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調查發現,買家提供APP賬號,通過動態人臉識別的單價在20元至50元不等;買家要求賣家提供APP賬號,過動態人臉識別的單價則在80元至300元不等。

除此之外,買家還可以花費1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學費”,讓賣家傳授“黑科技”技術,新的“賺錢”門道就這樣被開闢。

“黑科技”賺錢門道

“破解APP動態人臉識別這個行業的水很深,但是,儘管查得嚴,需求量非常大,主要是這中間的利潤相當可觀。”在圈內做了快一年的賣家陳峰(化名)提到,他老家房子的首付是通過這個“副業”湊齊。

陳峰直言,由於買家的需求多樣化,因此針對不同型別的APP,會有不同的“黑科技”破解之術。目前市場上,買家需求主要集中在支付類APP的動態人臉識別上。” 陳峰自稱,他一天可以做400個至500個(動態人臉識別)支付類APP號,一個號的成本在10元左右,但對外的零售價則在45元至100元。除去“廢號”(通過不了動態人臉識別的情況),一天收入8000元至10000元是沒有問題。

“黑科技”的操作

經過幾番交涉,他透露用“黑科技”技術,破解某支付類APP動態人臉識別的全操作流程。但在正式操作前,需要自己在網上購買 “高品質料子”(一手高清靜態正面人像大頭照、身份證正反面照)、“VR過人臉技術7.0刷機包”和一部“小米4”手機。

前期準備完成後,在QQ遠端協助下,成功把製作好的“眨眼”人像投放在手機和電腦兩段。

黑科技”後臺操作自動動態人臉識別匹配成功。

“為了賺更多的錢,更多人渴望學到這門‘黑科技’技術。”陳峰除了“賣號”,也會把這門“黑科技”技術,以4000元作為“學費”教給有需求的人。

社會亂象

事實上,使用者的身份資訊和人臉照片公開售賣的亂象從未停止過。此前,就有媒體報道,在“轉轉”APP上以關鍵詞“人臉資料集”搜尋相關資訊時,彈出了標價10元的“人臉相關演算法訓練資料集”商品,內含5000多張不同表情的人臉照片。

隱私安全引擔憂

在外界看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將是大勢所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9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達34.5億;未來5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還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100億元左右。

然而,該技術切實解決一些生活場景中的不便捷,提高了效率;但未來人臉資料不僅僅只是支付功能,還有使用者的消費習慣、財務狀況等其他資訊,這些資訊一旦洩露,將對使用者的隱私造成巨大的損害。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什麼說 Apple 的設計細節是魔鬼:UI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