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段時間,由於幾大網際網路的相互競爭,一時間,社群團購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2020年,網際網路五巨頭騰訊、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紛紛入局社群團購業務。

自從2018年起,社群團購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這種便捷的購物模式,就一直備受關注。

有支援的,也有抵制的,就連社會上主流的媒體對此也表示了他們的看法:

別隻惦記那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那麼,這些大廠,為什麼要瘋狂加碼社群團購,背後到底隱藏什麼玄機?

以小博大,用“補貼”釣大魚

壟斷,是外賣、共享電商等網際網路行業中最大的一個特性。

大廠入局社群團購,將社群店主發展為團長之後,就會藉助團長之手作為入口以此來吸引大量的使用者群。

大廠們的一貫操作,就是,前期透過對團長進行補貼,對使用者進行低價銷售的策略,來吸引消費者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

當平臺掌握了大量的社群流量後,資本暗藏的野心就暴露出來了,不僅會改變供求關係,還會透過會員的方式來鎖住老顧客。如果不是會員的消費者,在平臺購買的商品,價格可能會更高。

流量,才是大廠的終極目的

不管你在哪家團購平臺購物,都需要透過收藏小程式,或者下載APP

那麼,如何才能獲取更多使用者呢?完成這個動作,需要平臺不惜下大量補貼,用低價來吸引使用者。

透過這個動作,不僅能幫助平臺賣貨,還能掌握更多使用者資料。

比如,拼多多,橙心優選等平臺推出了“百萬補貼”,都是為了獲取更多線索。

大資料“殺熟”,你中招了嗎?

透過有效利用大資料,有助於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但是,資料濫用也導致一些電商平臺的大資料“殺熟”行為。

例如,我們現在用淘寶、京東一樣,平臺可以隨時根據我們的瀏覽習慣,在我們的碎片時間植入營銷活動。透過這些手段,既能夠找準我們的消費層次,還可以提升平臺的整體業績。

供應商,將承受更大壓力

當網際網路大佬們掌握了社群團購平臺之後,還有誰最難受呢?自然是中間商以及供應鏈了。

像我們熟悉的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等等,都是這樣的方式,在最初期的時候,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實惠。

但是,都是經過壓榨了廠家的利益,而在市場穩定之後,變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則開始提高價格,反而使用者沒有享受到優惠,廠家更是一直虧本,產生了惡性迴圈。

團購平臺很可能還會有壓榨供應鏈,像是農場、養殖場以及工廠等,都必須按照平臺的採收標準去生產,很可能採購價格還會降到更低,這些農菜商就很難盈利了。

供應鏈爭奪,將成最後拼殺

當大廠掌握社群團購平臺後,再加上資本的瘋狂輸入,就會開始動對供應鏈動手。

隨著使用者量增加,供應鏈的複雜度急速疊加,使用者也從便捷追求轉變為對“優質優價”的需求,直採的擴張與優質的品牌互為支撐,要求商家對於供應鏈基因進行重組。

大廠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的方式來種菜和養殖。比如,承包果園、菜地,然後透過物聯網以及感測器來將土地的土壤狀況、肥力等資料直接上傳雲端,專業的農業人員可以土地的反饋來種植農產品。

可以預測,網際網路大佬們做社群團購平臺,是先透過銷售端進入市場,獲取流量和資料,再壓榨中間商,最後剝削上下游,導致傳統商家坐不下去,他們就可以獨霸一方了。

10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封完老川的賬號,歐洲卻坐不住了,推特總裁開始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