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印度人很喜歡精挑細選,無論是買餅乾還是買包,他們更傾向於對比平臺上的所有產品價格,選擇最優的選項。多數印度人都希望擁有自主選擇權,印度客戶對服務提供商沒什麼品牌忠誠度,相反,他們更喜歡競爭激烈的市場確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即便Flipkart已經提供了某種產品的最低價格,印度客戶還是會到Amazon上看看,期待能拿到優惠券。

簡單一句話,滿足印度人需求應該是類似淘寶、京東或者Amazon,這樣的App。在印度,多數App開發公司拒絕與競爭對手分享API(應用程式介面)和SDK(軟體開發工具包)。更有甚者會開發低配版App供第三方使用,使用者體驗自然大不如前。例如,Pay和Flipkart拒絕合作,他們將大量精力放在研究專業領域之外的用例上,他們在電子商務領域推出了Pay Mall商城,而電商巨頭Flipkart卻開發了PhonePe實現支付功能,各自為戰。相比,支付寶脫胎於淘寶,但不依附於淘寶,讓支付寶迅速開啟局面的,應該餘額寶的高利息,是挖銀行牆腳的辦法。讓微信支付取得成功的,也是挖錢牆角,以微信社交為基礎,微信支付成功超越支付寶。

也許印度市場有自己的特點,未必能夠成功照搬支付寶、微信支付,但從Pay、Flipkart的一系列動作看,似乎還沒有領悟移動支付的真諦,還不知道二維碼如何無處不在。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辣評燴:vivo X30系列今晚7:30桂林發 中興865新機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