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整個網際網路圈幾乎被“中臺”兩個字圈粉了。對於以阿里騰訊為目標的創業者來說,大談“中臺”已經成了一種時尚,“打造中臺”也被列入了企業戰略目標的必選項之一。

但是到了下面產品和研發人員這裡,往往卻不知道“中臺”要怎麼做。因為對大部分基層的程式猿和產品汪來說,“前臺”和“後臺”才是工作日常,“中臺”更多隻是一個有點“玄學”的概念。

“前臺”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站在前方、面向使用者的東西,比如網站、APP、小程式。但對很多剛入行的新人來說,“後臺”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東西。

為了讓小白也能理解後臺,我們從基本的網站原理說起。

前臺和後臺的最初由來

在上個世紀的網際網路,我們的網站大多是“靜態頁面”,一個頁面就是一個HTML文字檔案,另外還有一些圖片和樣式檔案。如果要改變頁面上的內容,就要重新上傳新的檔案到伺服器上。

這顯然太過原始和低效,所以又有了用程式語言寫成的“動態頁面”(PHP/ASP),每個頁面程式,都可以按照程式設計師編寫的邏輯,從資料庫讀取資料,並且根據資料的變化呈現不同的內容和效果。

這些動態頁面其實也是一個個文字檔案,也需要傳到伺服器上去。與靜態頁面的差別是,當我們需要改變頁面內容的時候,並不需要重新上傳檔案,只要修改一下資料庫中的資料,網頁上顯示的內容立刻就跟著改變了。

舉例說明:我們有下面這樣一個顯示“今日特價手機”的頁面。

頁面上顯示的Mate X 等兩款手機和價格,對應的是資料庫中的一張表格。現在我們想要增加一款“iPhone SE2”的特價手機。我們只需要在資料庫的這張表裡插入(增加)一條資料。

這些放在伺服器上的“動態頁面”和“資料庫”,就是構成所有網際網路系統的基礎了。在網站時代,訪問者(使用者)那一頭的是通用的瀏覽器。進入智慧手機時代後,我們把瀏覽器換成了自己開發的APP,但在伺服器這一頭並沒有什麼變化。

修改資料就可以改變頁面內容,這似乎很美好。但操作資料庫需要掌握很多專業技能(比如SQL),而且資料庫軟體的操作介面也很不直觀、不方便。

不論業務運營人員和還是系統管理人員,都迫切需要一個更便利的工具。

最開始大家寫了一些軟體(類似office/WPS這種)來操作資料庫,這些軟體可以編輯文章、刪除資料、上傳圖片。但很快就發現,這種軟體成本太高、修改起來也很麻煩,很難滿足運營和管理的要求。

這個時候大家突然想到:既然動態頁面本身就可以讀寫資料庫,為什麼不直接做一些動態頁面給運營管理人員使用呢?頁面是指令碼程式,開發成本低,修改起來也非常方便。

於是就有了一套“僅供內部人員使用”的頁面,它們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操作資料庫來控制使用者看到的頁面內容。為了便於區分,大家就把使用者使用的叫“前臺”,內部人員使用的叫“後臺”。

很多時候也會叫“前臺頁面”和“後臺頁面”,還有“網站前臺”和“後臺管理系統”等等不同的稱呼,含義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網際網路產品都有後臺?

99%以上的網站或APP,內容都是頻繁變化的。電商經常搞促銷,首頁的秒殺一天要換好幾次,新聞資訊更是時刻都在更新。如果每次更新都要改程式上傳檔案,或者由程式設計師寫段SQL操作資料庫,肯定是應付不過來的。

還有些來自“上面”的需求,根本不會給你寫程式的時間:

過年了,APP的圖示都要換成燈籠和紅包,馬上就換!首頁這張廣告圖涉黃,五分鐘之內必須撤掉,否則…

而“後臺頁面”對操作人員的要求非常低,不用寫程式,不用專業軟體,操作簡便、實時生效。例如下面這個“發表文章”的後臺頁面,用到了常見的“所見即所得”技術,基本上會用office就可以掌握,甚至完全不用培訓。

我們常聽說網際網路是“三分建設、七分運營”,運營離不開系統和工具,而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後臺頁面”。沒有後臺,就沒法運營,一個不運營的網際網路產品是活不了幾天的。在“唯快不破”的網際網路世界,無論是技術和運營,“快速響應”都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一個沒有後臺功能的網站或app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前臺和後臺應該怎麼劃分?

早期網際網路產品都是簡單的“二元模式”,也就是“使用者”和“網站”兩種角色,所以前後臺的劃分非常清晰,按照“前臺對外、後臺對內”來就行了。

隨著網際網路進入“平臺”和“生態”的多元化時代,前後臺劃分也變得模糊了。

比如一個電商平臺,首先有消費者、商家、平臺三個基本角色,同時還有物流、支付等第三方角色。我們可以確定,消費者使用的那部分肯定是前臺,平臺方自己內部管理的那部分,肯定是後臺。但是商家使用的部分算什麼呢?如果還有給快遞公司用的介面,又該算什麼的呢?

“前臺+後臺”的二元劃分,簡單而且不容易有歧義。我們如果硬要增加維度,搞成“前後左右上下”臺的話,既複雜又難以統一,在實際工作中會造成很多溝通障礙。

所以到最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前多後”的劃分方式:只有使用者(含遊客)使用的才叫前臺,其他所有向用戶提供內容和服務的角色,使用的功能都叫“後臺”,並加上字首以作區分。

例如電商平臺,只有消費者使用的app和頁面才叫前臺,其他的都算“後臺”,商家使用的頁面叫“商家後臺”,平臺內部員工使用的叫“管理後臺”或“運營後臺”,快遞公司用的就叫“物流後臺”。

實際情況中,也會存在“多前多後”的劃分。但核心的思路都是多元拆成二元,按角色關係分成兩兩一對,消費一方為前,提供服務一方為後。

在類似電商平臺、線上教育這種複雜的多元系統中,很多產品新人會試圖把其中一元理解為“中臺”。曾經就不止一個人問過我:電商平臺的商戶端功能,是不是就是中臺啊?

但很遺憾,“中臺”這個概念並不是用在這裡的。

中臺:不同語境下的概念差異

中臺有什麼功能?是給誰用的?跟後臺有什麼區別?類似的疑惑,在產品經理中非常普遍,特別是入行不久的產品新手。

另一方面,跟程式設計師交流技術和架構的時候,談到中臺,總是要先確認一下概念範疇:中介軟體?服務分層?微服務? 似乎在技術的領域,並沒有明確和公認的“中臺”一說。

其實這些都是“語境”不同造成的疑惑。

我們習慣性地將“前中後”視作一個整體,但實際上,“中臺”並不是“前臺和後臺的中間”。產品和研發的“前後臺”,是一個針對功能架構的語境,而當下流向的“中臺”,是一個針對管理架構的語境。**

為什麼說中臺是一個“管理語境”呢?大家談論最多的“業務中臺”和“資料中臺”,難道不是產品和技術的概念麼?

在這裡,我們先回顧一下阿里“中臺戰略”的起源。

2015年12月,逍遙子發出全員公開信:

全面啟動阿里巴巴集團2018年中臺戰略,構建符合DT時代的更創新靈活的“大中臺、小前臺”組織機制和業務機制:作為前臺的一線業務會更敏捷,更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臺將集合整個集團的運營資料能力、產品技術能力,對各前臺業務形成強力支撐。成立阿里巴巴集團中臺事業群,由張建鋒擔任Quattroporte。中臺事業群包括:搜尋事業部、共享業務平臺、資料技術及產品部。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阿里的“中臺”是一種組織機制和業務機制,通過集合資源和能力,對“前臺”進行統一支撐,從而使得業務更敏捷和適應快速變化。“中臺”並不是什麼新產品,也沒有使用新技術,而是一種“統一支撐”的協同模式。

下面這張圖大家都很熟悉:

在理解這張圖的時候,不能片面地關注“航母飛機坦克”這些先進武器,而認為中颱是一種先進的技術或工具。

這張圖的重點,是“集中火力”和“協同作戰”。坦克飛機大炮都不是什麼新武器,如果把它們分發到部隊中,跟著步兵一起行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完全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只有集中起來,在統一的指揮下,才能給前方步兵提供最有效的火力支援。

圖中的海陸空重火力,就是力量集中的“大中臺”;而身處前線的步兵戰鬥單元,就是分散靈活“小前臺”。(圖裡沒有體現“後臺”,我們可以把部隊的後勤、運輸、工程這些理解為“後臺”)。

用大中臺支撐小前臺,在組織和業務架構上,是一種比較新穎的先進模式。但放到技術架構上,就顯得沒有什麼新意了。分散式架構、服務分層、微服務等等,這些都已經是很成熟的概念了,硬要引進“中臺”的說法,反而顯得非常彆扭。

當我們在研發前後臺(功能)的時候,“中臺”是不存在的。而當我們在大談“中臺”的時候,前臺和後臺的含義已經變了。

以銀行的“前中後”組織架構為例:

前臺就是直接面對客戶的崗位,負責營銷和服務的工作,例如櫃檯人員、大堂經理、客戶經理等。

中臺是產品與服務的研發,為前臺提供專業性的管理和指導,包括風險管理、計劃財務、產品開發、渠道管理和人力資源等。

後臺則是更為公共的一些企業職能,如業務和交易的處理和支援以及共享服務,包括會計處理、IT 支援、護甲中心等,集中處理貸款審批的中心也可以納入後臺範疇。

小結

關於“中臺”的詳細解讀,我們留給另一篇文章來專門探討。

無論前臺、後臺還是中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概念,在不同的語境下,它們的含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根據語境來正確地使用。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好端端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去用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