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移動支付在中國發展風生水起的盛況,在美國,大多數的美國人還很依賴銀行。
移動支付對於美國銀行來說簡直就是噩夢,美國為什麼會對中國移動支付感到如此膽寒?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才行了。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移動支付會影響到銀行的提成。今年5月,彭博社報道稱美國銀行對移動支付感到害怕,移動支付的推行,預計會令美國銀行損失430億美元的收入。
最開始的確是銀行在壟斷支付產業,自從修建了從美國貫穿東西全美的大鐵路之後,全美國最大的支票流通業者就出現了——美國運通。銀行卡從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普遍被使用了,銀行卡就是支付界的“潮流單品”。銀行卡一直在商業銀行的掌握之中,美國銀行卡成為了生活中的必需品。
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才接觸到銀行卡,也就此改變了中國人的支付方式,中國市場也發生了大轉變。自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後,銀行卡大量被使用,至今已經超過77億張。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有今天這樣的發展速度也是得益於這些銀行卡。
銀行卡還能跟手機支付工具進行繫結,而且多張不同的銀行卡還能繫結到同一個移動支付工具上去,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銀聯雲閃付互相成為當今市場裡的競爭物件。
在前幾年的時候,中國隨處還可以看見ATM機的身影,每建立一個ATM機,就等於是銀行在這裡設立了一個網點。但自從移動支付的出現,大家都把錢存在微信或者支付寶裡,漸漸地,去ATM取存錢的次數越來越少。銀行也發現了市場的重心已經轉移到移動支付那邊去了,所以逐步淪為移動支付的通道。
而銀行在美國還是擁有很大的勢力,不過美國除了銀行卡還有蘋果支付。要是中國第三方支付在美國崛起,將會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衝擊,銀行是靠人們的存款和貸款來維持執行的,沒有這些來源銀行還怎麼來賺錢。不過,移動支付也大大為中國商業銀行助了一攻,才有現在的進步,美國的商業銀行也要加把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