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菜划算的股權結構中,杭州短趣網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佔股70%,而杭州短趣網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由阿里和天貓全權控股,為阿里旗下產業,曾運營阿里趣拍雲相關業務。

佔股20%的方傑,曾在阿里任職,任美菜網COO。此外,菜划算官網顯示的公司地址為杭州市濱江區阿里中心。

種種跡象表明,這就是阿里親自下場推出的社群生鮮業務。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何阿里的“兒子”,竟去給騰訊“打工”了?我們不妨就社群生鮮電商的應用場景,看看「菜划算」為何選擇了微信小程式,而不是支付寶小程式。

想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要從「菜划算」產品中,去一探究竟。

菜划算採用前置倉模式入場,即根據社群選點,建立倉庫,覆蓋周圍社群,由總倉配送至前置倉,再由前置倉直接配送到家。與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一樣,菜划算並沒有設立線下門店,而是通過在社群設立前置倉儲站點,覆蓋站點附近社群1-3公里,每當覆蓋區域使用者下單,工作人員在前置倉進行配貨,騎手在29分鐘內完成送貨到家服務。

由於沒有線下門店,每個前置倉的單店成本非常低,又能夠快速方便的送達到使用者手裡,對於社群生鮮電商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也正因為沒有線下門店,使用者無法通過門店觸達,線上成為主要的拉新方式。

「菜划算」也正在通過各種線上渠道進行前期的使用者積累。目前,菜划算通過邀請獎勵、限時搶購、爆品推薦等增加日活和拉新效率,主打29分鐘新鮮配送到家的便利性,滿足使用者做飯時即時性的需求。

對於「菜划算」來說,拉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基於LBS定位,快捷、精準找到周邊使用者。

對比微信小程式和支付寶小程式,我們發現,微信小程式中的「附近的小程式」能力可以向用戶推薦周圍5公里內的小程式,剛好能夠滿足「菜划算」的拉新需求。隨著微信小程式的不斷髮展,「附近的小程式」也逐漸形成了一個更加開放的本地化生活平臺,更契合「菜划算」類的本地服務商家的定位,幫助它們快速、精準的找到使用者。

當然,對於「附近的小程式」來說,菜划算也是為它“正名”的一個案例。「附近的小程式」作為微信小程式中與「我的小程式」並肩的板塊,剛推出的時候便受到很大爭議,一度被認為是為線下門店所打造的,如果沒有線下門店的小程式,便不會被推薦。

菜划算的案例證明了,「附近的小程式」之所以能夠被放在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其原因就在於隨著服務的不斷線上化,平臺推薦不再以商家為主體而是以使用者為主體。從“人找服務”不斷升級為“服務找人”,人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

而支付寶小程式中卻沒有基於位置服務推薦的能力。雖然支付寶小程式的的拉新能力也非常強,設立了首頁Banner和平臺推薦等板塊幫助商家拉新,但對於「菜划算」類的前置倉玩家來說,即便獲得了首頁推薦,恐怕也無法精準觸達到服務區域內的使用者。

高復購、高轉化的熟人經濟

除了「附近的小程式」的拉新能力之外,對於「菜划算」來說,微信中熟人經濟背後帶來的高轉化與高復購也是一個強大的吸引力。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生鮮電商玩家,在微信生態裡,利用微信小程式工具,完成了低成本獲客和極高的復購率。以社群團購最早的玩家之一:「你我您」舉例,其便是通過主打社群中的熟人社交,3年時間實現覆蓋30個城市,月復購率和月留存資料已經做到了83%和67%。而一般傳統電商這兩項資料僅為15%和8%,資料遠遠高於其他賽道上的同行。

其實「你我您」的玩法並不複雜,簡單的來說,就是團長負責自己居住的小區,通過微信群和微信小程式向用戶推薦商品。「你我您」負責源頭集採集配,省略所有中間環節成本,直接配送到小區。

微信小程式,可以流程標準化,採購、宣傳、購買、配送、售後等全鏈條的效率和成本得到極大提升。加上整體環境因素,在一年內實現了滾雪球式的增長,最終由鬆散的小生意升級為一個大商業機會。通過微信群,與小區住戶快速建立連線和互動,利用特定場景下的熟人關係來提供實惠、便利、到家的社群團購服務。

利用微信小程式通過微信群滲入鄰里鄰居組成的碎片化關係網路,在微信群中完成分享、拉新、高轉化、高復購。

相比於社群團購,前置倉有更無法代替的優勢,那就是能夠滿足使用者的及時性需求。「你我您」最快的配送速度為“次日達”,尚且能夠完成如此高的效果,對於「菜划算」來說,未來的想象力會更大。

事實上,在阿里生鮮盤子中,除了外部扶持「菜划算」進入賽道,內部還在不斷培養「盒馬鮮生」、「淘鮮達」等玩家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可見阿里對於生鮮賽道的重視。但是目前「菜划算」還需要藉助微信小程式的力量,完成最重要的使用者閉環。

而這些在支付寶小程式中就一定做不成麼?也未必。對於支付Bora說,雖然目前已經實現與高德地圖的端對端打通,但在支付寶小程式中,卻連高德最擅長的位置服務都沒有。打通後如何進行有效聯動,依舊是支付寶甚至是整個阿里經濟體,未來要面臨的命題。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九號機器人釋出四款兩輪電動車 最快零百加速3s,還能玩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