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資本裹挾的線上教育亂象,引起了決策層的注意。
1月1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文章直指風口浪尖上的線上教育亂象與監管問題。文章中提到,“作業幫、猿輔導在年末獲得了鉅額融資,掀起了融資大戰,但明星企業學霸君卻宣佈倒閉。由於資本的助推,在這種完全網際網路化的營銷模式席捲下,線上教育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睞,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線上教育行業而言,因其涉及的學員和家長人數眾多、體量巨大、涉及面廣,關係千家萬戶,動輒引發群體性事件,必須在頂層設計、過程監管、執法力量、行業自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引導督促行業企業更好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01資本裹挾下的五大問題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教育行業累計融資1164億元,其中線上教育融資金額1034億元,佔比89%。同時,行業馬太效應明顯,資本向線上教育行業累計輸送的1034億元中,80%都流向了頭部的5家公司。但資本的火熱,仍然難掩線上教育存在的亂象和問題,甚至在今年的寒假營銷大戰中更加突出,梳理出如下五大問題。
其一是線上教育企業的燒錢營銷,引發社會的普遍焦慮。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以及“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期待,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剛需。但從目前來看,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獲取客源,爭相在各大媒體、公交站牌以及節目上鋪天蓋地做廣告,營造所有孩子都需要參加培訓的氛圍,加重家長的焦慮。在一些家長群以及朋友圈裡,就經常出現家長曬出各大線上教育機構的優惠或課程截圖,這種情況從一二線城市,已經蔓延到三四五線城市,“廣告所指,流量所在”成為各大線上教育機構燒錢營銷的共識。
其三存在誘導虛假宣傳。線上教育打破了時間和地理的限制,但也讓教學效果變得難以識別。據媒體日前報道,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線上教育頭部企業的廣告在微信朋友圈和社群刷屏,原因在於這四家公司請了同一位“老師”為其做廣告,一會兒是數學老師,一會兒是英語老師。在猿輔導的影片中,該人士自稱“做了一輩子小學數學老師”,但在高途課堂的影片中,她又是一名“教了40年英語”的老師。還有之前的DaDa英語,其對外宣稱是歐美外教,但其實很多老師為南非國籍;而且諸多教師年齡都在20歲以下,僅有一年教齡。此外,還有一些職業教育類網校,打著擁有核心考試資料的名義,讓消費者購買高價“精品課”或者“鑽石課”,但事實卻是這些核心資料與考試內容有著天壤之別。
其四是資料造假,造成行業的惡性競爭。資本對教育機構的考量,是資料的增長,這種“唯資料論”也帶來了負面效應。最近幾年,DaDa英語、成長保以及海風教育等機構,都被曝出使用者或者是營收資料造假,還有猿輔導號稱全國累計使用者突破4億,也因全國在校中小學生總數和在校大學生總數全部加起來也不過3億人左右,而陷於資料質疑中。《北京商報》的報道指出,線上教育公司的資料造假很容易,有很多專業的公司可以代理刷單,而在早期進入的投資者通常對於資料的關注度不是太高,投資圈有個不成文的約定俗成——天使輪看老闆,A輪看模式,到了B輪才關注資料。“網際網路讓傳統教育行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網際網路化,透過低價甚至免費的噱頭快速拉新,迅速擴大使用者規模,加速融資程序,從而擠掉競爭對手。”
最後是金融風險和社會矛盾。目前一些線上培訓機構為了搶佔行業主導權,惡意降低收費以賠錢的模式運營,擠垮中小機構造成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同時,但自身也面臨經營風險,一旦融資跟不上資金鍊斷裂,企業可能迅速倒閉,造成眾多家長的預收費無法退回。就像之前“租金貸”的風險爆發,房屋中介機構可以置身事外,損失則由房東和房客來承擔。對於教育行業,儘管國家明確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但受經濟利益驅使,一些機構仍透過打折、返現等方式,誘導家長超期交費。比如最近面臨倒閉的“學霸君”,就讓5萬家庭哭訴維權和要求退款,其中的一些農民工家長,幾萬的學費來自於一些分期貸款,企業可以倒閉,CEO也可以拍屁股走人,但家長還得自己繼續還之前的貸款,這無疑會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半月談》最近的《網際網路資本化不能攪亂基本民生》一文指出,“網際網路+”們因其靈活的風控體系和智慧化的風險緩釋機制,攪活了傳統金融行業甚少觸及的民生、消費領域。同時,巨大的利益和監管的滯後,導致資本在逐利過程中不受控制地開始野蠻生長。過去幾年經驗表明,在高需求彈性的領域,如共享雨傘、上門美甲等,透過燒錢換市場份額的模式行不通。一旦停止燒錢,消費者很可能轉向,頭部企業也很難真正透過壟斷市場來予以維持。而消費者具有低需求彈性領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剛需”,則天然散發著資本喜歡的味道。
02線上教育的知之而不為資本天然具有逐利性,主要在於如何用,但這個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經濟觀察報》最近的一篇報道,就講述了一個教育機構引入資本後的真實案例:上海一家中小規模英語培訓機構的創始人,本身從事教育培訓二十多年。創始人認為,師資是教育機構的根本,即使是線上教育,本質仍是提供教育服務,因此一定要對教師的招聘保持謹慎。不僅如此,機構還要對教師提供系統性培訓,課上得好才會有人聽。但引入的投資人則認為,營銷推廣才是關鍵,課推不出去,怎麼會有人來聽。雙方在根本觀念上產生了分歧和衝突,後來投資人甚至繞過創始人,到此前合作過的學校推廣業務,並招聘學生兼職老師到新公司。但最後事實證明,這條路沒走通,最終投資人前期投入的近百萬元也等於打了水漂。而這樣慘痛的資本入局經歷,也被創始人稱為是“金融騙局”。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網際網路教育智慧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黃榮懷認為,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聯動,加強對線上教育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和調控,防止無序的資本廝殺,鼓勵指導線上教育迴歸教育本身。
“由於資本的助推,在這種完全網際網路化的營銷模式席捲下,線上教育存在偏離教育規律本身的可能,不是靠課程品質、教學效果等獲得市場的選擇和青睞,而是被資本逐步主導和影響。”廣東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常務副主任方樹生也指出,對於線上教育來說,線上只是手段,核心還是教書育人、啟迪智慧。線上教育行業需要滿足的終究是人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只有最大化成就使用者的企業,才能最終獲得市場認可。
確實,從教育行業的發展來看,短期靠營銷,長期還是要靠優秀的產品體驗和效果來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現階段,線上教育行業整體仍處於營銷驅動階段,頭部玩家紛紛大額融資備足糧草,準備新一輪的跑馬圈地。資本市場更加獎勵頭部企業,融資輪次向後遷移,融資金額向頭部企業傾斜。從融資情況看,2021年線上教育企業間的競爭會更加的殘酷和激烈,腰部和尾部的小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虛假宣傳、定價高、退費難、卷錢跑路、盲目擴張等問題,在教育部門加強監管的同時,還需要有關主管部門聯動,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管控,加強對輿論氛圍的引導,推動線上培訓機構合法合規有序經營。
另一方面,除了迴歸教育的本質需求外,目前的線上教育,更多的是做流量的生意,在教學技術、教學效果方面的創新很少,並沒有形成技術壁壘。比如線上教育都提到的拍照搜題,以作業幫和猿輔導為例,作業幫一開始做的是搜題功能,學生們遇到不會的題,拍個照,傳到作業幫上,作業幫就會有相應的題目詳解出來。靠著這個功能,作業幫沉澱了相當一部分原始流量。但這個演算法和功能並不難,只要有足夠大的題庫就能解決。偶爾搜不到的題,僱幾個大學生也能做出來。因此,無論是作業幫,還是猿輔導的“猿題庫”、學而思的“題拍拍”,這些應用幾乎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僅僅是一個拉新引流的工具,甚至這個工具還助長了學生偷懶的行為,於教育進步和教學創新並沒有太多意義。
或許不同於其他行業,教育行業本身具有特殊性,光靠砸錢是砸不出持續發展的未來的,但又不得不做,各家只能在存量市場上進行同質競爭。正如有評論認為,當下的線上教育,更像是一個資本與流量之爭的囚徒困境:誰都知道過分地將預算投入到流量採買中不可取,但只要有一個人採取這樣的做法,別人就只能被“綁架”著去做,否則就會被競品掠奪走大量市場份額,從而越過那條產生馬太效應的臨界值——屆時不是壟斷,也勝似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