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馬雲從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退休,實現了自己人生的重要一步。接下來,他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也成了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畢竟,才50多歲,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

馬雲的選擇是:投入教育,特別是中國廣大的鄉村教育。

12月初,馬雲閒不住的跑去法國巴黎,參加了經合組織的“世界教育論壇”,老馬在會上有一番精彩的發言,庭爸覺得很有意思,從中摘錄一些,與各位家長們共勉。

馬雲都說了些什麼?

一、馬雲說:

數字時代,標準化的東西會越來越被機器所代替。人會從事更加有創造性的、有體驗的工作。機器不會像人類一樣變化學習。我們不能再像20世紀那樣。

庭爸感悟:

這就是為什麼,隨著時代的進步,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比以往都更加重要的原因了。這個時代並不缺少標準化的人才,但創新型的人才,有想象力的人才,卻是稀缺的。這給了我們教育的一個方向,如何讓孩子在現有教育環境下,保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我們每一個家長需要思考的問題。

做為家長,也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滿足孩子興趣,喜歡畫畫的孩子可以參加畫畫班。同時不會因為孩子的各種為什麼而去批評和否定,我們可以用陪伴孩子一起尋找答案,共同思考的方式,來支援孩子。每個孩子都具備足夠的能量,我們要做的,就是營造好環境,讓孩子成長。

二、馬雲說:

工業時代的教育,100個孩子用同一種方法。

數字時代的教育必須是100個孩子要有120種方法,因為20%的人可能像我一樣不遵守規則。

過去,上課是老師給學生輸入知識;未來,老師是和學生一起學習。過去,老師知道的比學生多;未來,學生知道的可能比老師還多。

庭爸感悟 :

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大規劃流水線的生產方式,這是工業化時代的教育。這種教育的優劣都很突出。優點是非常有利於大量培養社會需要的各類高素質人才,缺點卻是千人一面,所有人都會束縛到一條起跑線上,擁抱的跑道上都是精疲力盡的孩子。

數字時代意味著個性化教育的迴歸。

這跟購物有著奇怪的相似,從最早的憑票購買,到大量生產滿足需求,再到淘寶上線網上購物,發展到現在的個性化購物,拼多多、抖音直播賣貨等等。

整個發展的脈搏就是從粗到細,從統一大規模的標準,到個性化、定製化的做法。

教育也在走同樣的道路。

三、馬雲說:

教育的資源要從大學、研究生、博士向幼兒園、小學、中學傾斜。要改變大學生太晚了。人要從幼兒園小學開始訓練。我發現很多發展中國家喜歡比大學排名多少。我們應該比幼兒園、小學、中學排名。請大家把更多資源投到前方去。

庭爸感悟:

庭爸特別同意這一點,金字塔尖是最耀眼奪目的,但一切的根基卻是在底部。當一個孩子讀到了大學,就像是一顆樹,不論是長成了參天大樹,還是歪脖子樹,此時再來糾正,往往為時已晚。

這種成長的固化,從青春期就已經形成,最早的固化,甚至可以追溯到幼兒園時期。

與此相反的是,社會把更多的資源與焦點,聚集在高中、大學上面。而對一個孩子一生影響最大的嬰幼兒時期,卻往往不在社會和家長重視之列。

一株小樹發芽抽枝,更加需要精心灌溉。一顆已經長成的樹,就算不理睬也能自已給自己養料。

從需求上說,孩子對父母依存度高,父母影響力就大。反之則父母影響力就降低。如果孩子已經能自食其力,父母的影響或許只剩下了嘮叨和親情維繫。

四、馬雲說: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差異化,

每個孩子必須要有平等的教育機會。當然,更重要的是你提供什麼樣的教育。

有兩樣事情很重要。首先,所有人都要有機會,第二,所有人都要有合適的教育。

我認為,在工業時代我們追求統一,AI時代則是大家都有不同。IT是賦能自己,DT是賦能他人。真正的教育公平是差異化,讓每個孩子獲得對他而言最好的教育,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認為學校應該是動物園,各種各樣的動物都有。我們公司也是一樣,不想變成農場,應該要有多樣性。我們不能把給雞的KPI給獅子。

庭爸感悟:

真正教育公平是差異化,非常同意。這種差異化會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進入重點學校學習,這是一種差異化。而有資源的家庭,可以把學生送到相對高收費的精英貴族學校,這也是一種差異化。

但是,這樣很容易引起福斯的不滿,有錢人送子女讀高收費學校,這樣的學校聚集了最好的師資與環境,這對於寒門學子來說,卻是相對的不公平。

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曾說過這樣的話:

我覺得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我是普通家庭長大的,但是衣食無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而且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可能是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讓我在學習的時候可能相對來說能走一些捷徑。

這就涉及到了普及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基於當前現狀,對這個問題的爭論還是會持續下去。

五、馬雲說:

我們要支援老師。如果尊重老師,就是尊重教育和未來。

教育就是未來,我們要給老師最高的認可,最好的待遇,這樣他們就會尊重工作,尊重孩子。

我的基金會在做中國的鄉村教育,中國有3000萬農村學生,現在有270萬農村教師。我們發現,幫助農村學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幫助農村老師。老師很重要,好老師一輩子至少可以幫助200名學生。

庭爸感悟:

老師的權威性在下降,對老師的尊重與認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幾年中沒有體現出來。當然,家長與社會對老師教育方式的重視,對體罰學生的容忍度降低,從客觀上來說,也是對教育的一種重視。

過去那種比較粗暴的教育方式、體罰學生和教育偏差,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環境,這也是家校衝突、家長與老師矛盾頻頻發生的根源。

比如20年後的常仁堯打初中班主任,固然自己有很多問題和責任,但老師的體罰卻是問題的誘因。如果放在現在,這樣的體罰學生是不符合當前社會環境對老師的要求的。

但同時,有些家長缺乏足夠的教育意識,對家庭教育採取放任態度,有問題老師和學校的錯,沒有正視自己的情況,也是一種教育上的缺失。

老師沒有懲戒權,家長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沒有處理問題學生的權利。這些都造成了當前教育的困境。

實際上,尊重老師的同時,給予更好的待遇,同時提高老師的能力與素質,讓能力與地位掛鉤,讓素質與待遇結合。更能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與認可。

做為家長,在家庭教育的範圍內,也要與孩子共同成長,教育不能把家長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一句工作忙就不管孩子了,那樣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六、馬雲說:

我們的孩子要有3個Q

我們的教育不僅要讓孩子love learning,更要教會他們learn to love。

你要成功,要有EQ(情商);你不想很快失敗,就要有IQ(智商)。

但是如果你要得到尊重,你要有LQ(愛商)。LQ是從心靈來的,不是大腦。大腦可以被機器取代,但心靈永遠不會,因為機器有晶片,而人類有心靈,這是智慧和愛的來源。

庭爸感悟:

智商有了,情商也不缺,那麼愛商補上,讓孩子內心充滿愛,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是積極和樂觀的,對碰到挫折與打擊是迎難而上,讓孩子有足夠的愛心與力量去完成自我的成長。

在這一方面來說,這個概念提出得是恰逢其時。

而孩子要有愛,離不開家庭的給予,父母的陪伴,成長過程中父母是不能缺席的。這需要父母重視這種愛的給予。孩子不是學習機器,也不是像父輩那樣,吃飽穿暖就算教育成功。這需要我們更走心,更用心,孩子才能更開心。也才能更有心啊!

寫在最後

馬雲又想做回老師,教育是他想全力投入的方向。也許,有過阿里巴巴與淘寶的巨大成功,馬雲對教育的念想與努力,對國人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訊息。希望他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教育出路。

庭爸,7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如果想要育兒乾貨,可以關注我後私信:育兒祕籍,我將送你一份很落地和實用的育兒祕籍。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這3種網貸平臺已經“自身難保”,借款人:還了我就是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