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資訊化部近日印發的《“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512”工程,即完成5大類12項工業網際網路重點工程,全力推動“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融合創新。
《方案》從發展目標、提升“5G+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關鍵技術產業能力、提升“5G+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能力、提升“5G+工業網際網路”資源供給能力、加強宣傳引導和經驗推廣方面給出指引。
近年來,伴隨著與工業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先進製造等創新成果跨界融合,引發了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一系列新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正不斷湧現,工業網際網路應運而生,並推動著全球工業體系的智慧化變革,即“第三次浪潮”。
與此同時,中國對工業網際網路高度重視,在頂層設計、專案試點、叢集發展、生態構建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工作,形成了統籌指引、差異定位、上下聯動、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
“在中國,工業網際網路逐步從構想走向現實。但還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產業基礎並不牢固,尤其是在核心技術開發和生態掌控能力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相當明顯。”在委員們眼裡,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規模化應用和新業態、新模式探索也才剛剛起步,只是“星星之火”,遠未形成“燎原之勢”,建立並鞏固核心競爭力的任務非常艱鉅。
對此,委員們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賦能實體經濟為主線,按照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爭相發表見解。
打造國家級創新體系
“當前,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與新工業革命形成歷史性交匯。工業網際網路是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競爭的制高點,是中國實現製造強國、網路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圍繞工業網際網路構建與發展,“創新”二字被多位委員提及。
“要著力打造國家級創新體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認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步啟動,在框架、網路、平臺、安全、標準等方面已取得初步進展,但總體發展水平及現實基礎仍然不高,尤其表現在核心技術和高階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新業態新模式探索進展較慢、創新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等方面。
徐曉蘭認為,要充分把握全球工業網際網路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視窗期”的歷史性機遇,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進一步形成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新動能。
圍繞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大型動力裝備等關鍵智慧網聯裝備領域,推動智慧控制、智慧感測、工業級晶片與網路通訊模組的研發創新。充分運用工業網際網路的資料、模型集聚特點,支撐推動長期卡脖子的各類工業軟體加快突破,打破三維設計、建模模擬、製造執行系統、資料採集監測、分散控制系統、人機互動介面、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等工業軟體對國外的高度依賴。
圍繞工業APP開發、協議轉換等共性技術,以及5G、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鼓勵領軍企業、科研機構和行業組織建設工業網際網路開源平臺,培育形成吸引多方創新主體和開發者,匯聚大量開發工具和中小企業的開放生態,加速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與推廣。
圍繞國家級工業資料資源池形成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建設中央與地方聯動、全國與區域協同的國家級工業資料資源池,以工業資料的資源管理和價值提升為核心,形成不同層級和輻射範圍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不同特性,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實現產業全要素泛在互聯,促進工業資料開放流動與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資源優化整合與高效配置,支撐工業應用創新升級與推廣普及。
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約有超過73%的企業認為,目前阻礙企業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困難就是“複合型人才缺乏”。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型人才哪裡來?“建設和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對於技術人員和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總工程師張英表示,目前,一些企業原有資訊化人才的知識結構,已經難以滿足工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實際需求。張英建議:一是加大工業網際網路人才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設立工業網際網路相關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三是加大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和引進支援力度。
超前佈局關鍵技術攻關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放指出,近年來,在政產學研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頂層設計逐步成熟、平臺技術創新體系日益完善、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發展成果顯著。與此同時,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存在短板。本輪工業變革發展迅速,中國在工業晶片、工業軟體、工業感知控制和網路基礎資源服務等方面的明顯落後成為“卡脖子”問題。企業更加關注應用技術研究,並不擅長基礎理論研究和共性技術創新,使得許多工業網際網路系統建設和產業應用基於尚不完全掌握的核心關鍵技術,如何更加科學性的開展前瞻佈局日趨重要。
創新體系和融通能力存在缺失。工業企業和資訊通訊企業難以發揮各自的研發優勢形成合力,面臨諸多技術挑戰和管理挑戰,導致大量新興技術在工業中的有效性無法得到進一步的理論和實踐驗證,亟須採用更靈活、高效的組織形式和合作模式開展關鍵技術創新。
保障機制和政策引導存在不足。目前,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環境已初現雛形,但如何調動學術界和產業界更廣泛的積極性,發揮核心關鍵技術創新的第一動力作用,還需要合理利用財稅政策等工具,構建更為完善的管理體系和保障機制。
“應超前佈局工業網際網路核心關鍵技術攻關。”陳放建議聚焦關係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研究方向,整合產學研用優勢資源,制定關鍵技術攻關目錄,加大創新思想和創新資源共享,為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提供科技動力和理論指導,重點構建先進自主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技術體系,加強人工智慧、區塊鏈、虛擬現實等前沿資訊科技和大資料建模分析、邊緣計算、工業資料建模分析等平臺技術的融合與應用。同時,構建多層次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骨幹企業、科研院所發揮核心作用。完善核心技術發展保障制度,進一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
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立足國情,面向未來,打造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同時,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正在形成跨界融合、開放共享的生態發展模式。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但與相關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相比還有差距,需要聚焦重點、多措並舉,加快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天津慶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孫太利發出“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服務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呼籲。
孫太利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對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意義重大,具體包括——
工業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關鍵支撐。工業網際網路能夠為工業及其他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新型基礎設施,能夠很好地滿足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對網路連線的需求,實現跨企業、跨領域、跨產業的廣泛互聯互通。同時,為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提供計算處理平臺,深度優化生產和服務流程,促進產業高階化發展。
工業網際網路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大驅動力。工業網際網路通過跨裝置、跨系統、跨地區的全面互聯互通,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線,實現以資料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大幅提升傳統產業的發展品質與效益,讓舊動能重新煥發生機。
工業網際網路為數字經濟發展開闢拓展空間。工業網際網路將帶動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應用場景深度結合,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發展,拉動ICT產業規模擴張。
在孫太利看來,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正步入落地深耕階段,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條件已經具備。
工業網際網路支撐能力持續增強。網路基礎不斷強化,標識解析體系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初步建立。平臺能力大幅提升,重點平臺平均連線裝置數量達59萬臺(套)。安全體系加速構建,國家、省和企業級安全監測平臺系統推進,自主研發的安全產品快速推廣。產業生態日益壯大,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匯聚各領域成員單位超過1000家,跨界協同全方位展開。
工業網際網路滲透應用明顯加速。工業網際網路已在石化、鋼鐵、機械、高階裝備、家電、電子、服裝、能源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助力這些行業實現生產成本降低、產品品質優化和綠色低碳發展。已初步探索出通過全面網路連線與深度智慧分析,促進產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新路徑。
助力中國能源轉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一場中國特色的能源轉型革命拉開了大幕。”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企業管理協會祕書長全生明表示,在能源生產端,以打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路和儲備設施等多種措施保障新能源消納,是能源轉型的重中之重。
“工業網際網路一定能促進能源轉型。”全生明說,工業網際網路本身是連結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慧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資訊科技與工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生業態和應用模式,也是網際網路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全生明認為,工業網際網路的理念,同樣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作用。中國未來的能源形態中,作為基礎支撐的雙向互動的能源網路,對比工業網際網路,在連結多方、在協同互動、在資料價值獲取和沉澱、在重構產業生態等核心理念和本質邏輯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時,工業網際網路相關的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也是雙向互動的能源網路的基礎核心技術。他打比方說,雙向互動的能源網路本身,就是工業網際網路在能源電力行業的具體實踐。
為此,全生明提出了兩個方面的建議:政策層面,在基於雙向互動的能源網路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基於連結建立的產業鏈相關方關係會進行重構,這需要政府層面的政策支援、規範和引導。比如在需求響應,分散式發電的直接交易、儲能的市場化交易,輔助服務市場等方面,建議在特定區域出臺更為具體的政策,以引導新模式、新業態的出現。
技術層面,在應用工業網際網路理念和技術,打造雙向互動的能源網路過程中,政府應引導能源電力行業、資訊通訊技術行業的領軍企業共同參與,在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大原則下,針對網路、平臺、安全等方面建立相關技術標準,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在能源電力行業的具體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