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12月7日,由華東政法大學和律新社共同主辦的“重塑價值連結 創新數字法治”第四屆新興法律服務業高峰論壇上,上海法和科技創始人李磊圍繞當下“區塊鏈技術的法律應用”分享了個人對法律與科技相結合的思考。他認為所有技術和法律行業的結合都要從場景出發提升效率,發展路徑為:線下法律服務、數字化、資料化到智慧化。他的精彩觀點引發參會者的廣泛共鳴與思考。律新社將其演講內容整理如下,與各位讀者分享。

今天我想把我個人對於法律和科技結合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曾經踩過的坑對大家或許有幫助。

未來十年法律行業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個問題是所有做法律科技的人苦苦思索的事情,我們自2013年開始從事法律科技行業,那時就一直思考:底層的法律技術的變化,對於我們法律行業最終的場景有哪些地方可以提效?哪些地方可以替代?我們的出發點很簡單,堅持從場景出發,用科技提升效率。例如技術在管理上是否可以幫我們提高效率或在生產力方面能否提高效率。兩年前,我們開始研究區塊鏈和法律行業到底有哪些點可以結合,也是同樣的從場景出發。

雖然說了很多年的法律科技,但我們現在主流的法律服務還是線下的法律服務。我們常常談數字化,數字化階段的本質是什麼?個人認為簡單理解就是線上化。讓我們所有的跟法律相關的業務、管理,包括還有很多資料的儲存,都在線上進行,這個階段被稱為“線上化”。從整個行業角度來講,線上化是一個重要標準,從這個角度看法律行業的數字化的程度做得好不好?其實才剛剛起步。

完成線上化以後,大家所有的行為在線上會有一個數據沉澱,在這之後我們將進入到第二個階段——資料化。什麼叫資料化?對於沉澱下來的大量資料,通過機器學習進行訓練,最後達到第三階段——智慧化。

我們現在其實屬於在從線下法律服務向數字化過渡的階段,後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們結合網際網路的發展路徑來分析一下技術對行業影響的底層邏輯。2000年的時候湧現了一批做入口網站的公司,這個生態結構是在門戶和搜尋體系裡面形成的。我們每個法律技術的創新,其實是在大的技術生態背景裡面產生的。到現在為止還有一家法律入口網站做得不錯,這家公司很早利用了百度SEO的規則進行一些關鍵詞的優化匯入大量流量,由於有大量的沉澱,這家公司現在活得還不錯。

2013-2017年的時候,我們進入平臺時代,網際網路+非常火,福斯創新,萬眾創業,一下子湧現出幾百家法律科技公司。2013年可能是法律科技發展的元年,法律科技真正地進入發展階段也是在移動端出現前後。這個時候產生了法律這個賽道市場上產生了大量的融資,第一波法律科技公司開始批量從VC機構拿到錢。但是為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經濟週期到來了,很多公司沒有支撐下來。為什麼很少有公司可以持續拿錢?因為法律這個賽道相對其他賽道來說太小了,資本在熱的時候進來看一下,冷了就大規模撤退了。大概去年前後網際網路進入到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大家突然發現,除了產品服務場景高頻、剛需、低客單價的幾個公司,例如美團、滴滴、餓了麼等之外的其他行業的平臺化都舉步維艱。很多行業都要到線下去做深度改造。如果我們要做法律網際網路,還得深入到線下進行改造,給律師團隊、給律師真正提供科技賦能的能力和價值。過去幾年,行業內比較熱的產品創新都是圍繞律師、團隊和律所提效,包括專案管理、團隊合作績效、視覺化、計時、審批、財務、利益衝突等等。大家看到所有的科技+法律,其實發展路徑都是有跡可循的,跟科技發展大環境分不開。

2019年,我們認為法律行業到了整體數字化轉型的節點。

為什麼律師行業數字化轉型到了節點?我們的思考邏輯是:

1 我們律師服務的使用者未來5-10年一定是數字化的,阿里巴巴的釘釘的整個使用者數大概一千萬。當大家用了釘釘以後,線上其他衍生出來的東西都會數字化,我們客戶的數字化會倒逼整個法律服務的數字化。為此,我們針對每家律所每個律師都會與使用者發生關係的場景——常年法律顧推出了KindleLaw企業版,裡面兩大業務解決方案:圍繞企業風控的合同管理、圍繞員工激勵的數字化激勵。

2 糾紛解決的中心法院已經在進行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今天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的院長已經給我們看了非常好的數字化的流程和產品。我們圍繞糾紛解決的服務體系也會數字化轉型。

我們對自身的定位是法律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我們想做的是什麼?我們提供一個所有律師需要的工具、業務、管理、流量和協作,最終讓律師團隊可以在線上一鍵建立自己的虛擬律師事務所,開啟數字化律所時代。一名律師、團隊和律所可以在KindleLaw上可以直接自己建立自己的團隊,用自己的品牌匹配管理、業務,這就是我們打造的數字化律所,也是數字化時代我們認為的律所形態。

資料在數字化時代已經變成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剛才大家講的時候也沒有提到資料主權,其實區塊鏈還有很大的作用就是資料主權。什麼概念?BAT、Facebook、亞馬遜,他們為什麼能夠做到智慧商業?就是因為他們用免費的底層東西獲取了大量資料。區塊鏈確權的階段可以幫我們把資料主權交還給每個人,如果大平臺需要這些資料,必須付出成本來購買。我們整個律師行業包括所有行業,發展路徑都會從數字化走向資料化,最後再走向智慧化。

智慧化的底層靠兩個技術:AI、區塊鏈。真正的智慧化的產品是大量的資料經過有效機器學習的成果。我們現在的很多諮詢和合同的產品僅停留在資料庫階段,即資料處於標準化靜態儲存階段,不能自我學習和進化。這和我們整個法律行業人才結構有關係。大家知道最優秀的AI人才是很少的,類似Google這樣的巨頭公司擁有資料科學家接近千人,只負責做人工智慧演算法,這些人的工資水平基本在每年200多萬元到300萬元,很少有真正的AI人才走到我們的法律行業裡。但從長期發展趨勢看,我相信未來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我們所有的底層服務,包括辦案、諮詢和合同等都是可以智慧化的。

區塊鏈改變的是生產關係。大家知道AI改變的是生產力,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分散式儲存等特點。生產關係改變的是什麼?第一是記賬,它的本質是賬本2.0。我們原來的記賬只是結果賬本,區塊鏈是過程賬本,每個人對這個裡面貢獻有多大,它是清晰可見的。第二是公開透明,記賬的過程都可以被記錄,都可以看到。第三是不可篡改,我們在做KindleLaw這個產品的時候,最早就借鑑了區塊鏈思維。因為我們一直在思考數字化時代的組織形態會變為分散式的組織形態。我們剛出的新書《公司制的黃昏》就在探討這個問題。以後組織形態從公司走向社群,這個組織裡面有一套大家都公認的規則,這個規則是不可篡改的,每個人通過規則規定的行為,獲取自己的權益。

另外,區塊鏈可以在技術上保障智慧合約的執行。智慧合約是什麼概念呢?在區塊鏈行業裡面有句話是Code is the law,合同以程式碼的形式寫好以後如果觸發了這個程式碼行為的時候就可以自動執行。所以我們根據這個組織叫作分散式管理組織,以後所有公司的管理模型,可能因為技術的變革在數字化時代走向社群化管理,社群管理模型在各行各業裡面有很多應用,所以我們做了一鍵發Token,每個人在自己的社群配置自己的規則,觸發規則以後系統自動記賬,這是我們做KindleLaw數字化律所最基本的思想。

我們現在律所有兩種基本形態,第一是提成制,第二是績點制。10年前的時候,絕大部門律所的人數是不超過100人,後面為什麼多了?因為技術手段提升了管理效率。每個組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兩兩一次博弈次數是人數的平方。律所作為一個組織,可以承擔的管理邊界由博弈次數決定,如果超出博弈次數就會拆分。

區塊鏈的技術可以讓我們從管理走向開放,我們在這個系統內設定好規則,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根據標準挖礦,極大降低博弈成本,這是我們對於以後整個組織形態發展變化的認知。我們認為律師行業管理這個服務會從管理走向開放和協同,這是未來的方向。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一個體系裡面,後面都會變成生態社群。

最後,我總結下對未來法律服務趨勢的三點看法:

1 法律服務產品數字化、智慧化。這一定是方向,當合同的簽約線上化以後,我們整個除了訴訟以外所有的東西,法律服務的完成形式都可以變成數字化。數字化和資料化以後的產品裡面,像諮詢、合同機器人,對於這些合同才能進行智慧化。

2 替代性法律服務公司的興起。四大已經進軍法律行業,利用使用者優勢佔領市場。南方也有很多法務公司的興起,代表什麼趨勢?跨界發展已經進入法律行業。大所做的都是高階業務,網際網路其實是撈蝦米。什麼叫撈蝦米?大家看一下全球排名前十大的公司,他服務的物件是誰?一定是面向C端,或者是面向小B端的。以後法律行業也會出現下沉的法律服務生態。

3 律師組織出現新模式:大平臺、小團隊。組織從管理走向協同開始,如果有技術底層的不可篡改性,所有人在這個規則體系裡面會開自己的數字化律師事務所,包括每個團隊或者每個人。這上面會形成大的公司,有公司會做基礎設施,在上面會有小團隊。當然這種平臺一定是生態系統,比如我的合同可能就跟誰誰誰合作,大家共同打造這樣一個生態。

最新評論
  • 1 #

    一切都人工智慧了,人類也就毀滅了。人工智慧就是毀滅人類的陰謀

  • 2 #

    醫生也智慧化,一切不耍人

  • 3 #

    不改變自己只能被改變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郭明錤爆料:華為P40 Pro將成為首部支援10倍光學變焦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