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商品,為什麼拼多多更便宜?這是一個很多人想搞清楚的問題。
之前有網友曝出一張雙十一期間,某天貓店鋪的投入和產出圖,似乎能從側面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據圖片資訊顯示,"實時扣費"的金額為36.5萬多元,點選量59462,成交筆數3筆,總成交金額215元。這張圖片多少反映出一個問題——在傳統電商平臺裡,商家們的壓力太大了。
因為在傳統電商模式裡,商品要想得到展示,就得買廣告位、買流量。淘繫有個阿里媽媽,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營銷工具,商家要花錢買流量和友軍競爭,否則排名就會掉下去。
大家可以到網上搜,"淘寶開車",講的就是商家們要不斷燒錢買直通車,這部分的流量營銷費用非常之多,在一些品類上,甚至可能會佔到成本的25%到30%。
了解了這一點,再來看拼多多,便宜的原因就出來了。
拼多多的流量分發機制是不一樣的,雖然也有營銷工具,也有演算法排名,但現在並不成熟,你就算願意燒錢,開放給商家的廣告坑位也沒多少。
可以去拼多多裡看,很少能找到廣告欄位,與開啟淘寶天貓,滿螢幕的推薦、搜尋排名都是燒錢工具有著很大區別。
拼多多是典型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流量分發機制,你去燒錢投廣告的效果,可能還不如直接降價1塊錢,你去研究競價排名的廣告,還不如專心打磨一個爆款。一個低價的爆款衝出銷量後,會帶動全部商品的銷售,這就是很多拼多多商家的策略。
國內某零食快消品的高管曾對此解讀,拿休閒零食類目來說,這個類目天貓官方給出的ROI(投資回報率)是1:0.85,即用1塊錢廣告換0.85的生意,而拼多多是多少?我們自己的統計是1:5甚至是1:8。ROI按賬面來看1:1回本,但實際算上生產和物流成本,基本要達到1:2才不虧錢。從中可以看出,拼多多對於商家的吸引力有多大。
有意思的是,網上經常曝出"同樣的商品,拼多多更便宜"的討論。比如 "趙大喜事件"。淘寶網紅賣家趙大喜認為拼多多的網店侵犯了她的權益,但實際上她賣的貨和拼多多來源一處,天底下都是一盤貨,只不過拼多多賣得更便宜。
現在是消費社會,我們都接觸了太多廣告,這些廣告打得越多,其實品牌商的商品就賣得越貴,中間商拿走了利潤。而局中的買賣雙方,並沒有獲得直接的好處。
如果商家投放100個廣告,都未必能換來一個訂單,為什麼不把這筆錢,拿來補貼10個剛好需要的消費者呢?這就是拼多多正在做的事,也是拼多多為什麼總要便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