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 橙小二說:

【阿里人物誌】,記錄阿里人的回憶和離開阿里後的日子,這是十萬人和阿里相互成就的故事,就像一顆顆琥珀,他們把阿里歷史上方方面面的細節完好的儲存了下來,阿里味兒也隨著他們的足跡在各個領域裡落地生根。

今天為你講述第1個人物的故事。 本期人物任永琪,2009年進阿里做工程師,順道做出了技術大學的雛形,現在是藍魔網路科技的CEO,即將在家居行業創業十年,現在已經第3個年頭,已經達成他的階段性小目標,正嚴格執行“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編輯 | 橙小二

藍魔網路科技CEO 任永琪

PART

01

阿里的技術人才用工荒

2009年的秋天,又一波阿里雲的人離開,在阿里的內網上,大家都在攻擊王堅博士,任永琪也不信這個人。如果有人告訴他,日後他生命中的艱難時刻,都會拿王堅來激勵自己,他大概率是不信的。

10年後的阿里雲,真的一飛沖天了。

“我不知道他的心要有多強大,才能夠面對這樣的事情,我覺得沒有比他做阿里雲更難的情況”。

說這幾句話的時候,任永琪已經離開阿里6年,創業3年。

阿里有眾多從0到1的故事,他也是其中一個故事的主人公,他與阿里的故事,和技術人才有關。

10年前的阿里,已是國內不容置疑的電商霸主,業務每年以幾十倍的速度增長,世界矚目,技術開始成為業務的天花板,阿里急切渴望技術大牛的加入。

而當時“阿里不懂技術”是外界公認的,阿里巴巴在外部的技術影響力比較弱,技術人員的招聘成為了一個難題。那時候外部招不到,招進來,也面臨著技術人員整體能力越來越弱的問題。

只能從應屆生開始培養,於是,阿里決定去國內的名校招人,但清華北大浙大這類名校的畢業生,都認為阿里是講營銷的公司。

“薪酬有巨大的差距,同樣去招一個好的學校技術大牛,騰訊百度假設給1萬塊,我們就只能給6000-8000。”技術人才都不願意來,他們畢業就跳進了騰訊百度微軟。

“當時Linda(原阿里人力資源副Quattroporte)就跟我說,招人的事你們就自己來搞吧“。那時的任永琪還是阿里的工程師,因為每天都在跟一群做科研的教授打交道,他做起來相對有資源。

他轉身就給學校的老師打電話,“我們要跟你們這裡最好的學生做個交流”。甚至有老師幫忙“走後門“。

有一次,在浙大的一個招聘場地被別人佔了,誰知老師過會兒打電話跟他說,“我們把那些公司弄走了,你們來做技術分享吧”。

PART

02

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完的坎

1、名校宣講

那時候招聘的錢很少,出去一趟預算只夠差旅費。他們只好跟學校的老師合作,跟他們說要派優秀的技術大牛來學校做講座。

學校當然很歡迎,組織了最優秀的學生來交流,阿里的技術人員去做免費講座,講座做完,第二天就在酒店的房間把招聘的事情也幹了。

任永琪到清華北大這些985高校開講座和課程,讓阿里的技術牛人成為業界和學校的“網紅”。

“告訴他們阿里巴巴不僅僅商業做的好,技術做的也很牛”,那段時間,他們經常在外面去發聲報道,“當然風險也很大,報道完我們的技術大牛可能被挖走”,說到這裡他哈哈笑道。

這樣全國一場場宣講,他們才把這些技術人才招進來,和之前技術人員的招聘比,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

2、趕在百度騰訊前面

“七月的杭州絕對不是天堂,熱的像地獄”,任永琪回憶起那時去火車站接實習生的夏天。

“等他們畢業了,我們就沒有機會了,因為畢業就要去騰訊百度微軟,我先截流,必須先讓他們來實習”。

學生到杭州很陌生,為了讓這些人暖心一點,他做了很多的設計,比如讓學長都去接他們,以後有問題可以直接找學長,還讓他們建立了杭州的第一個人脈,有個學長可信任。

另外,公司沒有給實習生住宿的預算,他們來杭州實習幾個月,三個月租房還有三個月押金。他們沒有錢,任永琪個人也借不了那麼多人 。

於是他們找了杭州的這些在校的學生,比如說浙大的可以跟誰誰合住,住幾個月之後發工資,這些實習生就可以租房子了。

在那個階段,他們還會組織人去給實習生上課,為了讓他們活下來,給他們指定一堆導師。晚上下班會帶著他們去吃飯,“當然,我們還是會不斷給他們講述,說阿里巴巴好的地方”。

3、讓外來技術人員“活”下來

重重難關後,招來了清華北大等名校的學生,又遭遇了來自公司內部的阻力,大家都不願意用應屆生,阿里當時發展速度非常快,技術人員特別忙,所以不喜歡用年輕人,喜歡來了就可以幹活的。

只能在內部找一些部門一步步試點,甚至組織公司和學生開展演算法比賽,讓公司的人知道年輕人很厲害,後來這些人成長起來,明顯比之前社招的潛力要好,各個部門都瘋狂跟他們要應屆生,於是第一批人是這麼留下來了。

應屆生留下來了,在公司的成長又出現問題了,優秀學校的學生,除了工作之外,還需要額外的學習。

為此他們成立了技術大學,在技術大學的幫助下,很多優秀的人在公司慢慢生根發芽,逐漸成為公司的骨幹,回頭一看,技術人才招聘、培養體系有了模型。

正如任永琪的老闆馬輝(前阿里巴巴總監)經常對他說的一句話:體系不是建出來的,是長出來的。

PART

03

阿里教會我的事情

任永琪有幾個至今依然遵循的人生原則,是阿里的幾位前輩帶給他的,進阿里快兩年的時候,他開始迷茫,經常會想未來要幹什麼,未來的方向在哪裡,到底應該具體做什麼樣的事情。

01 、小琪出品,必是精品

和他一同出差的Linda察覺出他的狀態不對。告訴了他一句話:當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時候,你才能看到另外的風景。

他的直線老闆馬輝博士也告訴他:小琪出品,必是精品,當你做了幾個精品之後,你就會明白,你要做什麼了;

那個年紀的他,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在做的這件事很小,“不就是弄幾個人來給他們實習一下”, 聽完Linda和馬輝的一番話他受到啟發,開始專心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到極致,做到所有人都覺得他做的最好,從無到有把一個部門做了出來,這個部門,後來叫技術大學。

02 、建團隊從來不是難題

創業過程中,建團隊對於他來說,從來都不是難事。在阿里巴巴的經歷,讓他知道“管理理念”的重要性。“阿里的那套對我有巨大的幫助,對人的重視,文化的重視,當然還有體系”。

任永琪和員工

阿里讓他感受到了對年輕人的包容和認同。他說自己當年是個經常“闖禍”的人,但領導不會貼標籤,不會把他打入冷宮,能一直看到下屬好的一方面。

他公司去年孵化出了新的網紅業務,就是一幫年輕人幹出來的,他從中總結最大的一點:給別人更多的包容。

“一開始他們要主攻快手,我認為抖音才好,但他們覺得你說的是錯的”,他尊重了他們的看法,事實證明那幫年輕人的確是對的。

“更尊重人性,把人的能量調動到極致,是阿里巴巴做得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平凡人做非凡事,說說很容易,做起來真是難, “你設想一下天天在一起工作的人,你要包容他所有的缺點,還要鼓勵優點繼續發展。每人優點不一樣,要求是非常高的,這是我覺得在阿里巴巴學到特別多的”。

阿里巴巴的人為什麼那麼拼命,除了文化層面讓人興趣向善、向更好的地方去,它的利益分享也做得很好。

“很核心的一點,做老闆要願意分享利益”,這是他從阿里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在阿里為什麼能拼死拼活的去幹,因為阿里的利益分配讓每個人認為:我是這個公司很重要的一份子。不論在阿里的股份多還是少。

PART

04

創業故事

他想創業的種子,早在阿里的時候就開始萌芽,“就想按我自己的思路做點事情,找到自己的價值,帶一夥人掙很多錢”。

後來離開阿里做諮詢時,碰上了一個家居行業的專案,他發現了這個巨大又落後的行業,“4萬億的市場,資訊化都沒有做完”。“行業足夠大,其他行業再掙錢也不去,我就在家居行業幹十年,十年之後幹不成了,我也認,就是奔著家居行業這個事情了。”

到創業快兩年的時候,他調整了最初的想法:公司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把我們自己活好,年底的時候能多發點錢給我的團隊。

“他們這麼努力,連中秋國慶節都不休息的,都是他們自己要求的,這也有可能是我們公司三年多還活著的原因,同期跟我融資的公司大部分都死掉了”。

在平時,他和員工也會打王者榮耀吃個雞,甚至優秀員工喜歡孟美岐,連孟美岐是誰都不知道的他託了很多人,搞到了她的親筆簽名送給員工。

剛開始,他覺得創業這件事真的是個人的意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直到建團隊找人來一起幹活,才發現對他們也要有一個交代。

雖然心理壓力很大,但他很明白要對他們好,才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他們在自己身上投的時間,因為他們都為公司額外付出了很多。

他依然對“十年計劃”無比堅定,繼續在家居這個大行業裡面折騰,明年會有他重點參與的1萬方家居線上線下場景購的賣場會出來,他要把顏值品質和價效比共存的家居產品送到千家萬戶;

當CEO真是孤獨的。在阿里巴巴是儘管工作很忙很辛苦,但一夥有情有義的人,大家遇到問題討論,遇到困難了,大家扯淡兩句講個笑話心情就好了。更不至於這個事做不下去,就要對N多人去交代。

王堅博士是他眼裡的孤膽英雄。

“做阿里雲,比我們創業難的多了,內部公司的人都不認可,包括我在內,大家在群裡在內網抨擊他,但他一直在堅持“

”他比一般的CEO創業成功還要更近的值得敬佩。但你無法想象他承受了多大的壓力,我覺得99.9%的人都扛不住,可能30%人都會被逼出精神病。”

PART

05

快樂工作、認真生活

今年,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篤定自己要做的這些事情,他會反覆問自己為什麼要創業?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今年尤其問的比較多,很多事情也終於在今年更落地了。

30歲以後,他開始尊重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件事都值得認真對待”,他說。

在接受我們的採訪前,他甚至把採訪的問題一張張打印出來,在上面做了很多標註;每個禮拜,他都會抽出半天的時間陪女兒,“要麼不陪她,陪了我電話也不接了”,每次陪女兒他都會計劃好要陪她玩什麼,教她什麼。

最近這個網紅業務,是他十年計劃的意外產物,他希望它能夠越長越大,自己長成一個很獨立的公司,那些是他培養的員工做起來的,“有一天他如果能做得比我好,我會很開心”。他希望那個業務少一點他的烙印,真正運作起來,一直小而美下去。

往期內容

▎阿里人物、歷史

阿里巴巴合夥人彭蕾 阿里巴巴CEO張勇

貝貝網張良倫 同程董事長吳志祥

阿里技術20年 阿里全球化 支付寶10年

▎商學院——阿里管理學

原阿里學院院長張璞 原阿里巴巴人力資源副Quattroporte

原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大區總經理 原阿里巴巴中臺政委

中年危機香飄飄 BAT寵兒小紅書 快手商業化狂奔

格力迷途忘返 喜茶的持久力 申通歸順阿里

增長黑客海底撈 懵逼上市的瑞幸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HMS國內開啟眾測 海外鼓勵印度開發者加入HMS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