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曾說過:未來10年最稀缺的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資料,未來誰有獲取資料、處理資料、分享資料的能力,就可以抓住未來的趨勢。
那麼到什麼是資料呢?看完下面的內容就可以找到答案!
1
無論是飛機、汽車、輪船、各種生產及運輸都需要石油作為燃料。
因此,在過去世界上最珍貴的資源是石油,誰掌握了石油就決定世界的格局。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大資料將取代石油成為未來10-30年,最重要的資源。
說起資料的重要性,就要從出行的擁堵談起。雖然現在石油可以作為原料,驅動汽車前進,但交通的擁堵石油無法解決。
現在不論在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由於私家車數量太多,造成了嚴重的交通擁堵現象。
不過當我們擁有了大資料以後,擁堵的現象就可以逐漸解決。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一次採訪中就談到:在2025年一線城市將不再限購,2030年就可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李彥宏之所以敢這麼說,主要就是因為資料可以對整體交通效率進行提升。
比如可以透過資料的分析,智慧調控紅綠燈時間。這就如在過去需要人工指揮交通,而現在可以用紅綠燈一樣,隨著科技的更新迭代,智慧交通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其次隨著車聯網技術的成熟,未來無人汽車也可以透過大資料、實現智慧化的出現,這同樣可以減輕交通壓力。
2
大資料不但能夠提升交通的效率,未來也可以提升市場的效率。
目前所有的行業幾乎都出現了產能過剩和同質化現象。
從供給端來說,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廠家過度生存所致。
就是所有的上游供應端,根本無法瞭解消費端的需求,都在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生存,最終就會導致供給大於需求,產能過剩。
在這個基礎上,所有的商家都在用同樣的方法去做經營 ,最終就會導致整個市場嚴重的同質化。
那麼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依託大資料去實現供給側的改革。
就是要先獲取消費者的需求,然後再根據市場需求去做生產製造。
比如我們是做服裝的廠家,可以先透過資料分析,市場的需求量以及款式,然後根據需求實現智慧化定製生產。
從這個方面去看,未來資料比流量還要重要,資料可以把握未來市場的發展方向。
在大資料時代,即便我們按照使用者需求把產品製造出來了,想要提升整體的業績和效率,也需要透過大資料做精準營銷。
利用資料把營銷內容、商品資訊推送給有需要的人群,自然可以提升銷量和復購率。
就如我們平時開啟手機,看短影片、看內容的時候,就會看到自己喜歡的商品一樣,大資料比任何人都瞭解使用者的需求。
3
看完上述的內容,我們可能會有一個疑問,資料從哪裡來的呢?
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的資料都來自於網際網路公司,每家網際網路公司最大的價值也是資料。
就如創業者在電商平臺開店、到打車軟體約車、到交友網站相親,背後都是因為有資料,才能實現精準連線。
因此,網際網路平臺為了獲取大量的資料,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在各個領域佈局。
如共享單車、導航、電商、社交、內容、支付,互聯網布局的領域越多,獲取的資料價值就越多,平臺就越值錢。
但隨著物聯網及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未來獲取資料的入口不再侷限於線上,而是所有可以通電聯網的物體都可以作為資料獲取的渠道。
大到無人駕駛汽車、小到家用電器、可穿戴裝置,都可以作為獲取資料的入口。
也就是說在網際網路時代獲取資料,必須要依託APP去獲取,但在物聯網時代,我們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任何的行為都可以作為資料的線索被身邊的物體儲存、記錄、運算形成大資料。
資料的形成需要有前端的物聯網裝置作為入口,同時也需要中間的環境,依託雲計算進行分散式的儲存和運算,最終集合成大資料。
只有海量的資料,才能依託AI實現智慧化的生產,精準的營銷,無人化的配送。
在大資料時代,所有的公司都將資料化,資料也將無處不再,未來資料會像電、石油一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