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歷時五年的《電子商務法》終於要來了!這最後一個月,必然是風起雲湧!

昨天,京東正式釋出公告,如商家未上傳或更新的行業許可證件資訊無法在京東網站公示,京東平臺將按平臺規則進行如下處理:

第一階段:如截止至12月7日,商家未上傳或更新行業相關許可證件資訊的,京東平臺將依據平臺規則扣除商家積分6分;第二階段:如截止至12月14日,商家仍未上傳或更新行業相關許可證件資訊的,京東平臺將依據平臺規則扣除商家積分25分並下架商家店鋪所有行業相關類目下產品。

也就是說,京東平臺的商家,3天內未上傳或更新相關證件資訊,將扣除商家6分。10天內未上傳,直接扣除25分,並下架店鋪所有行業相關類目產品!而其他平臺或者電商經營者,無視法規或者未能滿足新電商法要求的,將面臨相關處罰。

按照《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資訊、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資訊。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如果違反規定,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電商平臺經營者對違反規定的平臺內經營者未採取必要措施的,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期限改正,可以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這樣一來,對於自然人網店的小賣家而言,取得營業執照無疑增添了不小的成本,不少經營不善的商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可能會選擇不再經營,短時間內商家使用者數量會呈現下降趨勢,但長期來看對電商經營有益。

除此之外,電商法交稅問題也是商家關心的重點!

對此,《電商法》第十條、第十一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從事網路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應當依法辦理市場登記,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按照上述法律,電商賣家應該繳稅,電商平臺也應該配合提供資料。這也意味著在工商登記與稅務的雙重監管下,以自然人開設網店、從事網路銷售的電商避稅時代即將終結,這些店鋪固有的價格優勢也將隨之縮水。就此而言,以低價為主要競爭力的高流量店鋪,今後會遇到比較大的挑戰。

但也有人表示,即便沒有《電商法》,現有稅法的條文也完全可以支撐,所有的電商賣家也都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營業稅等一切稅款。可以肯定的是,淘寶C店和微商生態圈將因此迎來一輪洗牌。

距離正式實施,僅剩一個月,平臺電商的商家們,你們準備迎接新一輪的洗牌了嗎?

最新評論
  • 1 #

    電商就是價格戰的站場,最終一地雞毛

  • 2 #

    終於對電商下手了,實體又要復活了

  • 3 #

    早就應該收稅了,天天就打價格戰,把線下打擊的不是一般的差。

  • 4 #

    實體店暴利 顧客不喜歡 喜歡網購 便宜

  • 5 #

    關鍵是要處罰那些在網上靠刷單賣假冒偽劣商品的電商,讓他們不要再破壞電商形象,損害消費者利益,保護那些真正有技術有實力的的廠家

  • 6 #

    線下沒有店沒有廠沒有庫房的都讓他下架,只要有任何一樣的都可以經營,這樣就沒有那麼多價格戰了,輕資產走不通

  • 7 #

    最主要的是網店不能少交稅的帳目太清楚了,實體店倒有這個能力的

  • 8 #

    地主家要賺瘋狂了,

  • 9 #

    電商法不是出臺一年了麼?這個不相同

  • 10 #

    拿貨50的,你賣到500,實體你還想這麼好的事呢

  • 11 #

    早點出臺管一下網上的假貨!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1200萬人被騙,創始人捲走200億:電商平臺還能如何夾縫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