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的我是幸福的,經歷了千團大戰、O2O大戰,到後來的打車大戰、外賣戰爭、共享單車大戰。
一場場網際網路大公司之間的燒錢大戰,讓我這樣的羊毛黨薅出了自信,薅出了優越感,薅出了中產生活的風範。
前年,IT桔子統計了中國新經濟死亡公司燒錢榜TOP15。榜單上的15家公司合計獲得150.45億元投資。
也就是說,這些公司平均每家燒掉了十億元。這還不包括大量被合併被收購,以及至今還在苟延殘喘的公司。
如果真的打算完整講述這段瘋狂的中國網際網路燒錢史,寫10篇文章都不夠。所以這期內容,我想先跳過故事,直接聊聊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都要瘋狂燒錢。
01
講之前要先科普兩個觀念,燒錢從來不是個貶義詞,也不是網際網路公司的高管和投資人腦子燒壞了,相反,燒錢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
商業社會比的不是誰會省錢,否則B站個個都是人才,不買立省百分之百,能把程維、王興、張一鳴按在地上叫爸爸。
投資人看中的,是創業者花錢的能力。他們把錢給到創業者,是希望創業者能在正確的地方燒足夠的錢,未來才能帶回十倍百倍的回報。
如果創業者拿著錢放在手裡,這裡不敢投,那裡不敢花,出錢的爸爸們為什麼不把錢拿回來買房呢?
好了,我們開始講燒錢。
「網際網路公司燒錢能解決什麼問題?」
其實我們說網際網路行業燒錢是不準確的。
燒錢的定義是什麼?起碼有兩條是一定要滿足的。
首先是花的必須多,花得少了不行。
一個十來個人的小公司,老闆今天請大家吃火鍋,明天請全員喝奶茶,那不叫燒錢,那叫乾飯文化建設。
其次是短時間內回報相當低,看不到收支平衡的希望。
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真正能算得上是燒錢大戰的一共有8次,分別是:
2011年開始的千團大戰
2012年的電商大戰
2013年的線上旅遊大戰
2014年開始的網約車大戰和O2O外賣大戰
2017年的共享單車大戰
2018年的新零售大戰
2019年至今的下沉市場補貼大戰
縱觀這8場燒錢大戰,基本集中發生在三個賽道:一是電商賽道,二是線下服務賽道,三是出行賽道。
說得更籠統一點,這些賽道都需要基於網際網路改造已有的實體服務業,本質都是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
注意,這裡的O2O指的是廣義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並不是特指到家服務的商業模式。
你回憶一下,同樣打得不可開交的短影片賽道,從來沒人認為是在燒錢;一度如火如荼的直播答題,也只是「撒幣」,遠不到燒錢的程度。直播行業當年千播大戰,論燒錢,在O2O面前也只能算是弟弟。
而在燒錢這塊上,O2O拿捏得死死的,根本沒有其他領域的事兒。
所以實體經濟才是永遠滴神,萬物利好房地產。
這中間的差別,就是線上和線下燒錢數量級的差別。
前幾年創業熱潮的時候,不少自以為是風口弄潮兒的創業者都喜歡說一句話「我們萬事俱備,就差一個程式設計師了。」以至於這句話成為了一個著名的髒話:「你就差一個程式設計師了。」
「你xx才差一個程式設計師!」
彷彿程式設計師是一種計量單位,用來計算夢想實現到破產之間的距離。
從這個梗裡能看出一個真相:
線上下載,線上使用,線上付費,整個閉環都不涉及物質實體的產品,從0到1,似乎的確只要一個idea加幾個程式設計師就能搞定了。
就像淘寶第一個版本的開發只用了7個工程師,支付寶則是2個人,而QQ的第一個版本也是張志東帶著3個程式設計師做出來的。
但是到了O2O這裡,創業者就能感受到現實的引力有多麼沉重,改造線下產業,建設基礎設施要砸多少銀子。
這裡的基礎設施包括服務商、營銷渠道、供應鏈、物流、終端運營……哪個環節的投入不是百億級別的。程式設計師工資再高,在這些面前都是毛毛雨了
比如京東,在其他電商都極度依賴第三方物流時,燒錢自建物流體系,倉儲、配送一把抓,搶先做到了當日達、次日達。前有淘寶天貓,後有如狼似虎的拼多多,京東能活到現在,最重要的護城河就是物流。
代價也是慘烈的,京東成立之後到2016年,中間連續11年都沒有盈利。
再比如美團,在建設外賣體系、擴張外賣城市、招聘大量外賣員過程中,同樣保持著驕人的燒錢效率,第一次實現盈利,也是等了10年。
況且,這些醉心燒錢的企業,該花在程式設計師身上的錢,也沒見得省下多少。
這幾年有個詞很火,叫基建狂魔。
在我看來,網際網路公司正是用燒錢這種極端的方法,將人力、硬體、系統、服務,這些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搭建起來,也可以稱為某種意義上的基建狂魔了。
其次,燒錢能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使用者教育。
強行灌輸就要靠廣告。
幾乎每一次燒錢大戰,都是一場廣告大戰。
2015年,Uber靠著無人機送冰淇淋、佟大為專車司機、一鍵呼叫直升機等眾多創意,秒殺了一眾創意熱店。而2017年,摩拜和ofo的各種聯名創意車和快閃活動,更是讓眾多廣告從業者都自嘆不如。
只可惜,投廣告是要花錢,哦不燒錢的。
廣告有多燒錢?以至於當年廣告媒介,尤其是各種電梯媒介,每次看到網際網路行業又打起來了,就跟看到地主開倉放糧一樣:又有二傻子來送錢啦!不要放過他們!
只不過強行灌輸風險很大,容易引發使用者反感。
資深營銷人如我,也在「想去哪拍就去哪拍」、「找工作我要和老闆談」、「女人美了才完整」的聯手轟炸下患上了PTSD,一度每天不敢坐電梯,爬10層樓上班,練出了鋼鐵一樣的大腿肌肉。
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都選擇了循循利誘,也就是補貼。
補貼在教育市場方面幾乎是無敵的存在,而且立竿見影。
俗話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兩件,一是把你的錢放進我的錢包,二是把我的想法放進你的腦袋。
但換個角度來說,對大多數人,只要我願意把我的錢放進你的錢包,你也會願意讓我把我的想法放進你的腦袋。
這就是補貼的神奇之處。電商、團購、外賣、網約車、PDD,哪個不是補貼騎臉,哪個不是紅包AOE。真金白銀燒出一個服務業升級,你怕不怕?
像我,本來每天都習慣去店裡吃沙縣,後來外賣平臺給我補貼,告訴我只要花沙縣的價格就能每天吃三菜一湯還有人給我送上門,我自然每天換著花樣點菜。
慢慢的,我成為了離不開外賣小哥的男人。
最後,平臺把凳子一撤,打車原價了,外賣紅包少了配送費加了,出門不騎個共享單車我都不會走路了。平臺靠補貼,把我教育成了一個優秀的消費者。
果然小丑又是我。
02
「為什麼要燒錢?」
我們知道了燒錢能燒出什麼結果,只是第一層。
這個答案太過簡單,顯然解釋不了更多的問題,比如為什麼ofo和摩拜誰也沒能打敗誰?為什麼滴滴快滴Uber最後只能走向合併?為什麼當年如火如荼的新零售現在再也沒人提了?
而且資本家也不是做舔狗的,燒錢就為了讓你習慣送貨上門的感覺。
燒錢這件事背後是有資本邏輯的,資本永遠在第五層。
先說說風投的邏輯。
大部分的燒錢戰爭,前期都無比精彩,投資人哭著喊著把一輪輪融資打進賬戶,創業公司拿到錢就開始往市場裡砸。
但故事到了後期就很沒勁,燒到最後的結局無非是雙方合併,誕生出一個新巨頭,或者雙方被收購,成為巨頭旗下的一個業務。
這完美體現了資本市場的邏輯:輸贏無所謂,回報很重要。
回報,是投資人的核心需求。我今天花1000萬美元換一家公司10%的股權,未來一定希望這家公司的估值能夠成長到十億、百億甚至千億的規模,最後不管是上市還是併購,投資人賺到幾十倍幾百倍的收益。
到這裡,投資方和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公司做大做強,上市發股走上巔峰。
所以在公司蒸蒸日上的階段,投資人往往願意不計回報地投資,並且願意連續投幾輪。
有了投資人源源不斷地輸送彈藥,燒錢大戰就能一直打下去,公司的估值也能不斷被撐高。大家手拉手一起賺錢,多開心。
但世事不總遂人願,燒錢戰爭打著打著,資本就會發現,市場已經燒到頭了,該教育的潛在使用者都教育完成了,再投錢估值也很難漲上去了。或者雙方的資金儲備都很到位,誰也燒不死對方,打下去只能便宜了館長這種羊毛黨。
這種情況下,資本就拔*無情,不願意和企業穿一條褲子了。他們不僅不會繼續加投,還會想盡辦法拿錢退出,這才是資本的邏輯。
那怎麼退出呢?
一般退出方式有兩種,上市或者併購。
公司上市,投資人的錢變成了二級市場裡的股票,過了鎖定期就可以隨便交易了。
既然要上市,報表要好看,燒錢大戰自然是不能再打了。
相反,大戰雙方的投資人會開始勾勾搭搭,想辦法促成兩家水火不容的公司合為一家,一起賺消費者的錢,然後拿著好看的財務報表讓股民買單。
滴滴和快的,還有後來的優步中國合併,以及美團大眾點評合併,都是這個邏輯。
據說優步被合併那天,辦公室裡的年輕小同事一個個眼淚汪汪,如同失去了理想和人生動力。
所以我還是奉勸大家,打工就打工,不要太投入真情實感。
另一種就是有大公司出面接盤,兼併收購,投資人也可以拿錢走人。
摩拜,餓了麼都是如此,在燒錢戰爭中長期無法取勝,最後在投資人的催促下委身巨頭,讓創始團隊拿一筆鉅款哪涼快哪待著去。
所以大部分的燒錢戰爭,其實打到最後並沒有真正的贏家。畢竟資本家會告訴你,小孩子才講勝負,大人只看回報。
那麼這些大公司就真的只配當二傻子,給風投機構接盤嗎?
並不是,盤一盤大公司的邏輯你就知道了。
首先,大公司的投資部門,一個個都是人精,論智商絕對不會輸給風投機構,而且手上能動用的資金只多不少。當巨頭揮舞起資本的大棒,風投機構只有靠邊站的份兒。
早期的燒錢大戰基本上都是創業者和風投之間打來打去,巨頭到最後才入場收割。但從2014年開始,你會發現所有的大戰,從一開始就有BAT。
可以說,後來的燒錢大戰,巨頭們直接開局就風暴龍王降臨,資助創業者打代理人戰爭。
尤其是阿里和騰訊,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
滴滴危難時刻,馬化騰大手一揮就批了1000臺伺服器。相比之下,風投機構能給創業者的,連紅藍Buff都算不上。
那麼,為什麼2014年開始,阿里和騰訊不計成本都要加入這一場場瘋狂的戰爭?
2014年,在騰訊的支援下,滴滴對快的開戰,而快的也在阿里巴巴的支援下應戰。
也就在同一年,騰訊投資京東,次年騰訊投資美團,阿里投資餓了麼。雙方全面鋪開支付戰爭。
所以,別看線下燒錢燒得一塌糊塗,代理人們打得頭破血流,本質上都是在為兩個支付帝國添磚加瓦。
巨頭拱火,獨角獸打架,投資人暗通款曲,這才是燒錢戰爭背後的邏輯。
03
「為什麼燒錢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這個答案就很簡單了,因為有人接盤啊。
網際網路行業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不按照傳統企業的價值規律來估值。
幾乎每一個網際網路投資人,都希望尋找的是一個飛速成長的公司。只要有成長性有流量,那麼哪怕虧損,哪怕燒錢,哪怕商業模式不成熟,都可以講出一個很漂亮的故事,然後從市場上拿到一大筆融資,甚至還沒盈利就上市,成為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而燒錢,是維持企業高成長性的最簡單方法。
前幾年,在創投圈流行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詞彙「2VC」,指的是一家公司並不是服務使用者的2C模式,也不是服務客戶的2B模式,而是針對投資人,以融資為目的,找接盤俠的模式。
燒錢就是最典型的「2VC」模式。用燒錢補貼帶來使用者,用紅包優惠把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做得非常好看,再拿財報去融下一輪錢來燒。
看似很美,其實抽掉補貼,使用者並不一定願意為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就像一個媽媽每天給孩子灌大力,口服金坷垃,沒準孩子確實能夠8歲長到一米八,十歲讓奧尼爾看了都害怕。但如果哪天停藥了呢?孩子會不會一天不吃渾身難受?
媽媽告訴你,沒事,在停藥前找到冤大頭把孩子交出去就行,
快公司永遠不缺接盤俠。
另一面,哪怕是一家優秀的公司,投資機構也不見得願意等到上市,讓二級市場的股民來瓜分利益。
投資人希望透過燒錢的方式,在上市之前,就把一家好公司的估值吹到極限。這樣就能儘快把公司被快速催熟過程中的所有紅利,都吃進肚子裡。
畢竟上市還是太慢了,上市流程又那麼多條條框框,可能還沒等割到股民的韭菜泡沫就已經破了。
最後用兩個詞來形容一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燒錢,我覺得是「壟斷利益」和「轉嫁風險」。
的確,燒錢是燒出了中國網際網路服務業領先全球的地位,燒出了全球獨一份的電商物流,燒出了堪稱完美商業模式的團購市場。
但燒錢也燒出了一地雞毛,燒出了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墓地,燒出了壟斷和大資料殺熟。
因為燒錢成為了路徑依賴,使用者流失了沒關係,反正只要送幾個紅包,就還能圈回來,誰還有動力再去把產品做得更好?
正如知名投資人,燒錢行業浪裡白條朱嘯虎所說的,這行聰明人太多了。
而當聰明人聚在一起,只是為了互相算計互相勾心鬥角,那麼離愚蠢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