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
你渴望知識的力量嗎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超模君想,一千個學霸眼裡有一千種學霸方法!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超模君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作為一個傳說中“別人家的學霸”是怎麼樣的?
首先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飛飛。
李飛飛
超模君相信,李飛飛這個名字,在人工智慧領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99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
2005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2009年加入斯坦福大學任助理教授,並於2012年擔任副教授(終生教授),和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與視覺實驗室主任;
2011年3月榮獲斯隆研究獎電腦科學獎;
2012 年雅虎實驗室學者獎以及 2014 年 IBM 學者獎;
2015年12月1日,入選2015年“全球百大思想者”;
2017年1月4日,入職谷歌,擔任雲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
2018年,“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科學研究領域的獲獎者
現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紅杉講席教授,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HAI)院長,AI4ALL聯合創始人及主席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她的研究極有可能將改變未來的人類世界。
但是,誰能想到,李飛飛真正進入人工智慧領域是在2009年!
當時的李飛飛在某教授的邀請下,加入了斯坦福大學,成為斯坦福AI實驗室的一員。
作為實驗室中唯一的女性成員,她根本都沒想到她的未來會因此而改變。
進入這個實驗室後,李飛飛還足足待了5年。
5年的探索和沉澱,當李飛飛走出這個實驗室大門的時候,她已不再是當年青澀的女研究員,而是成為人工智慧領域小有名氣的科學家,5年時間,發表在Nature、PNAS 等頂級期刊更是超過百篇。
最...最重要的是,李飛飛還參與建立了 Caltech 101 和 ImageNet 兩個資料庫(全球最大的影象識別資料庫),世界兩大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公司都有在運用。
我們不知道的是,作為AI界領袖的李飛飛,以前也是一路逆襲過來的。
1976 年,李飛飛出生於北京,在四川長大。16歲時,全家移民到了美國。
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幾乎都是懷揣著遠大的抱負,他們既勇敢又務實。所以滿懷工程師和科學家抱負的父親,帶著他們一家三口移民到了美國。
但萬萬沒想到,初到美國的一家三口,因為語言不通,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迫於生計,父親只能跑去修相機了,母親當起了收銀員,勉強維持溫飽。
除了上學,李飛飛只能在中國餐館洗盤子當清潔工,打工補貼家用,最累的時候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
此時的李飛飛距離大學入學還有2年時間,她也面臨了一個選擇,如果想要進入一所好大學,李飛飛就必須要在少得可憐的時間裡努力學習。
可初來乍到的李飛飛,可謂是人生地不熟,“我的英文實在太差,幾乎什麼也不懂, 最開始上洗手間前,都要看一下是男的進去,還是女的進去,真怕出笑話。”
更慘的是,那個時候的李飛飛連老師說什麼都聽不懂,只要一上生物課就痛苦不堪,“因為專業名詞實在太多,課本中的每一頁,至少都是幾十個生詞。”
於是,“英文一點都不行”的李飛飛,開始上了ESL英文補習班。
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英文為第二語言, 非母語語言) 班上的孩子,都是新到美國的移民。
與此同時,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英語、背誦單詞,李飛飛只好“每天手裡都握著一本中英,英中字典到處亂跑”。
到她高中畢業時,她不僅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文,甚至還以 SAT(美國高考)1250 分,數學滿分的成績被世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錄取,而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
當地報紙對李飛飛的報道
後來有人問她,“從當初那麼艱苦的條件到今天的成就,你是怎麼做到的?”
李飛飛說:“與大多數中國孩子相比,我想我是幸運的,包括我的父母,他們沒有機會重新學習英語,到美國後溝通能力幾乎等於零,生活就成為了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但是他們為了培養我,忍受了種種辛酸,讓我有能力掌握好英語這種溝通工具,從而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世界最優質的教育,我十分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