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公有云市場已飽和?

莫慌!

我們說的是「傳統」公有云市場

何謂傳統公有云?

有兩大特徵

➊主力客戶群是網際網路行業

(遊戲、電商、社交、直播、短影片…)

這些曾經的高增長“金礦”

讓公有云廠商賺得第1、2、3桶金

如今,這些金礦紛紛見底

做大的,紛紛選擇自建

沒做大的,成長潛力有限

因此,這些“礦”

無法支撐公有云繼續維持高增長

➋部署模式以“中心雲”為主

公有云服務商在建設雲資料中心時

選擇網路資源好、人口密度大、消費力強的地域

構建多個Region和AZ

為全球/全國客戶,提供通用服務

縱觀各大雲商的全球節點建設

莫不如此

這種佈局,迎合了網際網路類客戶的需求

也符合初代公有云資源集中化的初衷

可是,網際網路“金礦”正在被“挖光”

傳統公有云必須找到新金礦

結果,大家紛紛磨刀霍霍向toB

傳統“大B”行業

政府、金融、能源、交通、製造...

在新基建、數字化轉型大勢下

上雲需求更旺盛,預算支出更大

成為了公有云市場新的“金礦”

但是,想要挖掘“新金礦”卻不能再只用原來的“老鏟子”

B端大行業上雲

更關注資料主權、法規遵從、隱私安全

也關注本地化生產業務的穩定、可靠、效能

因此,傳統公有云的中心化架構

並不能完全滿足這些“富礦”客戶的需求

so,各大主流雲服務商

正在悄悄改變雲的部署架構

從中心化的雲向“分散式雲”演進

那麼什麼是分散式雲?

剛剛,知名IT諮詢機構IDC

釋出了一份重磅報告

《分散式雲之本地雲服務市場研究》

報告指出

當下客戶部署雲的方式

不再侷限於雲服務商的中心站點

而是隨業務、資料、合規、運維的需求不同

進行分散式部署,從而有了分散式雲

分散式雲=中心雲+本地雲

在這裡

中心雲,一般指的是傳統公有云

本地雲,指的是靠近客戶側的雲基礎設施

➊客戶自建資料中心—私有云/專有云

➋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服務商資料中心—託管雲

➌靠近客戶的雲服務商資料中心—公有云邊緣站點

➊➋➌+➍

構成了“分散式雲”

最終,未來企業的雲基礎設施

不再是一雲獨大,而是多雲並舉

挖“新金礦”的“新鏟子”到底有啥不一樣?

這種新形態的的分散式雲

與大家熟知的混合雲[公有云+私有云]概念不同

分佈在不同站點的,是同構

跟公有云中心站點,採用一套技術棧

因此,這種模式

往往由主流公有云服務商引領

實際落地時

本質是大公有云同構“縮小版”

部署到在客戶站點或託管站點上

最終形成

分散式部署、多雲協同的格局

這種新形態的好處

不言而喻

雖然是分散式部署

但是,全網基於統一技術底座

我們知道

公有云廠商技術能力強,產品迭代快

不花費精力就能享受最先進的技術紅利

本地雲保留了傳統私有云一些優勢

按需制定合理預算,成本可控

合規、高安全、低延遲、高可用

同時,又能和中心雲無縫對接

不需要再考慮複雜的異構納管問題

在開發“新金礦”的實操中“新鏟子”有兩種部署方式

根據IDC的報告研究

在這波分散式雲的浪潮中

主要有兩類玩法

本地雲服務模式一:輕量化部署

大中心雲,小本地雲

大中心雲,小本地雲的意思是

以公有云為主,本地云為輔

大部分業務放在公有云上跑

小部分核心業務放在本地雲上

這種部署方式比較適合單一企業客戶

比如:零售業、服務業、物流業...

輕量化部署模式,典型提供商為AWS

提供的產品叫

AWS Outposts

一個大機櫃,就是一朵本地雲

使用者按照訂閱模式下單,單個或多個都行

AWS幫你送到家

IDC評語:Outposts 提供和 AWS 一模一樣的軟體、服務、基礎架構、管理工具、開發模型和部署模型,客戶透過Outposts可以使用 AWS 公有云上產品,讓使用者獲得真正一致的混合雲體驗。

本地雲服務模式二:規模化部署

小中心雲,大本地雲

以本地云為主,公有云為輔

這種模式在國內B端客戶中非常普遍

(地方政府、垂直部委、金融、工業龍頭企業)

他們需求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

對資料主權、網路延遲、服務質量、安全合規

有非常嚴苛的要求

規模化部署模式,典型的服務商為浪潮雲

核心產品是

ICP統一運管的分散式雲平臺

能夠部署在中心DC、區域IDC、邊緣DC

透過統一的OpsCenter對分散式雲節點

進行統一運營運維管理

IDC評語:浪潮提供的基於統一雲管的本地雲服務在中國大型政企,尤其是政府行業中頗受青睞。ICP已應用在政府、電商、零售、金融、製造、教育、媒體、醫療等對資料敏感性高、隱私性強、安全性有要求的相關行業。

各大行業“新金礦”的礦主們是如何使用“新鏟子”的呢?

針對“本地雲”的應用場景

IDC遴選了多個真實案例

結合各雲服務商的特點

從中總結出4大類場景

「安全敏感」型業務

該場景為浪潮云為某省提供的政務雲諮詢、規劃、建設、運營“一站式”服務,實現全省一朵雲,資料不出省。

「本地互動」型業務

該場景為阿里云為某商業銀行構建的分散式核心金融平臺,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線分散式核心賬戶系統的銀行。

「商業創新」型業務

該場景為華為云為某保險公司構建的智慧數字化平臺,吸引合作伙伴入駐並共同開發應用,建立面向保險行業的開放共贏的數字化商業生態。

「雲邊一體」型業務

場景案例1:某醫療裝置公司,利用AWSOutposts進行本地計算服務,並對資料進行預處理,上傳到雲中。

場景案例2:浪潮雲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由中心雲(雲洲)、本地雲(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邊緣雲(智慧工廠節點),由OpsCenter統一納管,雲邊一體。

從各大雲商的落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

這些場景,都是傳統公有云無法覆蓋的

卻又是B端行業大客戶的新興剛需

因此,分散式雲將代替傳統公有云

本地雲”建設需求,將暴增!

IDC報告的預測,也強調了這一點

IDC對本地雲未來進展的預測觀點

殊途同歸,本地雲

發展趨勢

本地雲將成為未來雲服務的重要選擇

最終大家都會走到“本地雲這條路上

本地雲市場將贏來飛速增長

中國市場,三類玩家受益

中國市場對本地雲需求旺盛

三大類玩家都在進行嘗試

而第一類玩家佔據主導地位

其中,浪潮雲

在分散式雲的戰略佈局上不遺餘力

已構建了全國最大的分散式雲

和共榮共生的創新雲生態體系

2021年了

公有云在中國市場經過10+年發展

正在進入全新階段

分散式雲,風口正當時

本地雲,大力出奇跡

1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小米哪裡不如iPhone,這一點或許他們自己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