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騰訊這艘巨輪的掌舵者,馬化騰給外界的印象是低調、沉穩、務實,名為CEO但骨子裡是個產品經理。身處快速變化且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行業,他時刻保持憂患意識,騰訊潛在危機倒不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潛在對手,而是在於使用者洞察的缺失。
馬化騰曾坦言,自己要在網際網路中不斷地學習,一個很大的危機在於現在年輕人在網際網路上喜歡的東西越來越看不懂,這才是最大的擔憂。不難看出,在企業家外表之下,對產品的專注、對人性的洞察才是他一直以來不變的底色,這也是騰訊靠產品制勝的源動力。
儘管馬化騰在公開場合演講、發言次數並不多,但每次料都很足,金句頻出,既沒有高深的戰略思考,也不講雞湯性質的成功學,而是儘可能帶來樸素且實用的道理,認真咀嚼後讓人受益匪淺,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定的啟發。我摘取那些年他說過的十條精彩金句,與君共享:
1、不管已經出現了多少大公司,人類依然處於網際網路時代的黎明時分,微微的晨光還照不亮太遠的路。在這個行當裡,不管一家公司的贏利狀況有多麼喜人,也隨時面臨被甩出發展潮流的風險。
2、一個新的網際網路時代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個鼓勵分享、平臺崛起的時代。靠單一產品贏得使用者的時代已經過去、渠道為王的傳統思維不再吃香。在新的時代,如果還揹著這些包袱,那就等於給波音787裝了一個拖拉機的馬達,想飛也飛不起來。如何鑄造一個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創造、供使用者自由選擇的平臺,才是網際網路新時代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這個新時代,不再信奉傳統的弱肉強食般的“叢林法則”,它更從崇尚的是“天空法則”。所謂“天高任鳥飛“,所有的人在同一天空下,但生存的維度並不完全重合,麻雀有麻雀的天空,老鷹也有老鷹的天空。決定能否成功、有多大成功的,是自己發現需求、主動創造分享平臺的能力。
3、不要老覺得你的公司大了,其實如果看一個具體的業務,和其他任何公司沒有任何的優勢,所以一定要把這個心態壓下來,像小公司那樣靈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4、網際網路是個變化很快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12年來,我最深刻的體會是,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使用者會拋棄我們。因此,我們一直奉行的信條是“一切以使用者價值為依歸”。我認為,這是騰訊能夠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原因,也是網際網路經濟的核心要素之一。
5、我認為管理團隊成員應該有互補性,並且能夠擁抱變化,騰訊在創業時就遵循了這樣的原則,現在仍然在貫徹這一原則。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管理者的要求是不斷變化的。所幸的是,我們擁有一個年輕的管理團隊,能夠很好地應對變化並把握變化帶來的機會。
6、在利益分配方面,騰訊選擇的是優先成就合作伙伴,然後再成就自己。其實賺錢並不是我們做開放平臺的唯一目的。在整個開放平臺上,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開發者能夠成功,整個平臺才叫做成功,而並不是騰訊一家賺到錢這才叫成功。否則的話,這和過去半開放,或者封閉的模式沒有什麼區別。
7、創業者想要脫穎而出,第一,要專注解決一個痛點問題。我每個禮拜都會收到一些信件說,我可以幫你實現什麼。在我看來他想得太大了,我的建議是:你想小一點,解決一個問題。第二要留意跨界。跨界非常重要,現在我們說網際網路+,更多談的是各行各業的創業企業如何和網際網路結合跨界。
8、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是雲化程度。工業時代,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指標就是用電量、耗電量,工業用多少電、民用多少電。未來數字經濟時代,大家透過計算雲的數量,來衡量發展程度。換言之,雲計算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基礎設施,用雲量將成為最重要的發展指標,和用電量類似,將帶來新一輪產業革命。
9、沒有產業網際網路支撐的消費網際網路,只會是一個空中樓閣。沒有消費網際網路助力的產業網際網路,就像一條無法與大海連通的河流,可能在沙漠中日漸乾涸。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10、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我們選擇科技向善,不僅意味著要堅定不移地提升我們的科技能力,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還要有所不為、有所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