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做網際網路社群方面的工作,自以為做了很多,也積累了一些經驗,自然而然也就“相信很多東西,不相信很多,以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這些“相信”可能也不特別,僅僅因為我不知道更多的東西,才認為有意義。即便如此,時不時還是有衝動,想把這些思考記錄下來。

最近這段時間,各種機緣巧合,和從事社群產品工作和想要從事社群產品工作的朋友,以及不確定是否要做社群的同行交流了很多,發現大家對於網際網路社群,思考的問題和存在的困惑大同小異相差無幾。在再一次重複了某些一再重複的觀點之後,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記錄的是我個人過去幾年時間,關於網際網路社群的思考與理解,雖然內容已經儘可能的精簡與概括,但還是稍顯繁雜。文章的主題近似“從0到1打造網際網路社群”、“X字長文:網際網路社群的中場思考”、“為什麼大多數公司做不好網際網路社群”,可如果把它們中的某個作為標題,總覺得還是差了點意思。前幾天用微信讀書翻到年初讀的《俞軍產品方法論》,聯想到本文的框架與其相似,內容潛移默化也受其滋養,最終眼睛一閉臉一覥決定用“產品方法論”作為題目。向俞軍老師salute。

一、什麼是網際網路社群?

01網際網路社群定義

中文“社群”一詞,由英文單詞“Community”翻譯而來。“Community”源於拉丁語“Cīvitās”,意為團體、共有。社會學意義上,社群一般被解釋為生活在同一地理區域內、具有共同意識和共同利益的社會群體及其活動區域。網際網路語境下,社群“同一地理區域內”的特點被弱化,“具有共同意識和共同利益”的特徵也演變為“具有相同興趣、文化偏好和價值觀”,並更為凸顯。由此,本文將網際網路社群的定義概括為:聚集了具有相同興趣、文化偏好和價值觀的社會群體的網路交流空間。

(“社群”一詞,由《鄉土中國》的作者費孝通翻譯而來,沿用至今。《鄉土中國》也是社群產品經理的必讀書籍)

02網際網路社群分類

網際網路社群就像一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裝了遊戲是遊戲社群,裝了短影片是短影片社群,裝了“你剛編的故事”,就是...因此,在對社群進行分類時,也不存在單一排他的方法。例如,從內容形式的角度,可以將社群分為圖片社群(Instagram)、影片社群(B站)、直播社群(快手)等;按產品形態,又可分為論壇(貓撲)、微博(飯否)、問答(知乎)等;根據覆蓋範圍的不同,還可將社區劃分為垂直社群綜合社群垂直社群是指面向某一特定領域,或者聚合特定主題的社群,如足球社群直播吧,電影社群時光網。綜合社群則不針對特定領域或主題,所有可被冠以“國民性”稱謂的社群產品,都可以納入到綜合社群的範疇,如微博、抖音。同一分類下,不同社群之間的界限並不嚴格劃分,而是相互交織各有偏勝,如Instagram,早期定位為圖片分享社群,但後期也增加了Story這種短影片內容。

(左起:B站、微博、知乎)

本文主要從垂直社群和綜合社群的分類角度,對社群進行分析。之所以如此選擇,主要為了方便對獲客和增長破圈和轉型這兩個如同“網際網路社群年度關鍵詞”的問題進行論述。

①獲客和增長。社群從誕生、萌芽、到成長、成熟,自始至終會面臨獲客與增長的問題。社群設計者首先明確社群所屬垂類然後從行業角度,計算社群的容量也即社群獲客和增長的天花板,之後才是社群定位、架構設計以及對任務的拆解、落地。

以股票垂直社群為例,中證登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1月,中國投資賬戶總數為1.76億,這個數字約等於中國證券投資者數量。那是否可以將這個數字理解為股票社群使用者數的天花板?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現存投資賬戶是1.76億,但其中包含了很多因各種原因(本質上就一個原因——虧損)不再交易的殭屍賬戶,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活躍投資者的數量。雖然2017年2月份以來,中證登就不再更新活躍賬戶的資料,但根據過往統計資料推算,活躍賬戶佔總賬戶的比例基本維持在(10%,40%)這一區間,2020年股市行情見仁見智,活躍賬戶比例如果取中位數25%,並對活躍賬戶數進行計算,數值落在4403萬,這個數字才是現階段股票社群使用者數的天花板。新興的股票社群可以在這個數字基礎上,制定更為合理的短、中、長期增長目標。對於成熟股票社群來說,如果社群本身的活躍使用者數已經接近行業天花板,那麼在原有框架內,不管怎麼折騰,也很難有大的突破。這個時候,社群設計者自然而然要去思考破圈和轉型的問題。

②破圈和轉型對於絕大多數存活下來的垂直社群來說,天花板並非遙不可及,如果目標是持續增長,或早或晚,都會面臨破圈問題。破圈/出圈,是飯圈用語,意為某個明星或某個作品突破固定粉絲圈層,在更大範圍內為人所知。例如五條人,一支來自廣東海豐的歌曲多用海豐方言演唱的小眾樂隊,因為在綜藝比賽中屢次被淘汰,又屢次被撈回而破圈。

(五條人)

垂直社群的破圈,本質上是立足垂直領域,向與其相關的綜合方向發展。最近一段時間,與“破圈”一詞最常結伴出現的,應該就是B站了。早期,B站是一個純粹的ACG(動畫、漫畫、遊戲)社群,以彈幕、鬼畜文化為特色,核心使用者是二次元愛好者。現在的B站,已然破圈——B站跨年晚會、後浪影片、自制綜藝及劇集(《說唱新世代》、《風犬少年的天空》)等內容,順帶B站,已經打破了原有的二次元圈層,為大眾所瞭解。但早在這些官方自制內容出圈之前,B站就已經開始轉舵。2018年7月,嗶哩嗶哩COO李旎就表示:“B站目前彙集了7000多個垂直興趣圈層,傳統意義上的二次元內容,其訪問量目前佔B站總體的30%,而生活、娛樂、時尚等多元化的興趣圈層已經是B站的內容重頭。”從結果上看,B站已經完成了從二次元立命向“後浪”立命的轉變,其目標群體不再僅限於二次元使用者,而是範圍更廣泛的年輕群體,2020年Q3,B站全站月活達1.97億,同比上漲54%。

(左起:B站跨年晚會、後浪影片、說唱新世代)

對於處在衰退期,或是身處夕陽產業的垂直社群來說,轉型問題更為嚴峻,甚至關乎生死。從方向上來說,衰退期社群轉型不外乎兩條路徑,一條是向相關領域拓展,另一條路徑是切換到現有資源可賦能的新賽道。具體到實操層面,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03社群與社交

(左起:村上春樹,卡佛)

社群和社交是一對易於混淆的概念,經常被人混作一談。社群是由內容驅動的互動,解決的是人與內容連線的問題,而社交是關係鏈驅動的互動,解決的是人與人連線的問題。在互動形式層面,社群的互動形式為點贊/評論/轉發等,而社交是IM,即時資訊。舉例來說,典型的社群產品,除上文提到的一些,還有豆瓣小組、即刻、貼吧等;社交產品方面,有移動互聯時代幾乎可與社交劃等號的微信,還有QQ、陌陌、探探等一批如同商量好了一般,由二字疊詞命名的產品。

透過比較分析市場上現有的產品,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社群產品和社交產品一般兼具社交和社群元素,比如豆瓣小組,除了發帖、互動(社群),還可以發私信(社交);而微信,既可以對話(社交),也可以瀏覽、釋出朋友圈(社群)。既然產品中既有社群元素,又有社交元素,那怎麼區分一個產品是社群,還是社交?答案是看產品一級頁面(其實也是產品側重點),豆瓣小組一級頁面是話題列表,私信功能在二級頁面訊息中,因此屬於社群產品;微信一級頁面是對話列表,朋友圈入口在發現tab的二級頁面,因此屬於社交產品。

二、如何做社群?

01社群定位

我們在分析事物時,喜歡找追本溯源,即使是宇宙,在1970年也被論證出起源於一個奇點。那麼,社群的奇點是什麼?我認為是定位。社群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很多問題,諸如社群功能完備但吸引不到使用者?社群和競品比起來沒什麼差異?社群越做越小眾?都可溯源到社群的定位。

(霍金和彭羅斯,倆人證明了在合理前提下,奇點不可避免)

社群定位也需要講究基本法。雖然市面上流傳著五花八門樣式各異的產品定位方法,但基礎的思路基本都來源於阿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合著的那本《定位——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書裡描述了定位工作的具體步驟。單純討論方法可能過於抽象,我們設定一個場景,結合具體案例來分析。場景設定為:如果在2011年,做一個股票社群,應該怎麼進行定位?

首先,分析整個外部環境,確定“我們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的價值是什麼”。2011年,A股市場在歷經一輪牛熊之後,整體處在一個單邊下跌的趨勢中,市場低迷,活躍度相對2007年、2008年下降了很多。此時,股民經常瀏覽的社群有股吧和淘股吧,兩個產品的名字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完全不同型別的社群產品。

股吧是東方財富旗下的股票社群,其slogan為:東方財富網旗下股票主題社群。股吧面向的是最廣泛的股民群體,不對使用者做過多限制,只要合規,使用者均可在股吧內暢所欲言。淘股吧是“專業投資A股股票炒股論壇交流分享社群”,淘股吧每年都會舉行數場實盤大賽,聚集了市場上最活躍的一批短線選手,如今在股民心中封神的“8年10000倍”的趙老哥,聲名鵲起就是在淘股吧。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使用淘股吧的目的,或者淘股吧對使用者的價值在於跟隨牛人進行操作和挖掘最新的市場題材。

其次,避開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強勢,或是利用其強勢中蘊含的弱點,確立品牌的優勢位置——定位。股吧背靠東方財富網,培養出的使用者心智是在股吧不僅可以暢所欲言,還可以瀏覽豐富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使用者生產內容),瞭解全面及時的資訊、公告、研報等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股吧的短板也較為明顯,一方面寬鬆開放的交流氛圍,導致社群“槓精”橫行,即便是較為專業的投資相關的討論,也可能被槓精使用者用各種言辭懟回去,從而導致優質內容生產者創作意願越來越低,社群討論氛圍不佳;另一方面,即使優質內容生產者有顆大心臟,對抬槓不做理會,或者不厭其煩地回懟,並且持續不斷地輸出優質內容,股吧的產品架構(強話題(這裡的話題指股票)流+弱關注流)也決定了優質內容得不到充分的曝光,較難形成專業內容生態。

(股吧)

淘股吧實盤大賽的模式決定了社群內短線牛人輩出,對題材的挖掘和邏輯的理解領先於市場,使用者可以在淘股吧無腦跟隨牛人操作,博取超額收益,或者學習牛人的實盤操作思路,化為己用。淘股吧的弱點也顯而易見,一方面淘股吧過分倚重實盤大賽,導致吸引來的使用者多為超短線使用者,使用者圈層過窄;另一方面,淘股吧吸引來的使用者,絕大多數並不具備牛人的能力,盲目跟隨操作的結果是其投資生命週期的縮短,導致平臺使用者流失率過快。

(淘股吧)

因此,在2011年,如果要新建立一個股票社群,需要避開的是競品優勢點有:OGC、實盤大賽等,在目標客群選擇上,則需要避開過於狹隘或者過於寬泛的客群定位。剩下的,都是可走的,可能建立與眾不同客戶心智的道路。例如,建立一個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社群,或者一個以投資組合為中心的社群,或者一個面向價值投資者的社群等等。結合實際案例來看,上線於2011年11月的股票社群雪球,其定位“聰明的投資者都在這裡”,就巧妙地避開了股吧和淘股吧更有優勢的地方,選擇能夠建立起自身優勢的方向——“它(雪球)不薦股,依靠使用者生產內容,讓喜歡獨立思考的投資者都聚到這裡,一起研究公司、聊聊投資”(雪球CEO方三文)。

(雪球)

再次,為這一定位尋求一個可靠的證明——信任狀。定位確定之後,雪球主要從兩個維度來建設信任狀。首先在股票維度,雪球將個股詳情頁預設籤設定為討論,讓使用者在瀏覽行情的同時,能夠實時瞭解該股最新、最熱門、最精華的討論,使用者可以從股票的角度去挖掘牛人。其次在人的維度,雪球對使用者個人主頁進行了專門的設計,在訪問他人主頁時,可以迅速瞭解這名使用者的實盤/模擬組合收益率、擅長討論的股票,以及過往的發言,另外,使用者還可以動態選擇自己的關注,透過持續和關注的人交流,知道哪些人擅長解答哪方面的問題,從而找到比自己水平更高、更“聰明”的人。

(左起:個股詳情頁,使用者個人主頁,首頁關注列表)

02 產品架構

在明確產品定位之後,下一步是對產品架構的搭建。和“產品架構”相似的名詞有很多:“業務架構”、“戰略架構”、“資訊架構”......這幾個詞像孿生兄弟一般,經常結伴出現,有時候還被人誤用,給人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事實上,這幾個概念之間確有交集,但又有所不同。

戰略架構/業務架構:最頂層的架構,包含商業邏輯在內的業務運轉機制。產品架構:連線戰略與資訊的產品功能、系統的架構,具體的作用是將不同的功能圍繞目標進行分類、整合。資訊架構:最前端的架構,包含基礎的互動設計、資訊等表現層架構。

目前,市場上有關產品架構設計的書籍、資料並不太多,出現這種情況時,往往有人選擇去用產品經理領域的“萬金油”——使用者體驗五要素去套產品架構設計,但結果可能差強人意。Jesse James Garret的《使用者體驗要素》雖然是產品經理的必讀書籍,它提供了一種足夠抽象又易於理解的產品設計思路,即從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5個層面去設計產品,但使用者體驗五要素更多的是從宏觀層面對產品進行解釋。在實際落地層面,這個思路的指導意義並不強。

不過透過對有限資料的整理,還是可以抽象出一套完整的產品架構設計方法。

首先,枚舉出產品的所有功能,從目標,或者滿足使用者某類需求的角度進行分類聚合。例如,興趣社群即刻的“我”頻道,基於使用者相關資訊與生產內容的角度,聚合了使用者自己的動態、相簿、檔案、足跡等功能。

(即刻-“我”頻道)

其次,梳理功能上下游關係,形成流程。社群一般不涉及太複雜的上下游流程關係,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社群最複雜的流程可能就是稽核流程了。至於經常有使用者反饋找不到拉黑功能,其實並不是功能到達流程太長、或者流程混亂的原因,大多數時候都只是因為產品經理擔心做的太明顯造成使用者主動嘗試,而故意這麼設計。在明確路徑的情況下,從一級頁面到拉黑功能,基本也只需要3到4次點選。

(即刻-被隱藏的拉黑功能)

最後,分析不同類別功能之間,或者不同流程之間的關係,並設計相互配合的機制。例如,在對內容生產功能進行設計時,需要同時考慮內容消費相關的功能設計。還是以即刻為例,在對發帖功能進行設計時,除了思考能否新增圖片、上傳影片等編輯功能,還要考慮內容釋出成功後,內容怎麼分發,使用者在哪些頁面可以瀏覽到釋出的內容,以及內容如何展示,使用者能不能點贊、評論、轉發等等。

(左起:即刻-內容編輯頁面,即刻-內容消費列表)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使按上述同一套規則,針對同樣一個命題進行產品架構設計,不同的人給出的結果可能千差萬別。是否存在一種標準,可以對產品架構的設計結果進行評判?一般而言,具有簡單高效、易懂易用、擴充套件性強3個特點的產品架構,我們就可以認為是好的產品架構。此處不做展開。講完了產品定位和產品架構,下面從內容的角度講下網際網路社群的熱搜話題。

03 內容生產

按生產者的角度,內容可分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使用者生產內容)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三類。舉例來說,我,一小白,在B站上傳了一段關燈吃麵的影片,這就是UGC;B站知名up主華農兄弟,投稿了一篇烤兄弟家鴨子吃的影片,是PGC;B站官方號,上傳的跨年晚會,則是OGC。

社群語境下,我們平時所講的內容,主要指向UGC,但絕多數社群的內容其實也包含了PGC和OGC(現在可以想到的不包含PGC和OGC的社群,只有完全去中心化、使用者可以自己建吧/小組的百度貼吧和豆瓣小組)。

(社群與UGC/PGC/OGC的關係)

UGC和PGC雖然都來源於使用者,但對於平臺而言,前者主要負責提高活躍度,後者則用於提升平臺的專業度。雖然多數社群既有UGC,又有PGC,但兩者很難並重,一定是頭重腳輕(頭可能是UGC,也可能是PGC)。例如,上文在社群定位一節提到,股吧的活躍度明顯高於其他社群,但優質內容較少,而雪球雖然具有更多的優質內容,但活躍度很難進一步提升。設想雪球如果選擇霸王硬上弓,選擇透過放鬆稽核,或者在資訊流中插入更多泛金融化內容等方式,去吸引更多“沒那麼聰明的投資者”,那麼很有可能導致平臺文化的稀釋,以及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出現。本節討論內容主要是UGC和PGC的生產,不涉及OGC。

總結來看,社群設計者在內容生產方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定義優質內容。設想這樣一種場景:你新下載了一個社群app,開啟之後,介面一片空白,只有正中位置一行小字:暫無內容,可以試試發言哦~這時的你,是不是要麼直接走人,要麼嘗試去發言,但又不知道講點什麼,結果可能是糾結了一會兒什麼都沒發,也可能是打了個“1”發了出去。因此,在對內容生產體系進行構建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個優質的內容範本,作為使用者內容生產的基礎參考。另外,對於優質內容的定義,其實也是對社群文化和價值觀的定義,如果定位精準,之後的工作將事半功倍。

二是生產優質內容。在社群建立初期,優質內容誰來生產將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一種方法是運營或者編輯人員生產,雖然此類內容質量可以保證,或者說達到及格線才可釋出出去,但數量有限;另一種方法是邀請符合條件的優質使用者去生產,這個思路產生的內容數量可能更多些,但生產頻率和質量不可控。不管採用上述哪種方法,或者兩者兼具,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提供優質內容範本,給使用者以參考,最終想要實現的效果還是促進社群形成一個自我迴圈的內容生態。在社群內容生態建立起來後,社群官方的主要的任務,就變為持續提供增量的優質話題,供使用者討論。

此處提到增量話題,稍作發散。經常有人問:XX行業適不適合做社群?其實只要看這個行業能否持續提供增量話題就夠了。例如,股票相對基金,天然就更適合做社群。股票對應的上市公司,每天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資訊,基本面資訊、技術面資訊、訊息面資訊等等,而反觀基金,基金的很多資訊,如持倉股票、持倉比例等,一個季度才更新一次,每天更新的也就一個淨值,其實時間也無風雨也無晴,讓使用者去聊,聊什麼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多數股票社群,並不強調運營,而基金社群剛好相反,投票、話題、小遊戲等內容天天更新。

(左起:股票社群,基金社群)

三是標記優質內容。在社群上線之前,就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內容標記體系,將優質內容篩選出來,給予流量曝光。標記的方式有多種,可以透過人工邏輯,如稽核人員在稽核時順帶標記,或者建立專門的運營小組,對優質內容標記,也可以透過系統自動化邏輯,如機器自動根據互動資料計算熱度,超出一定熱度值的內容標記為優質,還可以透過人機搭配邏輯,機器先篩選出優質內容備選池,再由人工選出優質內容,提升效率。上述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追求效率可以全機器,追求精準可以全人工。

四是激勵優質內容。激勵機制可以為內容生產者提供持續創作的動力,是內容生態良好運轉的重要一環。激勵主要有精神和物質兩種,實操層面,又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流量傾斜,透過置頂、資訊流主動推薦、擴大分發範圍等操作,增加優質內容曝光;二是提供差異化功能,如專欄、直播等許可權,以及勳章、加V等認證,來提升優質內容生產者對於平臺的認同感;三是創作變現,除了打賞、開放廣告許可權等基礎操作,還可以幫助優質內容生產者打造線上課程(知乎),出版實體書籍(雪球)等。

(左起:知乎、雪球)

04 內容稽核

內容稽核應該是計劃進入社群領域的機構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具體談論稽核前,需要明確下內容稽核的概念範圍。一般而言,稽核分為兩類,一類是合規性稽核,一類是質量稽核。我們平時所講的內容稽核,主要指的是合規性稽核,即對內容是否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稽核。質量稽核是對內容質量的判斷,屬於內容運營相關的內容,本文不做展開。

合規性稽核是社群的底線。只有經過合規性稽核的內容,才能展示在前端。可能是因為維繫一個人工稽核團隊成本太高,或者人工稽核可能出現錯審漏審的情況,很多人對內容稽核的疑問普遍集中在機器稽核是否可以替代人工稽核?就目前情況而言,機器還是不能替代人工,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機器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智慧,就像Siri這種頂尖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如果你問的問題稍稍跳脫它給出的範圍,它的“智商”就會斷崖式下降,只會跟個二傻子一樣講冷笑話。就之前瞭解到的情況來看,目前涉及UGC的公司,基本還都是使用人工來對內容稽核。機器現在做的,更多的是第一步的關鍵詞過濾,如提到某些關鍵詞,內容就一定違規,機器做的就是將這些內容直接過濾掉,不用再走到人工那一步。

對於內容稽核流程來說,必需的有以下三個環節,分別是:機器稽核,人工稽核,人工質檢。機器稽核如上所述,主要作用為關鍵詞過濾,過濾掉100%違規的帖子,減少人工稽核的工作量;次要作用為內容打標(影片稽核的話,機器還會對影片進行隨機截幀),標籤的維度多種多樣,目標始終是圍繞著提升人工稽核的效率。內容到達人工稽核這一步時,稽核人員看到的,已經是機器處理過的內容。稽核人員透過瀏覽原始內容和機器給的輔助判斷資訊,迅速對內容合規性作出判斷。人工稽核難免出現誤差,因此,一般社群還會增加質檢,即隨機抽取已稽核內容進行再次稽核,確保內容的合規性。

05內容消費

使用者在社群內消費的內容,按照內容分發邏輯來看,主要分為3類:話題資訊流,關注資訊流,以及推薦資訊流。

話題資訊流,是以話題聚合的內容列表,如某個豆瓣小組的帖子列表。話題資訊流排序方式較為簡單,不外乎最新發帖序、最新更新/評論序,以及熱門序。前兩個比較容易理解,熱門序是透過熱度演算法,將近期熱門帖子篩選出來,並以熱度值進行排序的排序方式。可能有人好奇具體的熱門演算法,其實業內普遍使用的都是“熱度值=(初始熱度值+互動熱度值)*時間衰減因子”的公式。更具體的舉例來說,可以將上述公式細化為:熱度值=(初始熱度值+(閱讀量*x+轉發量*y+分享量*z+評論量*a+點贊量*b+收藏率*c+觸發關注量*d+作者個人主頁開啟量*e))/(e^(k*(t1-t0))),其中,“初始熱度值”和作者屬性、內容屬性以及實體屬性相關,“(e^(k*(t1-t0)))”是基於牛頓冷卻定律的時間衰減因子。

推薦資訊流。早期,社群只有話題資訊流這一種內容分發方式,。RSS訂閱關係的產生,使得關注資訊流出現。SNS社交網路興起,全民自媒體時代到來,內容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個性化的推薦資訊流應運而生。

最近幾年,推薦資訊流是社群屆的熱門話題,但並不是所有社群都適合推薦資訊流。首先,個性化推薦需建立在海量內容的基礎上,且推薦內容越個性化,對內容數量的要求也就越高,例如,一個社群一天1萬篇帖子,可被推薦的內容按二八定律,大概有2000篇,如果內容標籤有100個,則平均分到每個標籤的內容大概只有20篇,被打上某個標籤的使用者在移動端,只需重新整理一次就可瀏覽完所有個性化內容。其次,推薦資訊流的目的在於引導使用者沉浸,但前提是推薦的內容具有較低的消費門檻。如果社群內容本身偏專業,消費完一篇就已經花費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則使用者很難在這個推薦流裡停留。舉例來說,如今被稱為時間黑洞的抖音,其主要內容型別是娛樂化的短影片,使用者不用動腦,一個個影片刷過去,沉浸其中的同時,時間也流逝掉了。再次,推薦資訊流提供的是未知的、不確定的內容,在產品架構設計上,推薦資訊流往往會被放置在發現頻道,其本質是反效率的。

至於稍顯神秘的推薦演算法,其實也不復雜,一句話概況,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是基於內容屬性進行相似性推薦,如從作者或者內容層面(類別、標籤、關鍵詞等),利用TF-IDF方法,計算內容之間的相似度,推薦給使用者他點選過的高相似度的內容。人以群分,則是基於使用者行為進行協同過濾推薦,基本思路是將使用者的行為作為特性,計算使用者相似性和物品相似性,進行資訊匹配。典型的例子有,使用者A和使用者C都閱讀了內容1和內容3,使用者B閱讀了內容2。基於閱讀行為來看使用者相似度,使用者A和使用者C更為相似。因此,在使用者A新閱讀了內容4之後,可以將內容4推薦給使用者C。更詳細的演算法推薦內容可以參考項亮的《推薦系統實踐》,坊間傳言位元組跳動最原始的推薦演算法邏輯即來源於本書。

10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毛豆粉集合!全網直播首測Model Y續航!頭一回直播測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