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商業實在太落後了,社會上根本就沒有商品,更談不上商品的流通。40年前,我們實行了改革開放,商業迅速發展起來:社會出現了下海經商潮流,當時做生意只需要膽子大,很多人走上了經商創業的道路,成功賺到了第一桶金。

20年前,阿里巴巴成立了,當時馬雲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到生意。中國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做生意變的更加簡單了,只要有一根網線就可以開業了。

改革開放的40年以來,在先後經歷了“下海經商”和“網際網路創業”的兩股浪潮之後,商人成了社會財富的主要擁有者。現在可以說是人人皆商,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生意人。的確,這兩股經商浪潮成全了很多人,也給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全民創業的過程,也一定會被歷史銘記。 然而到了今天,我卻越來越深刻的發現一個現象:周圍很多朋友這兩年的生意都在走下坡路,天下似乎沒有好做的生意了。

因為隨著社會的開放,未來競爭都會越來越激烈,而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就會發生兩個結果:

1.產品的利潤率會無限接近於零

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一切利潤都會無限接近於零。不管什麼樣的產品,一定會有商家賣得比你更便宜;或者一定有平臺誕生,上面的東西更優惠!我們都知道:淘寶上的東西夠便宜了吧?已經無限拉低了各種快消品的價格,但是拼多多比淘寶更便宜,淘寶上很多可以做到19.9包郵,拼多多就9.9包郵,而最近破產的淘集集就更便宜了,上面有很多“一元拼團”,“十元五件”等等的商品。也就是說無論你生產的是什麼產品,總有更低價格的出現,假如成本是7塊,你賣9塊我就賣8塊,你賣8塊我就賣七塊五,有人甚至六塊八虧本也願意賣,因為他想先搞垮大家,然後自己獨吞市場。當人人都在做生意的時候,就意味著人人都沒生意可做。

2.融資環境沒有得到改善

雖然最近幾年中國也推出了很多支援中小微企業融資措施,但是效果並不是太明顯,畢竟目前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很龐大,很多企業都沒法從正規的銀行機構貸到錢,在缺錢的時候只能去借民間貸款,而民間借貸的利息一般都比較高的,一旦這些企業介入民間高利貸,那離倒閉就不遠了,目前很多企業的破產就是因為民間借貸導致的。

3.賺到的錢會無限接近社會的平均水平

每個行業都會有一個利潤的紅利期,往往發生在一個行業的初期,處於爆發階段,當時從業人員較少,社會需求較大,這個階段的利潤率比較高。由於利潤率較大,就會有很多人插足進來,隨著從業的人越來越多,市場開始趨向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於是利潤率就會大幅下降,降到什麼時候為止呢?降到接近整個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止。所謂社會的平均利潤率,就是這個社會上一個人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比如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這個收入水平在6000——10000之間,無論你之前是從事什麼暴利行業的,都會被拉到這個水平。之前貼手機膜的,美甲的,開滴滴的,都曾是暴利行業,現在呢?都淪為了普通職業。每個行業都會有一種自動調節機制,讓該行業的利潤水平迴歸到折的平均利潤率,比如之前做培訓很賺錢,當時通過各地招商/電話銷售/搜尋引擎等形式獲取大量客戶,而現在電話銷售效果越來越差,招商越來越難,搜尋引擎越來越貴,因此獲取客戶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於是利潤率大幅下滑,直到迴歸到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止。而當一個行業的利潤率迴歸到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的時候,就不會再降低了,因為從業者的脖子雖然被平臺(比如百度/淘寶/滴滴)卡牢,但是他們不會卡死你,就只給你留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讓你疲於奔命,卻又只能賺到基本的利潤率,維持生存。

任正非說過一句話:所有的生意終將死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發人深省!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不是商業越來越難了,而是商業的業態在升級。

在之前,商業主要靠各種生意人去完成,商業關係主要是人和人的關係,而在未來,人都是依附各種平臺而生存,商業關係不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人和平臺之間的關係。未來每個人都是一個生產者,也是一個需求者,可以在平臺上自由對接,每個人最後都是跟平臺進行結算。

因此未來社會上大量遊離的,不再是生意人,不再是商人,而是各種價值創造者,也是一個個獨立的經濟主體。中國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有那麼多商人,幾乎全民皆商,當然這是特定階段的產物。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個體模式將取代傳統的公司化模式。

我們的社會結構將從“物質架構”向“知識架構”轉變,未來人們缺的是精神糧食,是知識型產品。

未來所有的物質產品,要麼就是零利潤,要麼就是免費提供,這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按需分配,我們一定能進入這個狀態。

未來無形的產品,利潤會不斷膨脹。未來社會的商業關係,不再靠有形的產品去連結,而是靠無形的文化去連結。

對於公司來說,唯有文化,才是未來一個公司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對於個人來說,未來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化屬性的差別。文化的高低產生了認知的高低,未來高認知的人將徹底掌控低認知的人。

因此,未來只有兩個產業能掙錢,一個是服務行業,一個是教育行業。

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你要服務別人,這就是服務業;

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你要教育別人,這就是教育業。

在這其中,產品只是一個工具,而不是價值本身。通過文化提升自己的認知,再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價值,才是未來一個人的立足之本!未來是價值決定一切的時代,這個時代很美好也會殘酷:你若不能創造價值,就沒有存在價值。

唯有價值創造者,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支付寶新規福利重磅來襲,網友:老使用者終於不再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