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發展到今天,刷臉和指紋解鎖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由此成為了大家常用的解鎖和支付工具。
刷臉和指紋同樣是利用人體的生物特徵資訊來開展工作,使用場景又那麼廣,那大家是否有想過到底哪一個更安全呢?
今天教授就帶著大家給它們來個“一決高下”。
人臉識別
從現有技術來看,人臉識別分為2D影象識別技術和3D結構光技術。
與空間學同理,2D影象識別技術採用的是平面圖像進行識別驗證,運量小、成本低,目前很多安卓廠商都採用這種技術。
但活體檢測準確率以及人臉識別準確率較低,容易被模型或者照片破解。
因此,在涉及錢財等重要場合時,系統一般都會加以手機驗證碼等輔助方式。
而3D結構光技術就是iPhone現有人臉識別技術。
使用時將數以萬計的紅外線投射到人的臉部,利用紅外線接收器來進行資訊組裝,由此形成一個三維的面容建模。
模型越仔細,安全度越高。
這種技術可以破解,但難度大,安全指數相對較高。
但由於模組大,影響全面屏設計以及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等原因,讓不少國內廠商選擇放棄。
所以說,要問人臉識別安不安全,還得從哪一種技術角度回答。
指紋解鎖
指紋識別,大家潛意識中都以為靠的是那張指紋圖片,但圖片背後特殊演算法算出來的程式碼才是關鍵。
指紋圖案形成後,系統會根據指紋特徵點形成新的指紋特徵圖。
圖中包含各種分叉點、分歧點、環點等關鍵資訊,再進行資料轉換形成一串相應條形碼儲存在資料庫。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指紋識別技術逐漸成熟。
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電容式識別感測器、半導體式識別感測器等技術層出不窮,安全指數也不斷提高。
而且指紋識別的模組小不佔空間,開發難度小,由此深得眾廠商的喜歡。
但它絕對安全嗎?肯定會有很多人跳出來連連否認。
是的,它也有短板。
實驗證明,一些手機倒模、矽膠套就能夠輕易複製一個人的指紋。
總體而言,無論是人臉識別還是指紋解鎖,誰也不能保證誰百分百安全。
從現有技術安全性來看,我們可以將其排列為3D結構光技術>指紋>2D影象識別技術。
所以,如果你是蘋果手機,刷臉最安全的;
如果你是安卓機且明確沒有3D結構光技術加持的話,還是建議使用指紋更踏實。
在“人臉識別”和“指紋解鎖”中,你更傾向於使用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