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的主題是“重新定義汽車:偉大的船長”。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競爭的態勢已經顯現,2020將是大變之年。
(一)
最近,新能源車行業動作頻頻。
11月份,雙11剛過,恆大就召開了汽車峰會,許家印宣佈計劃三年內投入450億元,2~3年實現年產100萬輛新能源車,10~15年實現年產500萬輛。並要在3~5年之內做到世界第一。
而新能源車巨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已經竣工,11月13日宣佈獲得工信部新能源車量產許可證,計劃明後年年產25萬輛!。
BMW汽車近日則宣佈,公司已經和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以及南韓電池製造商三星SDI簽署了價值超過100億歐元的兩份動力電池採購合同。
北汽,比亞迪等傳統車企也在加碼新能源車產業鏈,如果再加上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可以說,眾多車企對新能源車市場的爭奪愈發激烈。
(二)
不過,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最新產銷資料顯示,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43.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9.6%和4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3%和54.4%。至此,中國新能源市場連續5個月的銷量下滑已成事實。而2019前11月:銷量104萬輛,同比+1%。
新能源車銷量差強人意的背後,是政策補貼逐步退出,安全性擔憂,充電樁等配套不全,消費意願下降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三)
但是,我們再看一下另一組資料。
2019年11月,汽車商品進、出口金額比上月均呈增長,其中進口金額增速更為明顯。11月,汽車商品進口總額88.1億美元,環比增長83.1%,同比增長16.4%。
此外, 2019年11月,汽車類零售總額3465億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10月收窄1.5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1%,比上月高出0.6個百分點。
從資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新能源車這幾個月的銷量不太理想,但是目前行業的拐點可能已經在悄悄地到來。原因如下。
第一,由於節能環保,可以減少對傳統石油能源的依賴,新能源車的發展是個必然趨勢。目前,新能源車銷售以純電動車為主。
截止到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00萬輛左右,而傳統燃油車保有量達到2億多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滲透率微不足道,需求成長空間非常廣闊。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500萬輛,2018年增長較快,相比2017年增長近200萬輛。銷售量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2年能達到600萬輛,到2030年能達到2300萬輛。空間同樣巨大。
第二,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只是短期影響
任何一個行業,靠補貼總不是長遠之計。在中國,行業剛發展的時候,為了鼓勵新技術的發展,採取補貼來大力發展產業是可以理解的。但從長遠來看,企業加強自身技術研發,銷售能力就顯得很更重要了。因此補貼的退出也是在預計之中,影響短期。隨著時間推移,補貼減少的影響將會降低。
(四)
看下國際上的補貼情況,也類似。
比如,按照現有規定,美國納稅人新購置的符合條件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可享受稅收返還方式的補貼。但當車企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突破20萬輛後,將觸發補貼退坡機制:在達到20萬輛之後接下來的第一、二個季度補貼減半,第三、四個季度再減半,之後將不再享受任何補貼。
而德國的政策補貼退出時間就慢一點。德國最近宣佈將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延長至2025年底,並將現有的電動汽車補貼額度提升50%,最高達到每輛車6000歐元。
全球都在大力推廣新能源車,因此,新能源車行業的前景還是一片光明的。
總之,新能源車行業目前雖然還不能說拐點已到,但是可以說是馬上就要到了。由於新能源車市場空間巨大,所以“淘汰中前進”的格局趨勢已經形成,隨著特斯拉等國際巨頭的加入,2020年中國或將是新能源汽車淘汰發展加快的一年。
而對於A股的新能源車產業鏈而言,同樣是拐點將至。
下圖為新能源車產業鏈(電動車):
新能源車產業鏈相關A股公司如下圖所示。僅供參考。
免責宣告:文中提及個股只做案例分析,不作為推薦。文中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