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的春天,要來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近日在一個晶片領域的會議上,中芯國際副總裁蔣尚義進行了發言,他認為一直以來被晶片行業奉為圭臬的摩爾定律目前已經面臨失效;目前行業的大趨勢是細分化,即不同行業領域需要不同型別的晶片。
此發言一出,便引起了業內轟動,畢竟摩爾定律自60年代以來從未被撼動,現在突然說要失效了,著實有點難以讓人接受。但是情況如果真的屬實的話,那麼對國內的晶片產業來說,無疑是一件重大利好。
所以,摩爾定律真的已經面臨失效了嗎?
根據摩爾定律,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每隔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在保證晶片體積不會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要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不斷下探晶片的製程以獲取更多的電晶體數量。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技術推進的一路順風順水。
從100nm一路推進到28nm,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但是在下探到14nm以後,事情就起了變化。隨著技術瓶頸的臨近,製程的升級速度也開始放緩:14nm推進到10nm,用了一年;10nm推進到5nm,用了四年;5nm推進到3nm,何時能出現目前仍然不得而知。而在未來,3nm以下的製程能否真正實現,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電子的隧穿效應就擺在那裡,現在仍然沒有好的解決方案。
科技瓶頸的出現,讓目前的摩爾定律難以為繼;而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則讓摩爾定律的有效性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2020年的特殊情況,讓全世界都遭受到了重創。受到Y情影響,國外的工廠企業正常開工都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病D傳播、產能下降,讓全球的晶片行業都無法全力投入到科技研發當中。並且從目前來看,全球Y情的結束仍然遙遙無期。這一擊,讓摩爾定律的有效性,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摩爾定律面臨失效的同時,國內晶片產業,則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曙光。由於全球研發生產進度大幅放緩,使得以中芯為代表的國內晶片生產企業贏得了絕佳的機會。全球產能縮減,讓中芯獲得了更多的晶片訂單,盈利能力有了更大的保障;研發能力放緩,則讓中芯在研發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彎道超車的機會,只要把握好這個難得的機會,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的時間,將會繼續縮短。
當然,按照蔣尚義的說法,在摩爾定律失效以後,晶片行業應當考慮的,就是如何另闢蹊徑,從其它方向解決目前的瓶頸問題,而不是繼續死磕製程。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情況,也正是如此,中芯在留下了梁孟松的同時,也引入了蔣尚義,真正實現了"兩條腿走路",在可見的未來,以中芯為代表的國產晶片企業,也一定會以更穩健的步伐,走在國際晶片領域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