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俗話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最近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因壟斷變得人人喊打,但這不由我們自己造成的嗎?

不久前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網際網路電商忽然間就變成了萬惡資本家“割韭菜”的工具,網上到處是“電商不倒,實體不興”的文章。一大群天天在淘寶、拼多多網購的人甚至哭著喊著要求關閉電商平臺。那麼電商壟斷的形成,我們真的是無辜的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政府對電子商務的監管缺失是導致電商壟斷的主要原因。電子商務模式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而迅速發展壯大的,相對於傳統銷售來說其最獨特的競爭優勢就是低成本和高效率。電子商務沒有中間商和實體店的房租、水電、倉儲等方面的成本,一開始就具有很大的競爭力。政府一開始對電商是進行扶持的,主要是寄希望於引入一種新的銷售模式來促進市場良性競爭,透過線上向下形成合力拉動消費。但由於電商模式是一個新型的產業,隨著電子支付和手機終端的發展,幾大電商平臺憑藉著雄厚的資本快速發展壯大。而在這個期間,由於缺乏對這種新模式的認知,加之於電商並沒有明確的屬地管理,各地方政府難以進行監管,中央政府相對的監管措施遲遲沒有出臺,因此迅速形成幾大電商瓜分市場,小型電商難以生存的局面。

第二,實體店自身存在的問題是電商壟斷的重要原因。在電子商務形成前,許多實體店憑藉價格方面資訊優勢,定價不透明,宰客現象層出不窮。店大欺客、製假售假、退貨困難等等情況時有發生。隨著市場發展,供求關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實體店還在延續老一套的銷售模式,抱著愛買不買的心態,對顧客愛理不理。實體店價格的不透明、服務的不周到和同質化的商品過多給電商發展壯大的機會。再加上隨著電商的發展,無論是廠家還是商家紛紛湧入電商平臺,大打價格戰,進一步損害了自己的利益。

第三,消費者對電商套路認知的不足加劇了電商壟斷。在電子商務壟斷形成過程中,消費者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便捷快速的購物方式。透過一步手機上電商平臺搜尋產品,網購下單,快遞送貨上門,整個過程既節省了逛街的時間,也不用和人討價還價,可以說多麼輕鬆愜意。特別是在“雙十一”、“雙十二”這類電商狂歡日瘋狂搶購,以為薅到了電商的羊毛,殊不知只不過是為電商的發展壯大添磚加瓦。消費者對低價、便捷的追求更是催生了電商平臺假貨橫行,價格戰屢禁不止,特別是最近所流行的社群團購,如果消費者不能理性面對,一旦因追求眼前的低價被電商平臺掌握定價權,那麼以後我們將不得不吞下自己種的苦果。

目前,國家加強了對電商平臺反壟斷的監管,隨著阿里、唯品會等電商巨頭相繼被整頓,相信能讓電商發展迴歸正常的賽道,線上和線下都能獲得良好競爭發展。同時,作為實體店從業者和消費者都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理性面對網際網路發展的新趨勢,緊跟時代發展。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資訊速覽|21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