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年底,金立又出來折騰了。在經歷了黑暗的2018年後,金立終於復活了……然而金立這次新生並沒有想象的簡單。

作者/ 周慧嫻

編輯/ 周春林

金立的生命力太過頑強。

很少有手機制造商能夠接受功能手機、智慧手機兩個時代的洗禮,就連大名鼎鼎的華為,也僅僅只在智慧機時代快速崛起。而金立手機卻能夠縱橫這兩個時期,並都交上了差強人意的答卷。當外界都一致認為,該品牌已經瀕臨死亡,它卻冷不丁地折騰出新水花。

2018年11月底,金立官方公眾號在發表了《關於要求立即刪除不實報道的緊急告知函》後,便沉寂了9個月之久。正當大家都以為它已經徹底“死去”的時候,今年9月,金立卻罕見推出新機,緊接著11月,金立手機又動作頻頻。

有人說,金立已低調復活。不過,他的復活低調而微妙,謹慎而小心,生怕稍微絢麗的火花便引爆輿論,再次被命運扼住喉嚨。

無論是曾經的“手機之王”諾基亞、大名鼎鼎的HTC,還是中國產大牌酷派、樂視,因為與機會錯之交臂,紛紛放棄或是變賣手機業務。但金立,卻像一隻打不死的小強,仍舊與命運負隅頑抗。

從貼牌廠到被貼牌

金立生命軌跡的原點與另一家企業金正有著密切的關係。

金立手機創始人劉立榮1994年從中南大學畢業,在研究所工作了一年之後,就放棄“鐵飯碗”南下廣東打工,開始了人生的冒險。

在小霸王,他遇到了楊明貴,並跟隨楊明貴創立了金正公司。此時的劉立榮才不到25歲,便出任金正集團常務副Quattroporte,後續金正集團因涉嫌走私被調查,隨後又發生股權糾紛。最終,楊明貴遠走海外,萬平鋃鐺入獄,只有劉立榮因提前離開集團而全身而退。

這次挫折,也催生了金立。

2001年,金立誕生,品牌背後的寓意為“從金正出來,劉立榮開始了自立”。但金立最開始的起家卻是跟著金正的腳印走出來的,不知道劉立榮是否察覺到了金立品牌寓意的諷刺。

最初3年,金立“自立”得挺沒面子,因為沒有拿到工信部頒發的手機制造牌照,金立無法生產自家品牌的手機,索性自建工廠和研發體系,複製金正時期的代理商體系,幹起了“貼牌廠”這檔子事。

就算做貼牌手機,金立同樣可以迎來高光時刻。2003年金立銷售額高達8億元,次年這一數值便翻了一番。

那時,華為舉步維艱,金立站在車水馬龍的深圳揮斥方遒時,任正非還在臺燈下抓耳撓腮,甚至謀生了將華為賣給摩托羅拉的想法。最後,雙方已經把合同起草完畢,任正非心裡的石頭就快落下的時候,卻被摩托羅拉擺了一道,收購最後也不了了之。

2005年,金立終於拿到了手機制造牌照,劉德華將“金品質,立天下”的口號喊遍了大江南北,一直到2007年,金立在中國功能機市場的份額,一度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

彼時,金立身處高處,最容易被“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繁華景象矇混了頭,看不到潛伏在四周。當新秀們開始紮根智慧手機市場時,金立卻與機會失之交臂,被打得措手不及。

但劉立榮不是輕言放棄的人,稍作調整後,金立馬上加入智慧手機大軍。其產品思路絲毫不比一線智慧機制造商遜色——劉立榮很早就預測到了2017年智慧手機上半場將圍繞四攝展開,下半年則是全面屏。

到2017年上半年,金立的盈利額依舊為7.6億元人民幣,雖然和華為、OPPO、vivo這樣的大廠相比,其力量為螳臂當車,但金立在智慧手機市場依舊不遜色。

不過,在短短一年後,金立卻以完敗收場。2018年12月17日,深圳中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金立破產,並欠下鉅額債款。

短短一年,居然讓前半生不認慫的劉立榮認命了。但劉金榮背後的團隊卻不能讓金立認慫。今年9月,金立K3低調亮相。

從貼牌機時代,到智慧手機時代,金立一直活躍在一線。金立的生命力超乎想象,就算在2018年遭遇了破產的重大挫折,今年年底也拼命折騰出水花。當諾基亞、HTC、魅族、樂視等紛紛在手機市場黯淡了下去,為何金立能夠在沉寂後又宣告迴歸?

在2018年底之前,金立的成敗都與劉立榮息息相關,然而,金立今年的續命似乎與劉立榮並無干係。這次“復活”很有可能僅僅是“迴光返照”,從某種意義上,劉金榮已經放棄了金立。

金立破產後,業內有聲音指出,劉立榮已經脫離了公司管理層,掌舵公司的是曾經的二把手盧光輝。

盧光輝,金立最初的14位股東之一,其現在的目的似乎僅僅是為了替破產後的金立還債。

有知情人士透露,盧光輝帶領的金立團隊主要由產業鏈從業人員為主。產業鏈從業人員似乎達成了共識:與其等著金立還債,不如主動滲透金立高層,進行自救。而自救最快捷的方式便是讓代工廠生產新款手機。

因而金立今年亮相的多款手機都由小辣椒手機代工。盧光輝並不想消耗時光,重新打磨金立,其當務之急,是還清手頭的債務。

就這樣,金立,這個曾經的代工廠現在也淪落到了產品被代工的地步。金立為什麼還沒死?不是金立品牌生命力強,是肩膀上的債務讓金立暫時還不能死。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2017年上半年還在盈利的金立為何會在一年之後破產?是什麼讓金立在高點快速隕落呢?又是什麼讓愛折騰的劉立榮不得不低頭?

當年有關劉立榮在塞班島上參與賭博的事蹟傳得沸沸揚揚,更有甚者表示劉立榮在塞班島上賭輸了100億元,而且挪用的是金立60億元公款。對於挪用公款的傳聞,劉立榮矢口否認,但卻承認了賭博的傳聞,只不過其參與賭博失去的錢財並不是外界傳言的“100億元”,僅有“十幾億元”。

對於金立的快速隕落,劉立榮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金立破產並非偶然,帝國的坍塌絕非一朝一夕。他表示,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金立每月虧損至少1億元,後兩年每月虧損的金額已經超過2億元。

在智慧手機領域裡,金立的特點並不鮮明,一直沒有走進年輕人的需求。金立有意無意地將產品的目標使用者定位為“商務人士”,立志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但其手機配置卻無法滿足商務人士的需求。

儘管金立手機的價位達到了商務人士的消費水平,定價頗高,但在處理器、顯示屏等核心硬體配置上並不佔優。相反卻在一些頗為“奇特”的功能上(續航、安全效能)大費周章地苦心鑽研。

想要劍走偏鋒的金立,試圖依賴“差異化”撕開市場切口,但卻沒有抓住目標使用者的核心需求,這一點,是金立不管投入多少重金邀請巨星擔任代言人都無法扭轉的。

據不完全統計,馮小剛、徐帆夫婦,余文樂,吳剛,薛之謙,柯潔,王麗坤等都曾代言過金立手機。的確,OPPO、vivo聘請新生代明星作為代言人的方式極大地刺激了產品銷量。但金立犯了一個大的錯誤——小鮮肉還能帶貨,而娛樂圈實力派的帶貨能力並沒有想象中驚人。

同樣,金立在營銷上注入的資金比例令人側目,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金立就曾冠名《《今夜百樂門》、《歡樂喜劇人3》、《跨界歌王》、《最強大腦》、湖南衛視《2017跨年演唱會》等多部綜藝,試圖用刷屏的方式強勢侵佔消費者的眼睛。然而這樣“隆重”的營銷方式帶來的效果卻微乎甚微。

長期的入不敷出,讓金立只能負“債”前行,截至2018年8月31日,金立負債202.53億元,其中金融債權和經營性債權193.59億元。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要是金立沒有精力馳騁市場,那債主幹脆就背後操盤金立“復活”,於是在今年9月、11月,金立就這樣又出現在世人面前。

只是我們不清楚,金立這次又能折騰多久,愛折騰的劉立榮會不會在做好準備後,強勢迴歸,帶領金立走進下一個手機時代。

手機品牌不同的衰敗法

大江東去,數不清的浪花起起落落,在激盪中被擊碎,成為歷史。甚至還有不少品牌來不及折騰出一星浪花,便被時代的大潮拍打下去了。

與智慧機失之交臂型

諾基亞、摩托羅拉,這兩位曾經大名鼎鼎的大佬都因沒有坐上智慧手機的快車,被其他品牌“彎道超車”,最終走向沒落。

“手機之王”諾基亞就是其中的典型,現在的諾基亞手機早已“物是人非”,曾經的王者早已“壯士斷腕”。2013年,諾基亞將旗下手機裝置與服務部門,全盤出售給微軟。兩者合約到期的2016年,諾基亞又將把其品牌授權給另一家芬蘭公司HMD Global,後者將代工生產諾基亞手機。

同樣“物是人非”的還有摩托羅拉,2014年中國聯想集團以29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摩托羅拉公司的手機業務,然後其後續推出的模組化手機卻沒有如設想的那般,帶領市場新風潮,收穫得更多的只有市場的冷嘲熱諷。

“衰”於安樂型

有的手機品牌雖然搭上了智慧手機的快車,卻在後續激烈的廝殺中,掉了鏈子。

中國臺灣出身的HTC很是驕傲,就算華為、小米、OV頻頻推出物廉價美的產品也熟視無睹,依舊推出低價效比機型。殊不知,他的驕傲經不起市場的考驗。

長期以來,其產品都沒迎來突破性功能,曾風靡全球的HTC手機近年銷量頻頻遭遇滑鐵盧,為保命,公司將研發重心轉移到了VR業務上。後者起初果真成為VR界的領軍人物,但隨著行業寒冬的來臨,HTC的VR銷量也受到了一定衝擊。

遭遇同樣的命運的還有酷派手機。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酷派想得最多的並不是創新,而是忙著與運營商籠絡關係,依靠運營商定製版手機模式,就這樣,酷派被時代淘汰。

被高層拋棄型

還有被自己老總“坑”到命懸一線的樂視手機。2017年,樂視爆發資金危機,賈躍亭留下一紙承諾書,便收拾好行囊遠赴美國,追逐自己的汽車夢。“斷奶”後的樂視手機沒有紮實的技術做支撐,在產品還在積攢實力的時候,資金鍊斷裂,現在只能蜷縮在角落,苟延殘喘。

同樣被高層忽視的還有索尼手機,由於索尼帝國體系龐大,手機業務並不出彩,一直不受公司關注。雖說索尼手機現在仍舊活躍在安卓市場上,但對比集團其他業務,也不過是小打小鬧。

最後還有就是上述所說的金立,劉立榮已經認命,現在的金立只不過是為“還債”還硬挺著頭皮。市場如戰場,激情卻又危機四伏,每一個變數都有可能扼殺企業的生機,企業家們只能謹慎前行,戒驕戒躁。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比特幣在韓國橫行,可別小看了“泡菜國”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