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一週多之前,淘集集宣佈破產,對於電商行業來說無疑有潑了一盆冷水,想想淘集集在夏天才剛上線一週年,從上線到宣佈破產,總共436天。淘集集在剛上線的半年內飛速增長獲得超過1億的使用者,作為平臺沒有利用好如此大的流量,還是說公佈的流量中有很大的水分呢?

首先,我們看看為何會有這些流量湧入淘集集。平臺想要獲得知名度,廣告推廣必不可少,在2018年下半年各個小微廣告渠道鋪天蓋地,四處可見。廣告打響了淘集集的知名度,卻也消耗了了巨大的資金,10月初淘集集創始人接受採訪時總負債16億左右,供應商欠款8.69億,欠廣告費用超過7個億,廣告費平均每天燒掉160萬。從鉅額的廣告費用就可以看出,如此之大的廣告力度,獲得巨大使用者註冊貌似是理所當然要達到的。

其次,使用者註冊了,不代表就能真實為平臺創造收益,必須要購買商品完成交易,為平臺帶來真實有效的交易資料和流水。為了獲取交易記錄,平臺瘋狂的進行商家和使用者補貼,十斤梨19.9,十卷紙巾5.9,2斤核桃6.6還全部包郵,這樣的價格比比皆是,對於低收入人群說,賣的便宜當然要買,就為了圖便宜,還有多個賬號一起買,至於品質和服務不再考慮的範圍。甚至有商家親自上淘集集薅羊毛,他供給平臺的商品價格為19.9元,平臺補貼5元以14.9元銷售。於是利用各種手段回購,就為了賺取平臺的補貼,如此反覆套利。如此一來獲客成本如此的高,使用者留存和轉化卻如此的低。

最後,平臺為了融資,將平臺所有的流量視為真實流量,將這種資料拿來融資,然而現在的投資人對於流量的真實性和平臺流量的可靠性觀察得更加仔細。在今年夏天,淘集集創始人張正平在接受採訪時說與國內大型集團談妥了股權投資協議,資金未到賬,原因是對方想看到更加直觀的使用者增長曲線,而在這個時候淘集集賬面資金已經不多,正是考驗淘集集在低補貼情況下的獲客能力和轉化能力的時候,只是淘集集依然選擇燒錢補貼使用者,還動用了商家的貨款。或許是投資人看到了這一點,認為淘集集盈利點不足,最終沒有進行這筆投資,淘集集也就此宣佈破產。

中國的消費者佔便宜的觀念根深蒂固,可見在使用者經營與管理方面,一味地滿足佔便宜的念頭並不能獲得使用者的衷心,此時如果再說一片真心換不來你的衷心,就顯得有些弱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用了支付寶紅包後,讓人尷尬的付款成功介面,你有遇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