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日,騰訊在內測一款名為“朋友”的社交APP,該產品並未在應用商店正式上架,騰訊也未予置評,但邀請碼已經流傳開來,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從目前已知的資訊來看,這款由騰訊“朋友網”演化而來的APP在思路上與Facebook、人人網頗為類似。與騰訊已有的“國民級”社交軟體微信和QQ相比,“朋友”的社交關係鏈更加開放。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開放好友列表,使用者的興趣愛好也是公開展示的,這些都是為了可以讓使用者在熟人社交的基礎上也體驗到開放式社交。

然而已經坐擁微信、QQ兩大社交軟體的騰訊,為何還要推出新的社交APP呢?而且不止是騰訊,新浪、搜狐、阿里也都在最近一段時間推出了綠洲、狐友、來往等社交產品。這其中又有何種因素作為驅動力呢?

一、騰訊重啟“朋友”,有“國民級”應用也不能放心

“朋友”是由騰訊的老牌社交產品“朋友網”演化而來的,其中有遇見、圈子、聊天幾個功能。“遇見”可以匹配到相應的好友,併為使用者推薦可能感興趣的人,依據是使用者所填寫的資料、興趣、公司與院校的資訊,並且有性別以及戀愛、交友等選項。

“圈子”的功能則與人人網有些相像。有朋友、同校、同城三個分類,可以瀏覽不同分類中的好友發的朋友圈。根據這個分類不僅能看到熟人的動態,還能看到老同學或是附近的人發出的動態。

從這些功能來看,騰訊可能是想將“朋友”打造成“半熟人式”的社交平臺,這與微信和QQ的熟人社交區別還是很大的。根據騰訊財報來看,今年第三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11.51億,同比增長了6%,但QQ月活使用者7.31億,同比下降了8.9%,熟人社交的增長空間已然見頂。

其實這一點從我們平時使用微信和QQ的狀態就可以體驗到。微信剛誕生之時,大家還是非常願意真誠地將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想法展示出來的。可慢慢的就出現了一些變化,有的人因為發單身的生活狀態而被親友催婚,有的人因為分享自己的想法招致不一致的意見甚至平白無故的辱罵,有的人在朋友圈髮網紅食品炫耀之後卻一口不吃,有的人被不法分子從朋友圈中盜取個人資訊......指手畫腳、語言暴力、虛榮炫耀,甚至是“險象環生”,朋友圈早已不是真誠分享狀態的淨土,而成為了引發焦慮的源頭、隱私暴露的危險地帶以及微商代購橫行之地。

這不是騰訊想要的,相信也不會是任何一個社交平臺的初衷。所以騰訊推出“朋友”,大概也是希望可以拓展社交空間,不使自己囿於“熟人社交”的範圍,並且通過半熟人的動態與分類,簡單的聊天介面,淨化社交環境,給使用者以更為優質的體驗。

如果仔細觀察網際網路行業會發現,不僅騰訊在做“朋友”的內測,微博、阿里、搜狐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也都在近期推出了新的社交產品,那麼促使他們這樣做的驅動力又是什麼呢?

二、搜狐、微博、阿里相繼出手,從“壟斷式”社交市場中奪食

今年6月,搜狐旗下的社交產品“狐友”正式版上線;新浪微博於今年9月3日推出了“綠洲”測試版;阿里巴巴也在9月24日被曝出旗下的釘釘事業部已重啟社交產品“來往”,並上線新的社交產品“Real如我”。

從時間來看,幾大巨頭社交產品上線的時間較為接近,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想從當前“壟斷式”的社交市場中尋找機會。雖然目前微信在社交領域佔據霸主地位,使用者規模相當可觀,但微信主打熟人社交,所以微信未曾顧及的部分,就給其他型別的社交產品的誕生提供了機會。

此外,微信有成熟的生態和使用者體系,並且得到多家平臺的授權,我們在登入許多平臺時,都可以直接關聯微信和QQ,這就進一步增強了使用者的粘性。社交元素本就是網際網路行業中的“香餑餑”,而且這種與多個網際網路平臺關聯的體系是每個網際網路企業都想擁有的,這也是促使巨頭們深耕社交領域的重要動因。

不過從動機來看,不同的巨頭還是有差異的。

今日網際網路江湖的第一梯隊已無搜狐的位置,但搜狐並不滿足於現狀,因而需要找到一個能在網際網路中快速崛起的途徑,以提升自己的地位,甚至重回第一梯隊的位置。社交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狐友就是這種策略的產物。

阿里是電商領域的巨頭,但一直想做社交卻又屢戰屢敗。從2013年開始,阿里就在來往身上投入了大量的發展資金,並發動阿里員工都去用來往。但也許擅長電商的阿里缺乏社交基因,也因為來往本身並無太多新意和亮點,因而未能成為爆款,甚至都沒有太多人知道。

但是阿里並不甘心,畢竟阿里逐漸強大之後也不滿足於只做電商,而是在許多方面都做了嘗試。而社交又是絕對不能忽略的一點,因為對於電商而言,使用者生態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即使曾經失敗,阿里也不願放棄,希望可以靠來往在社交領域闖出一片天。

新浪雖有微博在同類產品中一家獨大,但微博中限流、買熱搜、水軍等現象日益嚴重,而且有不少使用者都認為微博中的“戾氣”很重。另外微博中的廣告多、資訊時間線容易混亂、垃圾資訊也不時出現,使用者體驗非常不好。

所以新浪為了給使用者更好的社交環境,也為了讓使用者不致流失,推出了“綠洲”,主打“清爽社交圈”,與微博相比頁面更為簡潔,少了廣告、推銷和其他冗雜的資訊。

可以看到巨頭們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最終都是希望可以在成熟並且呈現“壟斷”趨勢的社交領域中奪食。那麼他們還有機會嗎?

三、機會依然存在,但需要切入點和時機

縱觀整個社交領域的發展,會發現任何一種社交產品似乎都有生命週期。對人類來說,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後,又會產生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這種心理需求轉化到社交層面就是好奇心、恐懼感、優越感與歸屬感。

當一個新的社交產品和功能出現,使用者往往會帶著好奇去嘗試,並且期盼它能給自己帶來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新鮮的體驗;

之後社交產品中一些帶有延續特性的功能,如簽到、打卡等。因為已經付出了沉沒成本,害怕失去簽到獎勵,就會促使使用者保持進入平臺的頻次。另外其他人在社交產品中分享的訊息和釋出的動態如果多於自己,同樣會讓我們產生被淘汰的恐懼感,促使使用者提升活躍度,而發的動態多、收穫的關注和評論較多的使用者會產生優越感;

歸屬感更是人們迫切需要的。如果沒有社交就沒有參照物,人就很難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因此我們會主動與他人建立連線,在志同道合者中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社交產品在本質上就是利用了這幾種使用者心理完成推廣和使用者沉澱。然而問題在於,新鮮感遲早都會過去,當一個社交產品使用者增加,人們的優越感就會下降,而好奇心和恐懼感也會隨時間淡薄,見得多了也就疲勞了。

當心理需求失效,使用者就會逃離一個社交產品,轉而尋找能重新滿足心理需求的社交產品。現有的社交產品都或多或少地面臨著這個問題,所以巨頭們此時入局依然是有機會的。

不過想要抓住這個機會,切入點很重要。使用者雖然需要不斷地尋找滿足心理需求的產品,但不同的使用者群需求還是有差別的。中老年群體可能更偏向於熟人社交,並沒有太多動力去擴充套件自己的人際關係。而充滿活力、願意嘗試的年輕人永遠是網際網路新產品的重要使用者。

現存的社交產品雖多,但年輕群體的需求更為多樣,他們數量龐大,消費力可觀,總會被新出現的產品不斷吸引。從上述新產品的功能我們也可以看到,巨頭們深耕社交領域也是把年輕使用者作為重要切入點的。

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社交產品,現有的終究會被淘汰。但取代它們的究竟是什麼,現在誰也不知道。所以社交領域何時入局都不算晚,但關鍵是要找準切入點,並且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現在還沒有出現那種情況,或許也是因為時機還未成熟。

最新評論
  • 1 #

    別人都在增加功能:譬如:美顏視訊聊天全球支付量子光照、音樂的保健功能… 別人的社交軟體都打到家門口了,沒一點緊迫感,還在那恙呢…!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釋出電商平臺評審報告:普遍存在“霸王式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