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毫無意外,快手在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依然由騰訊領投。

這是騰訊第四次投資快手,從D輪開始,騰訊便一步一步對快手進行大量的資本介入,截止到快手完成F輪融資,騰訊已經在快手佔股近20%。

面對這種情況,騰訊採用了合縱連橫的策略:

一方面,騰訊在外部不斷投資,而快手作為唯一一個能和抖音分庭抗禮的短視訊平臺,也早已將其納入短視訊戰略版塊中,同時,騰訊還投資了另一家短視訊app梨視訊。另一方面,騰訊內部連續不斷推出十餘款不同細分領域的短視訊產品,以「微視」為核心產品進行矩陣式發展。與此同時,在微信內部,也進行了內部和外部資源的融合,近半年內,快手和梨視訊獲取了微信二級入口“看一看”中的資訊流插入和朋友圈分享許可權。

用大白話說,就是一隻手在外部“提攜”多個App,一隻手在“內部”打造矩陣,有意思的是,明明是兩手抓,但業界始終只關注其外部策劃,而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騰訊自己的產品矩陣,即便騰訊的短視訊矩陣App數量已經令人乍舌。

這不禁引人思考,為何數量驚人卻很難引發關注?騰訊以矩陣形式佈局,到底能夠釋放多大的勢能?在這場與超強制衡的戰役上,究竟能不能找到下一個出口?

1、不斷探索,仍未開花結果

截至目前,騰訊旗下共有「微視」、「閃咖」、「貓餅」、「QIM」、「MOKA魔咔」、「DOV」、「騰訊雲小視訊」、「速看視訊」、「時光小視訊」、「響風」、「看點視訊」、「火鍋視訊」、「哈皮」等十餘款短視訊產品。其中,除「微視」為核心產品對標抖音外,騰訊在每個具體的細分領域都有多個產品佈局:

(騰訊短視訊app)

雖然對於巨頭企業來說,有充足的資金和精力去不斷的探索和試錯,不過之前的探索大多夭折,這在曾經的yoo視訊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18年10月,騰訊上線yoo視訊,被輔以厚望,據說當時其在騰訊內部的受重視程度,高出「微視」。不過坐擁強大資源的yoo視訊並未掀起太大水花。2019年3月,yoo視訊業務團隊被整合到騰訊視訊,後更名為「火鍋視訊」。

在一些產品銷聲匿跡的同時,騰訊內部仍在不斷的推出新的短視訊產品。

根據蘋果應用商店資訊,「速看視訊」、「哈皮」、「貓餅」三款APP的更新時間分別停留在了2019年3月、2月、1月。這麼多款APP停止升級的同時,騰訊緊接著推出了「響風」、「音兔」等新品。

大部分產品似乎成為了“試驗品”,淹沒在了一批又一批的後來者中。如此看來,推出新品似乎不是在進行短視訊矩陣的全面佈局,而是有人倒下,就要有人頂上。

那受到騰訊內部資源強力支援的「微視」呢?

根據QuestMobile資料統計,2019年9月,「微視」月活6601.3萬,抖音、快手的相應月活是4.9億和3.4億。「微視」與頭部的距離依舊很遠。不僅要彌補與頭部應用的差距,同量級對手給「微視」的壓力也日益明顯。2019年9月,百度旗下好看視訊月活6340.9萬,與「微視」的6601.3萬相差無幾,「微視」在這條道路上,步履維艱。

究其原因,是騰訊一邊不願意放棄短視訊的內容介質在不斷做一些新嘗試;一邊還在猶豫不決,沒有形成核心競爭力,所以很多產品只是無意義的重複,仍沒有找到特定的方向。

以看點視訊為例,它具有積分、獎金可提現的功能,還能競拍騰訊視訊VIP周卡等。但是相比好看視訊,看點視訊的網賺紅包運營力度不夠大,做任務領現金的玩法也不夠豐富。

這並非難以理解,在尚未明確什麼打法最有效的時候,只能通過不斷地嘗試和探索來找到對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騰訊的短視訊矩陣會如此數量巨大,可見其思路就是大量嘗試、大量試錯,直到找到正確的打法。

2、內部賽馬“生不逢時”

縱觀騰訊的十幾款產品,我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同質化都十分嚴重。

通過對比看點視訊、速看視訊和火鍋視訊(產品推薦頁如下圖),在產品邏輯上都採用同一個邏輯:以內容分割槽為不同的板塊,內容來源也多為一些綜藝和影視視訊的剪輯。同質化的程度不禁讓人感嘆一句:根本分不出誰是誰啊!

在同一個領域推出多款產品進行競爭,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是否又是騰訊的“內部賽馬”。

大企業利用技術、資金等資源推出多款同質產品不斷試錯、相互競爭,本身無可厚非,這也是騰訊一直以來的“傳統”,在這種機制下,也曾跑出過千里馬:國民應用微信。但與當時的情況不同的是:彼時社交領域的巨頭只有自家產品QQ,這時微信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可以自由生長。可當前在短視訊領域,抖音和快手已經佔領了大部分江山,此時的內部賽馬並不是和自己人比,而是要形成強有力的產品與巨頭競爭。

在這種局勢下,內部賽馬無疑會分散企業內部的精力,也就造成了目前產品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卻沒有一款能夠PK巨頭的現狀。

(響風明星活動頁面)

事實上,騰訊也傾注了大量的資源在其明星產品「微視」上,微信與QQ兩個“老大哥”也一直在為「微視」導流,此前微信朋友圈就對「微視」開了“小灶”,利用「微視」可拍30s的視訊分享到朋友圈,這對不滿足於15s視訊時長的使用者來說顯然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不僅如此,還在「微視」中推出紅包,激勵使用者分享到微信或QQ中開啟,但「微視」依然未能崛起。

倘若這些努力是在2016年抖音還未成長為巨頭時所做,「微視」還尚有機會,而現在,或許真的有些晚了。

但對於騰訊這樣的巨頭企業來說,短視訊的失利並不是他的終點。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社交內容已經從文字、圖片發展到視訊、直播。而當5G、IOT、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應用落地,短視訊內容形式也會逐漸被AR所取代,而這或將成為騰訊新的突破口。

一直以來,騰訊在AR、人工智慧領域投注了非常大的精力,也聯合旗下游戲產業,在今年推出了國內首款AR遊戲《一起來捉妖》。未來的社交領域,並不是在每個短視訊細分領域的PK,而是技術+產品+運營的融合。而在這方面,大企業所具有的的技術門檻和資金優勢,是中小企業所無法睥睨的。

任何一次技術革新都會造就大量新生事物誕生,未來還會怎麼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深度解讀:2020年“網際網路+物流”的下半場中國物流的12大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