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智慧手機圈,如果說iPhone是“高大上”的代表,那小米無疑是“價效比”的表率。一直以來,小米也憑藉“極致價效比”的理念,深得米粉喜愛。

在5G智慧手機時代,不少小夥伴都在感嘆,“換不起新手機”。這個時候,主打“價效比”的小米,再次挺身而出。12月10日,小米釋出Redmi K30。1999元的起售價,直接將5G手機拉入“1時代”。

在這款低價5G智慧手機發布後,有一種聲音卻認為小米“低價誤國”。那麼,拋開技術層面,我們該如何看待企業的低價策略?

雷軍如何看待低價?

Redmi K30,雖然不是小米第一款5G手機,但卻是帶來反響最熱烈的一款。一方面,資本市場對小米這款5G手機,以大漲相迎。在輿論層面,有網友卻質疑小米“低價誤國”。

針對這種言論,剛剛接任小米中國區Quattroporte的盧偉冰,通過社交媒體迴應稱,華為是中國企業“低價”戰略的榜樣,發達國家也有諸如宜家、Costco等品牌,小米有沒有錢做研發,看看小米財報就可以。

“低價誤國”言論一出,不少網友也紛紛表態。有網友稱,“我理解小米是‘進化版’Costco,一是隻有這麼理解小米做的事情才是邏輯通順的;二是好幾次聽雷總講他們一幫金山高管在美國Costco購物的經歷,雷總當時的表情呢,明顯是被Costco觸動了,走心了。”

這一點,雷軍在《創辦小米前後我的一些思考》中也是直言不諱地表示,“向沃爾瑪、Costco學習,低毛利、高效率是王道。”在實踐過程中,雷軍發現,只有低毛利,才能逼著你提高運作效率。而小米要接近成本來定價,高效率就是王道,沒有高效率,這個公司會賠得一塌糊塗。

接近成本定價,是不是意味著不賺錢呢?不存在的,在雷軍眼裡,企業不賺錢就是犯罪,企業的社會使命就是要賺錢提高效率。正因如此,既不想坑使用者,又要賺錢的小米,就只能用所有的聰明才智來提高效率。

低價只是一種經營策略

更何況,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也有不少企業都採取過低價策略。

在智慧手機領域,就連一直“高大上”的蘋果手機,都要採取低價策略呢。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為了挽回在中國市場的顏面,蘋果明年擬釋出iPhone SE2,靠這款機型來贏下更多市場份額。據悉,蘋果推廣這款新機的真正目的,是通過相對低廉的售價和不落伍的配置,來吸引iPhone 6和iPhone 6S系列的老使用者。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至少有2億老使用者需要換新機,這一群體對價格敏感,蘋果公司如果不用低價來爭取的話,他們極有可能轉投其他手機品牌。

對此,就連“蘋果爆料一哥”郭明錤也非常看好,他認為iPhone SE2出貨量至少為2000萬部,樂觀情況可達到3000萬部。

當然,在低價策略上,蘋果只是放低了身段,有一家企業,卻從創立那天,就堅持低價策略。沒錯,就是備受雷軍推崇的Costco。

8月份的時候,Costco中國大陸首家門店在上海開業。據報道,開業當天早晨8點,人潮洶湧,很快,Costco的巨大停車場就沒了位置。開業5小時後,Costco不得不宣佈暫停營業。

Costco火爆背後,有一個關鍵推動因素,那就是低價。社交平臺上,關於“Costco低價原因”的討論登上熱搜榜,閱讀量高達1.1億,有1萬用戶參與討論。

在零售圈,低商品毛利率、會員費盈利制一直是Costco的標籤。將成本控制到最低後通過精選商品引流會員是Costco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不管在什麼行業,低價就是開啟顧客錢包最有效的手段。小財迷認為,對小米來說,面臨5G時代的激烈競爭,採取低價策略擴大市場份額,只要還是有利可圖的,那有何不可呢?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巴巴站上to B服務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