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後痛苦、空虛、彷徨”
這是何小鵬對自己5年前的生活狀態的總結。
2014年,阿里巴巴以40億美金併購了UC瀏覽器,36歲的創始人何小鵬一夜之間實現了財務自由,這比他原定的40歲目標提前了4年。
確實,一下子被40億美金砸在頭上,可能任何人都是懵的,不過現在的何小鵬不再為錢多而發愁了,相反,他可能是最缺錢的人。
不過,誰讓他選擇了造車呢,還是網際網路汽車。
在中國,凡是跟網際網路沾上邊的行業似乎都挺燒錢,美團、滴滴、拼多多、愛奇藝無不是如此,而插上了網際網路翅膀的新能源汽車則成了新的燒錢王。
看賈躍亭、許家印、李斌,哪一個不是被錢給燒懵了,李斌還被“燃財經”評為了2019年的虧損王,蔚來汽車今年前三季度虧了近90億,甚至超過了拼多多、愛奇藝。
不過,李斌並不孤獨,與他同一年跨入造車陣營的何小鵬也大有趕超之勢,12月16日,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現場,何小鵬表示正在進行C+輪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個月前,小鵬汽車剛剛完成了28億的C輪融資,難道28億1個月就花光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意味著小鵬汽車從2014年成立至今累計融資的170億也就花光了。
近日,小鵬汽車官方表示正在進行企業股權結構重組,業內人士分析可能跟搭建VIE架構有關,或許小鵬汽車已經開始在做海外上市的準備。
按照某知情人士的說法,造車就是個燒錢的無底洞,現在企業的融資成本太高,通過海外上市解決資金需求是很多創業型企業不得已的選擇。
看來,又一個燒錢大戶等錢續命了。
那為什麼關於小鵬汽車的融資、虧損資訊不多呢,原因很簡單,小鵬汽車不是上市公司,沒有義務向任何人公開自己的經營狀況。
而蔚來汽車去年就在美國上了市,一舉一動都必須公之於眾,所以蔚來汽車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無形中幫小鵬汽車擋了不少子彈。
其實,小鵬汽車也是一直的虧損大戶,雖然沒有公開的財務資料,但從其汽車的銷量就可窺一斑。
“月交付一萬輛車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而小鵬汽車目前的月銷量多少呢,據統計,今年1-11月,小鵬汽車累計銷量約1.3萬輛,11月的銷量為1016量,離月銷1萬的目標還很遙遠。
另外,即使真的賣到了1萬輛,小鵬汽車就真的能贏利嗎,作為同比,美國特斯拉2018年銷量就已超過10萬輛,但仍然沒能贏利。
整體來看,小鵬汽車的燒錢肯定得繼續,何時是個頭還不可預期。
其實,小鵬汽車也和蔚來汽車一樣,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使投資人包括了雷軍、阿里巴巴、IDG等,可以說一開始都是不缺錢的主。
但創始人何小鵬與蔚來汽車的李斌一樣,都是從網際網路跨界過來的造車人,或許一開始就低估了汽車的燒錢能力。
最開始何小鵬預計100億就足夠了,後來發現200億都不夠花,而現在,何小鵬的資金需求是最低300億。
兩隻腳都踏進來了,何小鵬和李斌一樣,沒有退路,只能咬牙堅持。
要填滿300億這個坑,何小鵬還需要至少再融130億,這也是為什麼何小鵬C輪融資完成後就緊接著進行C+輪的原因。
但也還有一種可能,300億花了還不夠又怎麼辦。
目前在市場上,消費者對於小鵬汽車的反饋也並不理想,吐槽最多的首先是“小鵬”這個名字,有網友表示,這個名字起得就像鬧著玩一樣。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幸虧創始人的名字不叫“小明”。
其實,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除了何小鵬的個人IP夢之外,或許也跟小米有一定的關係,“勞模”雷軍一直是何小鵬的偶像。
而關於小鵬汽車每個月上千臺的銷量,則有不少網友表示,在大街上沒見過,甚至廣州的網友也如此吐槽,而廣州可是小鵬汽車的總部。
當然,小鵬汽車有一點是在業內值得稱道的,花錢是真的省。
舉個簡單的例子,蔚來汽車在北京的體驗店一年的租金就高達8000萬,而小鵬汽車選的辦公場地租金才1塊錢一個平方,2017年開始,何小鵬就要求公司“儲糧過冬”。
但節流還得開源,接下來的融資是小鵬汽車續命的關鍵,何小鵬也自信地表示:
“在未來的12個月裡,小鵬汽車會帶來很多好訊息”
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