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特別說明一下,這裡提到的價格都是在當時透過虛擬幣折算到人民幣的相對價格,實際的支付都是透過以太坊和比特幣來完成的。

我所經歷的幣圈專案層層轉包

有一次從朋友那接了一個五千塊錢左右的活,活不是很難,客戶事也很少,一稿完事了,客戶只是要求多加幾個圖就完事了。結果我那朋友似乎沒太注意反饋的內容,有些東西忘刪了,結果我看到最後說了一句話,兩萬塊錢做了這麼個東西感覺有點少。我當時明白了,敢情這專案外包之前的報價是兩萬。

我老婆看到了很生氣,說你這朋友不靠譜啊,自己吃了那麼多。我說首先這都不知道是幾包到我這裡呢,中間差距不一定他都自己撈了;再說了,即使那個客戶找到我本人,我也是報價五千;人家中間差價能賺那麼多是人家的本事,不要眼紅。

區塊鏈專案不透明的價格是外包存在的根本原因

從兩千漲到一萬的教程

我從2015年底就開始寫了虛擬幣教程《虛擬幣初級入門》,已經算國內非常早的教程了。後來幾年不斷地增加新的內容,在2018年的時候整合為《區塊鏈標準教程》,大概140節那樣,售價是兩千。一次我一個朋友從我這裡買了一套教程,因為認識,還給他打了九折。結果後來他給我介紹了一個活(介紹活有提成的),然後支支吾吾地想說什麼又不敢說。我問了後他才說,之前我1800塊錢賣給他的那個教程,他賣了一萬,這次他介紹活的就是那個人。我聽了哈哈大笑,無所謂的事情。

十萬與一百萬人民幣

如果之前那倆瓜太小了,給大家說兩個比較大的。

第一個瓜是2018年初接的,有個朋友說是給一個當時還算是有點名氣地幣做一個克隆分叉,維護三個月,還需要增加pos功能(就是將pow改為pow/pos雙切),總報價是十萬。

我一聽可以啊,來個大活不錯,就接了。後來在分析的時候發現難度太大,一方面他說的維護是跟著做實時更新,另外pos功能要求是原始無縫銜接,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了,需要團隊,而且時間也肯定不夠,就給推了。

過了好久之後,大概是去年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箇舊新聞,說這個幣花了一百萬元人民幣,用了一年的時間升級到pos。我當時才明白過來,敢情不是做分叉,是要給這個幣升級啊;另外也不是十萬,是一百萬;時間也不是三個月,是一年。我靠了,這到底分了多少次包才到我手裡啊。

話又說回來,真要是一百萬一年完成,我怎麼著也接了啊。

九萬與一百萬美元

這個瓜是去年下半年吃的。一個朋友找我,說有一個客戶找他想給一個幣解決兩個小bug(他的原話),一個bug報價2萬。我說這弄不了,給幣找bug比做個新幣難太多了。後來升級到十萬,朋友提成一萬。我收了五千塊錢定金後開始查詢相關的問題。

我在BTT上面這個幣的創世紀貼查找了一百多頁,然後就感覺自己上當了。這是一個2013年的幣,然後開發者早都跑了,之後半死不活到了2017年底賺了一波錢(因為一直都在一個還算不錯的交易所上交易)。然後在2018年到2019年,一年多的時間前後花了一百萬美元找了三個老外開發者進行升級,升級到準DPOS模式(因為沒弄完,只是一個半成品)。

但有兩個惡性bug怎麼也解決不了,都是切換到DPOS時候出的問題。第一個是協議沒有切換乾淨,混雜導致的區塊同步衝突,這個需要想辦法重新制定協議切換方案,而不是單純地把DPOS搬過去;再一個是DPOS的半成品導致的POW雙切時候的出塊衝突。

然後那仨貨就前後跑路了。

然後運營方就想在國內找人花十萬塊錢解決。理由很簡單,因為運營後來走了好幾茬了,剩下的實在沒錢了。

我很生氣,把定金退了,然後找那人評理,人家一百多萬美元沒搞定的時候,讓我十萬塊錢搞定,搞笑呢。

他很委屈說:

1.首先不是一百多萬美元,是一百多萬人民幣;

2.另外那仨不是老外,都是中國人;

3.第一個開發者是國內一個頂級大牛,結果因為炒比特幣合約虧了兩千萬,被交易所拉走解決一個新幣技術難題了,就是今年很火的一個新幣;

4.後面倆都是大忽悠,錢收了,幹了一半跑了;

5.找我不是因為摳,是因為之前的運營收割好幾茬了,然後都跑了,換他做運營後真的沒錢了。

但因為我嚴重懷疑這傢伙說話的真實度,所以接活這個幣的名字和很火的那個幣的名字我都不提了,大家就當看熱鬧就行,別太當回事。

幣圈層層外包的真相——九轉十八彎

幣圈層層外包的真相——九轉十八彎

幣圈外包誇張到什麼程度,我的一個一直在做外包的朋友是這麼說。

一個幣圈的專案其實是由遊資、宣傳和交易所三夥人組成,一個管出錢,一個管宣傳,一個管上幣。請注意沒開發者,因為頂級的開發者在乎自己的名聲,不願意給垃圾幣幹活站臺;而級別不夠的還做不出來。

遊資其實對專案本身並不懂,覺得國內的質量不行以及規避風險,一般是透過代理請美國那邊的團隊去做專案,這就是第一層外包。在這裡請的代理(第一個代理)會扒一層。

美國那邊的團隊接手後,會分析這個活自己做是否合適,如果覺得錢不夠不划算,就會把這個活甩給自己的中國代理(第二個代理),然後順便再扒一層。

第二個代理在拿到錢後,會把這個包拆為兩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文字的釋出,會找本地的人寫很地道的英文;第二部分會在中國國內尋找能找這個專案的開發者,因為之前都被扒了好幾層了,所以找不起正規的公司,只能找團隊或者個人(比如我這樣的),然後再扒一層。

然後到了我這邊,如果我做不了,我會把這個活在相關的開發群公佈,順便也扒一層。

直到這個最後接活的人,才有可能是真正幹活的。而他能拿到多少,根據我所瞭解的情況,運氣好的能拿到總額的三分之一,運氣不好連五分之一都拿不到。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看到很多專案融資了那麼多,結果錢花了不少,但做的東西不多,進度還那麼慢。就是這麼層層轉包出來的。就我剛才上面舉的例子,轉包了幾層,大家有興趣可以數數看。

如何看一個專案是外包的還是自研的

既然話說到這裡,肯定會有朋友問,那我就捎帶說了。

首先,那些不懂開發的自媒體說看github更新的頻繁度。那玩意可以專門外包或者僱人做的。頻繁更新只能說明有人在做,但無法說明是自己的開發者,還是從外面僱的。我們一般從兩點著手。

第一個是該專案是否做過技術FAQ的訪談。沒有自己的開發者是無法做這種訪談的,因為做外包的人如果幫你做這個訪談,就等於給你站臺了。就開發的那幾個錢,沒人願意的。所以如果這個專案有技術類的FAQ訪談,而且回答得很專業,那就說明他們一定有自己的開發者。

第二個是該專案是否有自己的技術規劃,並且頻繁更新。如果做外包的話,因為不知道是否能弄成,所以不敢提太詳細的技術規劃,他們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平時不提,突然爆出來。千萬別相信他們說為了莊家控盤什麼的鬼話,完全是因為委託的外包做出來了而已。

但有技術團隊的專案真的這個幣就能漲嗎,當然不是,比如V-SYSTEM和EOS,一直都半死不活的。

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技術團隊,單憑外包升級技術的,一定活不久的,這個例子就不提了,免得得罪人。

大家在炒幣的時候可以參考這些資訊。

20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沙特封鎖了兩家電商,其中一家延遲交付329筆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