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國內市場,沒有人不知道華為這個品牌了吧,很多人對華為最初印象就是手機,其實一開始手機業務並非華為核心業務,甚至一度傳出將會被“賤賣”,為了開啟市場局面,華為手機一開始是做定製機業務的,很多90年初的大學生基本上也都接觸過華為運營商定製機,相對比當時HTC和諾基亞智慧手機來說,華為手機在品控和外觀上不盡人意,市場形勢也是極其乏力,好在任正非最終押寶成功,全力支援餘承東帶領下的移動消費者業務!
好在農村出生的餘承東也是很有幹勁,作為清華碩士的理工男,餘承東對於手機業務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看到小米手機大獲全勝之後也是選擇成立榮耀品牌,雙品牌運作模式下不僅保證華為進入高階市場的條件,同時也能夠抗衡小米,華為手機最終成為了目前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高價已經不再是大家吐槽華為Mate的痛點,很多高階消費人士已經從iPhone換到華為Mate,華為手機之所以可以持續保持競爭力,很大程度是有核心技術作為支撐!
不得不說任正非押寶對了,早在2004年就已經成立海思半導體,從那一刻起華為就註定不會頻繁,晶片作為一個高新技術領域,二十年前中國產晶片技術是遠遠落後給美國的,當初適配海思晶片的華為手機更是被友商吐槽效能太差,對比同期三星、高通晶片來說效能劣勢很明顯,好在任正非持續不斷加大籌碼,華為每年的研發投入也是不斷增長,時至今日年研發投入超過千億,海思晶片也是亨氏崛起,拿到了國內約一半的電視機晶片市場,手機晶片自給率也是達到七成!
毋容置疑,當初成立海思半導體是任正非最重要的決定,華為Mate30系列即便是美國斷供晶片的情況下,核心零部件不再受到牽制,這就是任正非戰略眼光!可惜谷歌方面突然選擇斷供,無奈之下華為備胎正式轉正,這一次任正非又押寶對了。據報道,在任正非的要求之下,華為7年前就開始研發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系統的基本構架早就達成,任正非當初一句話也是不斷被傳為佳話,“我們現在做終端手機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考慮,哪一天谷歌斷了我們的糧食不能用了,就傻了”!
現在谷歌斷供真的來了,華為卻已經做好了“去安卓化”準備,華為HMS服務在大力發展的同時,中國產系統正式破冰,未來有望國際化,媒體報道訊息,中國產統一作業系統UOS傳來好訊息,正式攜手華為雲FusionAccess桌面雲打造了基於統一作業系統UOS的桌面雲聯合解決方案,中國產UOS系統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在頁面美觀度和流暢度方面都很不錯,未來有望替代windows系統,而最新桌面雲方案是基於華為鯤鵬處理器和統一作業系統UOS共同打造,按照華為目前國際影響力來看,時機成熟之後中國產系統未來有望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