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10月全面放開二胎政策的決定到2016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為母嬰行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母嬰電商平臺湧入人們視線。
據公開資料顯示,蜜芽前身為蜜芽寶貝,於2011年成立,是國內首家進口母嬰品牌限時特賣商城。2014年,蜜芽脫離淘寶創辦了獨立的母嬰電商品牌,同年10月使用者超百萬,GMV(交易總額)超1億元。
在35個月內迅速完成五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20億元的母嬰電商獨角獸蜜芽卻在今年三月末,被使用者多次投訴利用營銷多級分銷返傭獲利,涉嫌傳銷,產品虛假,且在2016年完成E輪融資後,蜜芽再無融資,恐陷融資瓶頸。
又見裂變,隱祕“營銷”
裂變是眾多社交電商為了發展更多新使用者、獲取流量的常用方式,分享經濟被社交電商行業反覆採用。母嬰電商平臺又具有使用者生命週期短、使用者留存率低的問題,蜜芽CEO劉楠曾表示:“當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期過去了,只好爭取使用者時長,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果蜜芽沒有特色,隨時可以被大平臺取代;當有了特色,就有了給使用者創造不一樣價值的機會。我們解決流量被壟斷的方法是用會員制,解決供應鏈沒有差異的方法是精選品。”
而她所提到的特色即會員制便是蜜芽plus會員制度,是一套比較隱祕的“營銷體系”,在蜜芽官網和APP中找不到關於蜜芽plus會員制度的任何資訊,要想成為會員,必須通過介紹人的二維碼掃描進入並且購買399元的商品,才能成為蜜芽plus會員。
蜜芽Plus會員可以在蜜芽購買商品時享受1-40%的折扣,別人通過你的分享在蜜芽購買商品,你可得到1-40%的提成,你邀請一個人來開通會員,公司就獎勵你100元,且在後續的消費中你也可以一直獲得佣金。
會員體系分有三個等級Plus會員、鉑金培訓師、鑽石服務商。成為鉑金培訓師,需要業績達6萬並且直接邀請至少20人、間接邀請80人,你團隊每進一人,公司就獎勵你120元,你直邀來的就可獲得220元獎勵,你將獲得其銷售利潤的15%的提成。
而鑽石服務商則需要你的團隊產生10個鉑金培訓師,其中至少5個是你直接培育出來的,團隊會員的人數達到1000個,業績達到100萬元。甚至表示成為鉑金培訓師後月入過萬不是問題,但其實要成為下一級會員鉑金培訓師也並不容易,399元的開通會員門檻就讓人質疑猶豫。
傳銷擦邊球,分銷返傭被質疑
蜜芽多次被曝涉嫌傳銷的投訴,大都關於蜜芽plus會員制度,成為會員,必須通過別人的邀請碼,並且購買399的商品也就相當於入門費,必須跳入這個拉人頭的坑,然後進行多級分銷,自用省錢,分享賺錢。
《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髮展人員(一)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二)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三)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傳銷特徵有入門費、拉人頭、計酬方式這三種,蜜芽plus會員制度的形式399“入門費”,雖然是獲得399元的商品,但據消費者透露商品根本不值399元;“拉人頭”獲取獎勵和佣金;邀請人可獲得被邀請人銷售利潤的“分級提成”,這些與《禁止傳銷條例》對傳銷行為定義的相似行徑,屬實讓人認為在打傳銷擦邊球。
母嬰電商平臺面向特殊年齡特殊需求的使用者,使用者活躍度起伏較大,與其他電商平臺相比更難運營,有侷限性。而近幾年社交電商發展熱潮和裂變模式,也使得蜜芽採用裂變、分銷返利模式獲取使用者流量。
雖然蜜芽和貝貝網、寶寶樹都屬於母嬰電商頭部平臺,但是蜜芽的使用者活躍度和他們相比有較大差距,也表現出蜜芽的發展更顯艱鉅,即便是分銷引流,也要忌打擦邊球,陷入傳銷“羅生門”。
-
1 #
-
2 #
雲集不也是這樣的嗎?都是打擦邊球
-
3 #
跟最近比較火的淘小鋪一個樣啊
-
4 #
現在哪個不是這種模式
-
5 #
都轉發讓親戚朋友都知道!不要上當受騙
-
6 #
一年前的制度,現在不是這個模式了。
-
7 #
淘小鋪也是一樣的。
-
8 #
已經被公安機關查法院查封了
還是線上獲客成本太高、客戶流失太快,想通過社交裂變快速、低成本獲取客戶,很容易操作上就變形,帶來違法違規的風險。做好運營,維護好已有的價值主張,留存客戶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