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在強調一個詞就是晶片,因為晶片的問題,我國的多家企業都遭遇了美國的制裁,比如中興、華為等,但凡被美國認定有威脅自己領導地位的企業,都會被美國打擊,當然不僅是中國企業比如日本、德國、法國都曾有企業被美國打擊最後一蹶不振,美國也是透過貿易戰鞏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當然中國不會那麼容易屈服,我國在去年也表示出強烈的決心要發展半導體行業,當然發展一個高科技行業不是光喊喊口號就行,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相信我們早晚也能擺脫美國晶片卡脖子的事實。

但其實相比於晶片,我國在另一個小東西上卻更受外國的把控,這就是種子無論是農作物種子還是畜牧種子,一直以來我國都需要依賴大量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種子的安全。據瞭解,單單是農作物種子,我國每年就需要進口超過7萬噸進口額高達32億人民幣,其中假如再加上畜牧種子,這個交易額還得翻一番。所以,在年末的國家經濟會議上種子安全屢次被提及,由此也能看出種子安全的重要程度。

聽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已經存在疑問,中國人種地已經種了幾千年了,相信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人更加了解如何種地了,為何中國種子還需要從外國進口,難道我們培育了幾千年的種子還不如那些只成立了幾百年的國家,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為何中國的種子還需要依賴進口,而我們為何無法保證種子安全。

首先,中國是個農業大國這點毋庸置疑,憑藉幾千年的經驗我們完全摸透了農業生產規律,但一直以來,我們卻都是沿襲老祖宗的耕種方式,從幾千年前就已經缺少了創新,反觀歐美國家卻因為工業化革命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超越了中國過去幾千年的發展,使其能以先進的工業化,對農業國進行降維打擊掠奪世界的財富。

而在他們有錢之後,他們更加明白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也更願意投資於未來,其中種子就是他們十分看重的一項,畢竟吃飯一直都是人類的第一需求,所以在種子研究方面他們找來了許多相關的專家,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研究,透過不斷改良基因實現種子達到增產、抗病等特點,而當外國種子逐漸流入中國的時候,我們發現種植的效果的確是天差地別,比如主糧之一的玉米,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玉米種子,幾乎都是從美國孟山都或先鋒公司進口,而它們的玉米種子,相比於國產的玉米種子有成熟快、抗伏倒和脫水快等等,由於外國的玉米種子太過優質,甚至有東北的育種工作者自嘲我們不用搞育種了,一個先玉335就夠我們研究十年的。

於是當越來越多人種植上了外國種子,在品質的絕對碾壓下,這也形成了我國農民對於外國種子的依賴性到,目前為止,在主糧方面除了水稻和小麥外,其餘的種子我國都很大程度需要依賴於外國種子,而在蔬菜種子上,如辣椒,蘿蔔等等對外國種子依賴的程度就更深了,雖然在最近幾年我國也在努力的追趕差距,也出現了不少種子公司,但本質上的差距還是太過懸殊了,首先是人才差距在農業科學家上,相信大家就知道一個袁隆平除此外能喊出名字的寥寥無幾,這也是源於我國在近代更重視科技上的追趕不太重視農業,而過多的宣傳使得流入農業的人才太少了,普遍人們對於從事農業的第一感覺就是low。而缺少農業人才,就算中國的農業公司想搞農業發展搞種子計劃。也是有心無力。所以想要真正發展好農業還是需要培養大批農業人才、

第二點就是投入不足,拿一組資料說話,中國前50強的農種企業,年研發投入共15億元而美國,僅一家a一年的研究投入就高達15億美元以上,而這就是本質上的差距,當然,這也是由於我國還沒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農業巨頭,大多企業還都屬於小打小鬧,再加上育種行業的回報不高,很難吸引大資金進入,但這也不是說沒有轉機,在國家的扶持下在未來一旦出現農業獨角獸,想必會改善這種情況。

第三點,就是無法形成良性迴圈,因為種子行業是個回報週期很長的行業,每一個種子都需要十幾年的研究才能投入市場獲得回報,所以小企業都沒有這個底氣長期堅持對種子進行優質培育,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也是透過仿造獲得新品種,這也侵害了堅持種子培育企業的權益,所以我國能夠堅持進行培育種子的企業也很少,這也導致外國種子能輕易對我國形成降維打擊,如今外國種子是中國種子價格的幾十倍,但大多數農戶卻依舊願意選擇外國種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從中賺的錢又大力投資於培育新種子,形成了很好的良性迴圈,而目前我們缺的也是這樣一個好迴圈。

所以種子安全應該優先於晶片,也希望我國能徹底解決隱患讓中國糧倉更加的安全。

1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海底撈飢餓營銷?先別急著指責,看看雷軍和羅永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