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看到一位B站UP主上了熱搜,點進去才發現,原來這位UP主已經離世了。
而從他所發過的動態中擷取的圖片,讓我覺得心底有所觸動,於是索性打開了B站,在搜尋框輸入他的ID,最後翻到他的動態頁,一條一條地看了下去。
該如何評價這位與我素不相識的UP主呢?翻看完所有的動態後,我想了半天,覺得還是用溫柔二字來形容比較好。
他其實沒那麼樂觀,也不總是表現地那麼堅強。跨年時躺在病床上,他也會忍不住感慨人生的令人唏噓;去醫院拿到報告表,他也會悲觀地認為自己命不久矣;測血糖時一天被扎7次針,這種疼痛他也並非能完全咬牙扛下來。
但他,卻也總是輕描淡寫地面對所有苦難,從不過分渲染自己身世之坎坷,命運之悲慘。罹患疾病,未來暗淡時,他並不直陳自己要面對死亡的現狀,反而開玩笑一般打趣道,自己可能要去二次元世界了。身體不好,不能直播時,他對自己的病情避而不談,只是一句抱歉就了結一切。
很明顯,他既沒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UP主,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疾病而抑鬱終日,哀嘆命運不公。翻閱他發的每一條動態,你會覺得這可能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而如今我站在上帝視角,再回顧他面對不普通人生時表現出來的普通,便自然地感覺到了他身上的那份淡然。於我而言,他的一切作為,無非是在向我展示,即便命運待我不公,但我從未在乎。
然而,也正是他表現出的這種“合群”、“正常”、“普通”,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如果沒有同行朋友發的那條訃告,將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呈現在大家面前,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位UP主原來過的那麼苦。
是呢,誰能想到呢,一個和我一樣用著win10系統筆記本,並且還打著大型遊戲做直播的年輕人,會因為貧困交加,無錢治病,而倒在新年的黎明。
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的確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變得更加便捷,但也從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人們之間打交道時所能感知到的貧富差距。
很多人都困惑,為何UP主過的如此之慘,生前卻沒有多少人施以援手,最終以至於走投無路。而等到他離開人世之後,前來悼念的人們紛紛湧入他的賬號之下,他用一年時間只積攢了的幾百粉絲,也瞬間突破到幾十萬。這些善意雖然足夠溫暖,但似乎來得太晚。
然而沒有辦法,並非是他生前人們太過冷漠,而是網際網路交流天然地抹殺了人們意識到貧富差距存在的情況。很多人可能會不服氣,覺得自己上網時也不是沒遇到過揮金如土的土豪,而自己又清楚地知道自己就是個窮鬼,怎麼能說網際網路遮掩了貧富差距?
事實上,網際網路的開放性的確可以讓不同階層的人對等交流,富人固然可以透過某些途徑,比如充值虛擬貨幣,曬銀行卡餘額,或者以眼花繚亂的度假自拍來彰顯其生活的富裕,讓中產意識到與富人之間的差別。但中產與富人之外的,如這位UP主一樣生活貧困的人,卻很少會讓人感知到他們的境遇。
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普遍上已經給網際網路交流預設了一個門檻。能夠擁有手機,手機還有流量,可以泡群聊天的人,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是溫飽難以解決,生病看不起病的人吧?
而即便網上偶爾也會有人有“救救孩子吧,這個月吃不起飯”的言論,但基本上都是側面表達自己這個月花銷太大,手頭吃緊的玩笑話,很少有真到了吃不起飯的地步。
簡而言之,在網際網路交流中,我們可能會透過一些資訊,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人比我有錢很多,因為富人們總是樂於展現自己的富有。但我們卻很少能意識到,跟自己聊天的這個人可能已經快要吃不起飯了,這不僅僅是潛意識預設門檻的問題,也是窮人不會過多示窮所造成的結果。
就像這位不幸離世的UP主,他生前不僅擁有手機,還有著一臺可以直播的電腦(事後瞭解,該電腦及直播設施是群友為他湊齊的),普通的路人在與之交流時,不僅不會將其視作生活需要幫扶的弱勢群體,反而還會因為其UP主的頭銜,而多多少少在潛意識中覺得對方地位在自己之上。這就使得路人如果不深入瞭解,很難知道UP主現實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此外,這位UP主也不總是熱衷於展現自己的貧窮。儘管他拍過自己破敗不堪住處的照片,但卻因為其色調本身偏藝術化,再加之其配套的文案沒有過多說明,而容易讓人解讀為到某個廢棄樓房進行的攝影,而很難聯想到這是其住處。而UP主在動態裡提到過的在拼多多買的20塊錢小鍋,以及醫保欠費兩千的賬單,都不會讓人覺得他生活很難,反而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比較艱苦樸素的人。而至於他最後的願望,吃不起的草莓,說實話,吃不起某種東西的論調,在朋友圈也並非不常見,我們經常會有物價上漲時抱怨太貴吃不起的情況。
所以,我不得不承認,在網際網路交流中,想要展示自己多麼富裕,是十分輕鬆的事情。但若要一個人去揭露自己究竟過得有多困苦,卻很難。
網上交流的特性掩蓋了貧困人口與其他群體之間的差距,在感知上縮小了貧富差距,讓人們以為大家至少都是吃飽穿暖,能用手機上網衝浪,但遺憾的是,現實的貧富之差卻並沒有因此得到半點緩和。
身處最後一個貧困縣的UP主,終究還是沒能吃上心心念的草莓,就連最後一次進醫院看病的費用,都是靠群裡的人湊齊借給他的。
不由得回想起去年5月4日,B站官方聯合自己旗下的優秀青年UP主,推出的五四演講影片《後浪》。當時該影片一出,立刻遭到了不小的非議,當時我還不能理解,為什麼這樣一個影片就刺傷了那些尚還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青年們。直到今天,看到這位UP主的遭遇,我才恍然大悟。
網際網路總是喜歡讓人們的視角聚焦在光鮮亮麗的生活上面,這些美好的未來當然足夠令人心嚮往之,但過分攝入這些美好的因子,就容易遺忘那不堪的另一端。
與此同時,過分地關注,也容易加劇兩極的分化。那些本就已經過得不錯的青年UP主,在影片中盛裝出場,固然讓畫面更加唯美富有活力。但影片結束,卻只會讓這些本就人氣夠多的UP主們繼續積累大量的人氣,造成資源的進一步壟斷。
所以我如今不由得在想,假如一年前被請上《後浪》的是他,該會怎樣?
他會有勇氣說出自己的遭遇,用不在乎的眼神告訴每一個觀眾自己沒什麼,用自身散發出的堅強留下路過的看客,慢慢積攢起人氣,能夠勉強靠著直播溫飽度日嗎?
那麼在2021剛剛開始的時候,他是不是就不會因為吃不起草莓而感到遺憾,是不是也不會因為治療費用不足而無法堅持長期有效的治療,以至於最終住進醫院,卻沒能挺過冬天?
我想,他們如此大規模地悼念一位素不相識的UP主,大概是想提醒自己,以及每一個能夠了解到這樁訊息的人。
有一些問題,不是在網路上感知不到,現實生活中就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