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在淘寶做到品類第一,公司年營收過億的朋友來北京找我吃飯。
我問他來北京幹啥,他說他來發展線下代理幫他們賣貨,整合線下零售渠道。
我說你有病啊,線下這麼累,你們一年躺著在線上營收一個億它不爽嗎?
這位兄弟當即說我“不創業不知道流量貴”。
他表示現在開淘品牌管你老幾,都在給阿里打工,利潤微薄,而且阿里不爽就關你店,管你幾個億的營收分分鐘歸零,比買幣還慘。
我說你們這是命都在馬爸爸手上啊,難怪這麼焦慮。
馬雲曾經說過“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國家”(出自《阿里局》一書),即“建立一個讓企業做生意依附於此的帝國,我能向所有企業徵稅”。
想徵稅多少,看阿里想做多少利潤。所以阿里生態裡的企業,都在努力為阿里爸爸貢獻利潤。
目前阿里每年利潤增長都在30%~50%,眼看線上之前自己生態商家(淘寶店為主)已經不夠維持自己增長的,阿里的戰略開始瞄向傳統企業(收稅)。
如何讓傳統企業進入自己的“稅收生態”?傳統企業吧,流量要麼來自線下自營,要麼2B(企業客戶),有的搞搞社交流量(微信)好像和阿里封閉的生態沒毛線關係。
但是這些傳統企業面對號稱要“顛覆一切”的網際網路焦慮啊,他們一看到阿里做這麼好都想學習。
於是乎阿里便想出一個妙招,我為你們提供阿里的組織方法論,以及一套線上辦公系統(釘釘),但你們要交出你們的客戶資料。
按理說企業的客戶資料,是企業命根子,這個交易完全不平等,於是乎馬雲首席軍師,“前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出場了,提出了一個“智慧商業”的概念。
最近一個月來,我都在研讀曾鳴教授的理論,啃完了兩本書《智慧商業》與《智慧戰略》,在喜馬拉雅聽完了曾鳴教授的課程,並看完了最近他鋪天蓋地的宣傳文章。
“智慧商業”主要理念就是說,你們這些傳統企業啊太落後了,來用阿里系統進行管理吧。讓員工用阿里的軟體,把客戶上傳進阿里的系統裡,在我們體系裡進行客戶管理和企業運營,一鍵智慧管理企業,效率高節省成本,員工開心老闆省心。
曾鳴教授還提出了“智慧商業時代的企業定位”——點、線、面理論。其實意思就是阿里是覆蓋一切的面,你們呢可以選擇做一個點,既阿里生態裡的一個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商家(例如賣貨的網紅),或者線(為各個網紅生產衣服的),你們的客戶資料呢都存在我們這個面這,我們給你們賦能,至於客戶資料之後怎麼用,你們別管了就。
阿里這個戰略佈局,直接讓很多傳統企業把命根子(運營體系+客戶資料)放在了阿里生態裡,之後收收稅也是理所應當了。
自古戰爭皆需出師有名,曾鳴教授這個出師表就做得非常好,“智慧商業”這個概念最近已經開始在各個創業者群體關注的媒體中傳播。
為了公正性,曾鳴教授辭去了阿里的一切職務,包括湖畔大學校長,首席參謀等,專心搞宣傳,但他的那一本《智慧商業》的序是馬雲寫的,你細細品。
-----------------------------------
如果沒有記錄,那一切可能從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