,“朋友”App還是形成了各個場景之間較為順暢的銜接和閉環。
“朋友”的官方公告
但“朋友”並不是一款有創意的社交工具,像是“實名制的探探”加上從微信獨立出來的朋友圈的深度繫結。這次,騰訊拿著成熟的“貨架產品”排列組合,攢了一個集各種社交模式的聚合體出來,總體上看新意不多。
“朋友”App面臨的另一個不利因素是,它雖是騰訊自家產品“天生顯貴”,但不像上一個實名制社交巨頭人人網那樣,有更強力的“群眾基礎”。
“朋友”App們的另一個挑戰是,國內社交市場的總體體量已經見頂。
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國內社交使用者規模在2019年Q3達11億,行業滲透率97%,但使用者規模增速僅為2.3%。這意味著,在國內獲取新增使用者已經很難了。社交領域的爭奪戰,已經進入對存量使用者的瓜分模式。
在這個大背景下,從細分場景中爭奪使用者、發展潛力更大的Z世代年輕使用者,已經成為社交巨頭和創業者的共識。騰訊的“不甘人後”,顯然還是想在這塊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下牌桌”,保持前沿存在。
目前,以四葉草為logo、“重新來過”的“朋友”是不是真正的“幸運草”還不能輕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朋友”不會是是騰訊社交矩陣中的最後一顆棋子。騰訊的入場,也標誌著Z時代社交戰役的玩家們基本到齊。過不了多久,更值得人們期待的戲碼就將上演。
-
1 #
-
2 #
人脈這種東西,社畜是基本沒有的
-
3 #
實名的陌生人社交沒有未來
-
4 #
對這種實名社交無感的有原因是都沒有我的大學
-
5 #
準備開發個產品叫社畜
-
6 #
最後的下場就是現在的陌陌
-
7 #
安卓市場裡為什麼沒有
-
8 #
能不能找到過去的朋友?
-
9 #
熟人社交真的有意義?
還我最初沒廣告的漂流瓶,那時的漂流瓶多麼純真,沒有那麼多的金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