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2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京釋出了《產業藍皮書:中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9)No.8》。該藍皮書課題組指出,新能源汽車、積體電路、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在全球頗具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

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國車企贏在“全”,美國車企贏在“精”

藍皮書指出,展望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從政策驅動型市場逐步向市場驅動型轉變,消費重點將轉向乘用車電動車,消費主體將逐漸向私人購買;二是面臨補貼力度減小、技術門檻提高、外資限制逐步鬆綁的新的競爭環境;三是新能源補貼政策轉向扶優扶強,推動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四是中美貿易衝突將對中美新能源產業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為此建議如下。

一是要充分研究,提前佈局,參與國際新規則的制定。歐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受制於動力電池產業配套能力不足,例如,特斯拉的生產規模受電池供應能力的限制,福斯也在尋求辦法以解決動力電池供應保障問題。隨著BMW、戴姆勒和福斯等主要汽車製造商向電動汽車轉型,動力電池保障、動力電池的供應以及原材料日益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環節。美國、歐洲正在研究如何就原材料和動力電池方面的國際規則提出要求,制定新規則以保障其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和獲利能力。

二是要推動中美加強合作,相互借鑑。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中美兩國共同的選擇,兩國都認識到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節能減排、國家能源安全、國家能源轉型等方面的重大意義,兩國政府對於支援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創新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兩國可以在包括初始成本、續航里程、充電基礎設施等在內的制約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進行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三是要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新能源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日產、起亞、特斯拉這些在歐美市場有良好表現的車企進入中國,以及福斯、BMW、賓士等傳統車企轉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激烈競爭將不可避免。在以往的競爭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贏在車型多。例如,比亞迪從輕型乘用車、商務車、SUV,到客車、物流車等一應俱全,就贏在一個“全”字。儘管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位列世界第一,但就單一車型而言,其銷量遠遠趕不上特斯拉。這種競爭方式,單一車型不具備規模經濟。如果說中國車企贏在“全”字,那麼美國車企贏在“精”字。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主要有ModelS/3/X/Y四個車型,單一車型具有十分顯著的規模經濟。國內車企應向特斯拉學習,加強技術研發能力的培育,提高國際化運營能力。

積體電路

加快積體電路發展,要重點突破短板核心技術

產業藍皮書指出,積體電路產業鏈條長、複雜程度高,在產業鏈不同環節產業組織結構和競爭情況也不相同。從全產業鏈看,美國無論是領軍企業的數量還是領先水平均在全球領先,日本、南韓和中國臺灣處於第二梯隊且與美國的差距較大,歐洲在諸如生產裝置等個別細分領域有壟斷能力,中國發展較快已經成為全球積體電路產業分工重要參與者。產業鏈的高階仍然被髮達國家控制。例如電路設計自動化軟體EDA被兩家美國公司和一家德國公司壟斷;半導體基礎材料幾乎被日本企業壟斷。雖然中國企業已經在個別領域進入高階環節,但客觀上並不具備壟斷力。近年來,中國在積體電路製造工藝快速改進,但每一次技術和工藝突破之後,發達國家都會放鬆相應等級技術的產品出口和技術轉讓,使得中國積體電路製造業始終徘徊於低價低利潤狀態。

為了加快積體電路的發展,藍皮書提出要堅持對技術研發的高投入,重點突破短板核心技術,緩解產業發展“卡脖子”。政府科研資金要集中投入到基礎研發、原創研發和前沿研發專案;啟用企業研發活力,鼓勵積體電路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間的合作研發,彌補技術短板,提升積體電路全產業鏈競爭力。提高技術研發的開放程度,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發專案。要加強與下游應用市場對接,鞏固中國積體電路優勢環節,培育發展積體電路分銷和供應鏈管理。發揮中國人口規模優勢、製造業規模優勢,啟用積體電路下游應用市場的國內需求。以人工智慧、5G、無人駕駛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產業化、商業化為依託,推動應用場景創新,帶動上游積體電路的技術研發、工藝改進,使得中國在國際積體電路產業鏈分工中佔有重要一環。

物聯網

中國物聯網發展迅速,但仍存技術短板

產業藍皮書指出,中國物聯網產業在市場、技術和政策驅動下,發展迅速。據統計,中國物聯網上市公司達到180家企業,物聯網板塊市值佔總市值的1%左右。另據調研資料統計,截至2018年6月,產值超10億元的骨幹企業超過120家。截止2018年6月,中國已經設立江蘇無錫、浙江杭州、福建福州、重慶南岸區、江西鷹潭等5個物聯網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從細分行業看,物聯網在交通、物流、環保、醫療、安防、電力等領域逐漸得到規模化驗證。

藍皮書指出,中國的主要短板在物聯網技術方面,在物聯網作業系統、晶片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感測器技術等諸多方面都有不同表現。感測器涉及到研發、設計以及生產等環節。同通用晶片一樣,感測晶片的生產製作過程尤為複雜。目前在晶片生產加工中需要的材料中中國產材料的使用率不足15%,高階製程和先進封裝領域,半導體材料的中國產化率更低,且部分產品面臨嚴重的專利技術封鎖。在感測器設計技術方面,國內尚無一套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真正好用的感測器設計軟體。在可靠性技術方面,中國產感測器可靠性普遍不高,產品一致性、可靠性水平比國外先進產品低1~2個數量級。中國感測器嚴重依賴於國外,高階感測器要從國外進口,這些被髮達國家跨國公司所壟斷,例如,GE公司、Honeywell公司、英飛凌公司、西門子公司、ABB公司、歐姆龍公司、基恩士公司,等等。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假如順豐當初從了阿里巴巴,現在快遞行業格局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