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小米線下渠道商反水,要進京起訴小米公司。

就在他們正收集小米違約證據時,1月14日,小米公司釋出《專營店調整公開信》,信中提到:專營店模式將在合約到期後逐步退出現有渠道體系,並透過對場地和形象的升級,將專營店統一升級為專賣店或授權店。

但該檔案出臺之前,這些店主就已經處於被斷供(主流貨源無法上貨)狀態。在王毅看來,小米發官方通告屬於滯後行為。

斷供與續約

長期以來,小米的線下渠道有四種形態:小米專營店、小米授權店、小米專賣店和小米之家。

除小米之家為集團直營外,其他三個均為代理商加盟。專賣店在裝潢標準、門店規格、享有政策待遇等方面與小米之家相似;授權店與專營店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的規模更小,投入更少,目標使用者群集中在小城市及縣鎮區域。按目前規劃,小米線下渠道未來將分三層,自上而下為小米之家,市區的小米專賣店與面向縣鄉鎮的小米授權店。而專營店,迎來謝幕。

小米未打招呼即對線下渠道動刀。矛盾由此激化。

從專營店老闆們提供的與小米的合同來看,條款中普遍有如下規定,“合作期限屆滿前一個月,雙方均未提出異議的,本協議期限可順延一年。”王毅原以為,今年也會和往常一樣自動續約。小米公司並沒有以電話、郵件或者書面檔案等,提示他到期不再續約。

據四川的一位專營店店主劉霄講,合同到期需要他在平臺重新提交合同,正常情況下幾分鐘就能收到簡訊,他只要拿手機簽字就行。他合同的到期日為1月11日,最後一單的提貨時間截止在了1月9日。他主動聯絡城市經理,對方稱不知道小米還讓不讓籤,“再上邊的領導也說不知道,都說正在稽核”。

這是劉霄經營小米手機店的第三年。他一直沒接到任何通知,包括口頭通知。元旦當天,他還參與了小米11新品的線下首發。

然而分散在不同城市的店主,遇到的情況並不太一樣。

2020年下半年開始,江蘇鎮江的何雲勝就預感小米專營店專案可能不行了,因為各種斷貨與不分貨現象。儘管他的合同2021年1月16日才到期。福建南平,胡海的店從11月初無法上新品。孫明明在遼寧大連的三家專營店,統統斷供已經一年時間。

“從專營店往上升開始,呈金字塔型投資,專營店升授權店花200萬,包括房租、裝修、進貨等,不過200萬也就能給你20萬比較好的貨。”除專營店外,孫明明在其他城市還有幾個授權店和專賣店。在他看來,升級應該是自願的,沒有給明確說法就斷供。這是一刀切。

將大家組織起來後,王毅說小米派了三個人找他談話,明確合同續約已經不可能。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選址建授權店,重新按要求裝潢,要麼退出小米渠道體系。

“升級”的賬本

擺在劉霄面前的,也是同樣的兩條路。他有考慮進行店面升級,不過他遇到個問題。他所在市區按小米規定只能新建專賣店,授權店會設在鄉鎮。這意味著,他得搬家。

“市區專賣店看面積,60-100平米,首單需提60-100萬的貨,押金10萬,裝修10萬(不包括租金、物業、水電、人工費);鄉鎮授權店僅提貨要求低些,沒有押金。這裡是五線城市,一線城市成本會更高。”劉霄稱,他店裡的小米產品庫存還有28萬元,另外房租是已經交了的,每年10萬,員工工資、水電費每年15萬左右,都在正常支付。

挽回賬面上的沉沒成本和未來的預期損失,是店主們圍攻小米的主要訴求。

一位曾在2019年就未在續簽的店長覺得,有些人之所以不賺錢甚至虧損仍想續簽,也是不想讓之前的投入全打水漂。“簽約時候小米會要求壓貨10萬-50萬,級別越高壓貨越多,另外還有裝修和返利,返利要1-3個月才會返給店長,有的甚至更長”。

所謂“返補”,官方說法叫直降直補。據小米一位前員工介紹,小米產品的底價是以銷售價來決定,並沒有一個明確底價,比如,零售價1000元的手機,線下店進貨價1000,小米答應返點7%,即利潤70;小米要求線上線下統一價,如果官網搞活動按900元賣,那線下店利潤就是63元,這時候底價為837,小米依1000元提貨價再補貼差價163元。

但近段時間,有店主講沒有收到小米的返補。“返點是提貨後一週先返5個點,次月再返1個點和直降直補的錢,剩下一個點要有時要考核,有時不考核。”上述前員工稱,有些返補前後涉及很長時間,交叉在一起基本算不清楚,只能根據銷售額和毛利點大概測算,“系統後臺可以匯出來表格,但就是因為太多太亂,所以需要手工一個個核對,這需要時間”。

2020年下旬開始,小米又調整了部分產品的返利政策。王毅說他從來不去細看賬戶裡的返利,因為太複雜,他看不懂,根本不清楚小米是否完全執行過這些返利。

王毅原本是資深米粉。在小米線下渠道建設中,他從擺地攤開始,馬前卒般地充當了開墾者角色。那是段賠本賺吆喝的日子。到現在,他算是深切體會了小米線下渠道政策的不穩定性。

這種不穩定,也讓他對如今“小米專營店升級授權店”的前景表示懷疑。

流水的小米高管,沒做好的線下渠道

在此次對線下渠道重新調整前,小米經銷商網路更顯現一種複雜和混亂。專賣店與授權店的市場覆蓋存在嚴重交叉;授權店又和專營店互搶地盤,爭奪資源。

“關閉專營店是必然,以前開授權店投入100-150萬,專營店投入10萬,但兩者享受政策是一樣的。小米原來經常缺貨,由於發貨倉庫不一樣,有時候授權店沒貨,專營店有貨,這本身不合理。”小米線下渠道方面的前員工馮浩講,當時說專營店建店標準對標華為鄉鎮授權店,獨立門頭,只能賣小米產品,可實際執行中,為了資料,很多之前小米直供店店長直接提了首單包的貨,沒裝修就升級為專營店,而其他一些人卻投了實打實的錢。

2020年,華為受挫,小米再提重返中國市場第一的口號,整頓渠道,與華為和OV角力線下市場。小米專營店這個難產收益的歷史遺留產物,或免不了出局命運。

專營店前身為小米直供店,直供店前身為小米小店。二者的區別是,小米小店不需要門店。小米小店針對縣鄉市場,於2017年8月正式公測,是小米佈局線下銷售網路的嘗試,企圖實現個人賣家和小米官方的直接訂貨。官方宣傳用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表述。

以王毅為代表的米粉成為小米小店的生力軍。但在小米小店與直供店時期,都還沒有返補政策,所以王毅說那兩年並未賺到錢,“我們原價進貨,小米降價銷售我們就直接虧損”。

2017年,是小米繼2016年遭遇首次谷底的翻局之年。雷軍親掌供應鏈,同時主導小米全面佈局線下,表示要在三到四年間將小米之家開到1000家。另一邊,小米發力下沉市場。同年8月,雷軍深入河南調研。然而兩個月後,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的一條微博引發了群嘲。

這批以擺地攤、打游擊為主的店長,大多沒有經商經驗,既沒實力囤貨,也拿不出突出業績。靠米粉的熱情,小米幾乎零成本收羅了三四線城市及縣鄉的“線下零售商”,免費為其地推。後期,小米逐步引導這些店長進行“打怪升級”,比如,優先扶持有實體店的店長,於是有了小米直供店;直供店升級專營店的,有參與新品首發資格等。

這也是個依次淘汰的過程:2017年,小米小店;2018年,小米直供店;2019年,小米專營店;2020年小米授權店。伴隨著的,是負責線下渠道的小米高管走馬燈似輪換,從秦濤、汪凌鳴到張劍慧、王川,再到現在的小米中國區掌門人盧偉冰。這也導致政策缺乏延續性。

“未來一年小米之家要開到每個縣城。”2021年1月9日,盧偉冰在微博慶祝1003家小米之家在該日同時開業。這算完成了雷軍曾定下的“千家店”目標。盧偉冰同時表示,開店質量要遠重於開店速度,這是小米開店的第一原則。

只是如今盛況之下,王毅他們在擔心——專營店升級為授權店後,授權店是不是還要再升級專賣店,專賣店又會不會被小米之家吞併?答案或許要交給時間了。

1月22日,在王毅組織小米專營店店主鬧騰近十天後,部分店主收到了小米的郵件。郵件中稱,合同協議到期後,小米將不再續約,專營店不能繼續使用小米商標,應摘除小米Logo門頭,並履行協議終止的其他相關義務。如有意與小米開展新合作,可在5日內回覆郵件。

截止發稿,王毅和那些合同早已到期的店主,暫時並沒有收到該郵件。

(應受訪者要求,王毅、劉霄、何雲勝、胡海、孫明明、馮浩為化名)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

15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北工控:用高品質工控機 為3D列印技術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