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得益於這次疫情,在2月份有一個大長假,當時被封鎖在東北老家的小出租屋內,於是就起筆開始寫這本書,其實也是在心理早就有構思的,差不多用了十來天的時間完成了第一版。名字想了好久,最終選定叫《B端產品經理修煉手冊》。這本書跟我的第一本書區別挺大的,第一本《機器學習實踐應用》是站在工程師的角度思考如何將演算法應用於業務中去。這本新書,其實是站在市場的角度,講的是如何以市場的視角去構建一個AI產品。這本書的內容的本質來源於這8年,我在做AI相關的創業以及AI平臺產品經理過程中的思考,商業模式、產品、技術,這三者其實是相容相剋的,需要有機組合才能產生1+1+1大於3的效果,融合過程中伴隨著各式各樣的矛盾,這本書本質就是在講如何解決這些矛盾。

宏觀市場分析以及垂直領域做透做深的矛盾

看到未來大趨勢其實不難,很多人會想,既然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趨勢,直接做一個迎合趨勢的商業化產品是否就能成功?答案是No。在書中我用兩個小節分別介紹了市場PEST分析、集中度和滲透率。PEST分析是做宏觀的方向分析,從政策、經濟、社會、技術4個角度,找到做事情的邊界,邊界不是機會,瞭解邊界是告訴大傢什麼不可以做,這是宏觀分析的價值。如果想成功,除了知道什麼不可以做,更要了解做什麼。

做什麼,是需要透過分析集中度和滲透率兩個要素。什麼叫集中度?就是行業內的核心玩家個數,比如電子支付領域就是個高集中度的行業,基本被支付寶、微信壟斷。什麼叫滲透率?就是廣大使用者對行業的認可度,電子支付是個高滲透率的行業,基本人人都用。集中度高、滲透率高的行業的產品不要做,試想下今天做一個電子支付產品打敗支付寶和微信的勝算有多大。那要選擇什麼行業的產品去做呢?我們要找集中度低和滲透率高的場景做切入。

總結下,電子支付是宏觀分析下的一個大方向,但是適合在這個領域做新產品麼?不適合。

客戶和使用者的矛盾

做ToB產品,首先要了解客戶和使用者是誰,客戶就是實際購買決策的人,一般是公司的CTO、CEO或者大部門主管。使用者通常是實際使用的人,比如工程師。客戶和使用者有著天然不可調節的矛盾,客戶考慮的是投入產出比,如果一個商業化產品能在客戶的資金投入降低、人員投入降低的前提下提升效果,那麼他一定買單。使用者就不同了,打工人最擔心的不是所在公司的前途,而是自己的飯碗,所以打工人關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高技術產品替代,另外就是產品的易用性。

回到技術領域,開源專案是“使用者第一”的典範,開源嘛,意味著免費,免費意味著客戶不會干預。想做好開源專案只要把易用性和功能做好,讓使用的人爽就好了。商業化產品不同,商業化產品是要收費的,客戶一定會干預,這個時候如何滿足客戶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我在書中做了很多的論述。“客戶第一”或者“使用者第一”其實都不是最優解,要透過產品的設計去化解矛盾。

市場需求與產品成熟度的矛盾

商業化產品的最終目的一定是獲取市場份額,有的人跟我說做商業化產品不為了掙錢,這種人我建議您去慈善機構就職。掙錢沒什麼可恥的,只有不斷地有商業化成果落地,才能獲取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開發中,產品才能做得好。那麼在產品構建初期,市場的需求永遠是要100分的產品,但是產品功能只有80分。在面對市場需求與產品成熟的矛盾的時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更多地要從GTM(Go to market)的市場策略以及商業模式的角度解決。

針對於商業化產品在不同時期的市場策略以及商業模式的設計,我把自己的想法也記錄到了這本書裡。

產品經理成長速度與產品規劃能力要求的矛盾

我自己的成長經歷是在學校期間做AI相關的創業,當時主要角色是工程師,然後入職阿里雲開始做AI平臺產品,包括最近兩年一直在做AI產品商業化落地的設計。經歷過開發到產品的轉型、學生到打工人的轉型、職場新人到老油條的轉型。

寫到最後。坦白講,我的第一本書其實有一點功利色彩,當時想的是透過這本書把當時負責的產品帶出去,看過的同學應該比較有體會。但是,這一本書《B端產品經理修煉手冊》,可以說完全是為自己而寫的。一本充滿風格的書,沒有廢話(不想用廢話去充實篇幅),沒有書評(大部分書評人都是刷臉,根本沒看過,我覺得這個環節多餘),沒有虛構(題材相似的書看過一些,不評價,不對比)。書的最後附錄有一些我的碎碎念,對於一些問題的思考,比如商業模式和使用者體驗的矛盾。最後一章對於未來世界,聯邦機器學習平臺應該具備哪些功能做了一些YY。

就醬,這本書不關心銷量,也不在乎評價,希望大家買了都能讀一讀,如果不讀建議別買。另外,這本是彩印,挺貴的,建議大家挑便宜的、打折的買(剛出版還沒盜版)。希望跟讀者有共鳴,再次感謝。

19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李濤:位元組跳動科技助力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