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開宗明義,作為一個生鮮電商創業失敗的創始人,始終堅信,在生鮮電商行業裡,靠燒錢燒不出一鍋“好菜”。在當今生鮮電商創業領域,誰拿到了阿里的投資,就看似拿到了通向成功的金鑰匙。

2019年末,曾經C輪拿到阿里超2億美金、C+輪拿到蘇寧5億美金風險投資的易果生鮮的C端業務終於走進了死衚衕,在尋找轉型的方向,就是說現在還在迷失方向中。而蘇寧也是阿里系。

為什麼這麼“誇大”農民在生鮮電商領域裡的重要佔比?當然這裡說的農民包括漁民、菜農、果農、養殖等為主。打不通各行各業的職業農民從業者,生鮮電商誰做誰最終失敗,別說阿里的資本了,也別說馬雲的腦洞了,就是BAT創業成功者馬雲馬化騰李彥巨集加起來,他們合在一起一齊衝上生鮮電商的戰場,也得成為後來者為其樹碑的烈士。

小小的三兩根香菜能不能送達使用者,是生鮮電商成敗的關鍵,這不是誇張

強調農民在生鮮電商這個鏈條上的重要性,是因為生鮮電商的“核心商品是三根黃瓜,兩根香菜類的這些時鮮蔬菜”,做不通蔬菜水果這些在訂單裡份額小利潤低還時效性特強的農產品,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生鮮電商。

也正因為這小小的三根黃瓜兩根香菜,才能打通千家萬戶,最終圍繞使用者需要拓展,侵入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C端電商平臺的地盤,搶它們的市場份額,最終幹掉淘寶京東拼多多,成為一統天下的電商盟主。

很顯然,代表著蔬菜的“三根黃瓜,兩根香菜”就是生鮮電商殺入千家萬戶的“先行官”,有了這個“先行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從佔領使用者餐桌到佔領使用者整個家庭的衣食住行玩樂全品類。

巨集觀的高論咱就不再嘚瑟了,誰都知道生鮮電商是萬億市場,其實萬億是低估了,可能十萬億還要多。如此規模的市場份額,要從成敗關鍵點說,也就是最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三兩根香菜”做起。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例如:使用者下訂單要做一鍋湯,番茄黃瓜茄子都加入了購物車,唯獨沒有香菜,使用者再跑到超市單純購買三兩根香菜,這使用者是什麼體驗?不言自明。

“三兩根香菜”才是生鮮電商使用者訂單裡的一種商品。而要把生鮮電商訂單送達到使用者,下面這四大難,必須要跨過去。咱這裡劃重點,還說蔬菜,蔬菜蔬菜,因為只有做通蔬菜,才能叩開使用者的家門。

生鮮電商中的蔬菜,一日三餐形影不離。使用者對飯菜的隨機性,不能要求使用者前三天就決定今天要吃什麼菜?最短的時間是,使用者晚上從網上選購第二天第三天需要的生鮮品類,使用者網上下單時間,最遲要在早上8點之前。

而現實生活中,因為固定人員配送,沒多久,配送人員就跟使用者熟悉得像朋友一樣。真正實現了“讓買家跟賣家成為朋友”的創業理想。因為熟悉,有的老使用者忙忙碌碌上班到單位了,忙完手頭緊要的工作,忽然想起了中午回家吃啥菜,開啟手機,急急忙忙下了個訂單,而後臺收到這個定單已經是上午10點多了,網上訂單已經分裝裝車要出發。

雖然下單規則是截止到上午8點,8點以後下的訂單就歸到第二天了。可已經過了上午10點的這個老使用者訂單,是送還是不送?往往這樣的老使用者,下了訂單怕配送人員忘記,會打個電話告知。

我們搞過試驗,這樣的使用者訂單如果不送,接電話時委婉說明情況。很明顯這個使用者就會下班後到沿途超市或者菜市場買菜,這個使用者就會從一個粘性強的使用者,慢慢淪為鬆散型使用者。

一個訂單中的商品種類,黃瓜,豆角,番茄,小油菜,豆腐,肉類,蔥薑蒜,香菜等多達十幾種,每種蔬菜都需要計量分裝、大小搭配,一個進入小區的配送員和分揀中心專門分揀的一個工人合作,才能如期完成30個訂單。

這零零碎碎,非常繁瑣細緻的勞動,需要收到訂單後有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把訂單裝車。訂單配送人員到小區後挨著樓道配送,並且經常有使用者家裡沒人,密封了的訂單週轉箱放到使用者門口,打電話告知使用者後,就得去下一家配送,一分鐘不能耽誤。一個使用者家門口耽誤三分鐘,送到最後一個使用者家裡,就過了飯時,使用者下小區樓就可以買到蔬菜,會等菜下鍋麼?

就在這樣不斷總結中,我們把一天上午下午兩次配送,改為每天下午5點之前送一次,中午12點截單,這樣做,就跑了習慣上午在家做飯的使用者。

解決對策:量化到田間地頭,交給菜農來做分裝,適當提高蔬菜收購價格。每天晚上根據各蔬菜需求的預估數量,通知熟悉的菜農,直接按照訂單上蔬菜標準重量分裝後,送來配送中心,這樣做,蔬菜鮮度足夠,但監督菜農保質保量存在問題。需要一步步教化菜農,和菜農磨合,達到默契與信任。

生鮮電商第二難,品質與價格,一對相搏相愛,還形影不離的“情人”

生鮮電商中的蔬菜類,時間是這個創業專案成功的關鍵;品質和價格是粘住使用者的關鍵點。品質這個容易解決,因為品質是靠經驗判斷並且肉眼可觀,手摸可感。只要運營人員心態良好,就不會在品質上糊弄使用者,因為使用者不是傻瓜。只有保證品質,才能實現“讓買家跟賣家成為朋友”的創業理想。

而蔬菜的當天價格就看不見了,網上蔬菜品種的價格是需要天天改動的,雖然經過一兩年後,積累了對價格走勢的判斷力,但怎麼能判斷那麼準確呢?這是永遠不可能的。

關於價格,我們有自己的規則,這個規則在長期配送中,使用者基本上默認了。當蔬菜零售價在1.5元左右的,網上標價跟實際價上下差2毛的,價格不改動;當蔬菜零售價超過5元左右,網上價格跟實際價格上下誤差5毛價格不改動,就按照網上價格計價收費。

幾乎三天兩頭出現,某種蔬菜價格大漲大跌,超過我們定價規則的,直接修改訂單價格。

解決對策:對價格漲跌幅度大的蔬菜,修改訂單上價格為當天時價。使用者看見訂單上有筆修改的價格,也會聽到鄰居們的議論,知道這種蔬菜價格是漲價或者跌價了,這都是長時間磨合出來的。

生鮮電商第三難,規模效應是這樣的,量增沒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成本,怎麼辦

關於成本與利潤,這裡拋開網站運營總成本不說。單說訂單配送的成本,也就是配送中心這個部分。

通過我們實踐,以我們邯鄲這個三線城市為例。我們在距離市中心15公里遠的當地最大蔬菜基地的市場上設立了分揀配送中心。

人員配備:

管理人員1名,總負責,還順便列印整理訂單,當日會計結算賬目。

訂單商品採購2名,一人負責蔬菜水果;一人負責蔬菜之外的包裝商品和副食品(市場上合作商戶處取貨)。

配送人員3名,三輛向小區配送的電動車,配送人員負責本配送範圍內訂單商品整理(往往是商品集中到分揀配送中心後,總負責和兩個採購分別幫助一輛配送車分揀,裝車,一起合作,沒有一個閒人)

如此,6個人通力合作,每天在下午2點前,分裝裝車100個訂單,就忙得中午飯都沒空吃;若果120個訂單那就著忙得丟三落四的;偶然有一天訂單多達150個,那就早早卯足勁了,6個人就像一輛車踩足了油門,緊張得滿頭大汗,大冬天都不用穿棉衣。

如果再增加車輛,就需要擴充套件場地,人手增加。我們計算了一下,如果發展到9兩配送車,就需要一個管理人員,這個管理人員就不能再直接幹活了,那麼就得增加一名整理訂單人員兼做會計了。

所以,生鮮電商配送,自建物流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因為物流隊伍越大,成本越高,效益反而會降低。

解決對策:不能自建物流,圍繞城市20公里之內,在各個分揀配送中心,把運送承包給農民,教會農民怎麼自己組建配送團隊,在網上接單配送。像上述我們實踐後的6個人三輛配送車負責三個小區,這是最佳人員配備結構,也是成本最低的,效率最高的。

生鮮電商第四難,使用者粘度,因為蔬菜水果難能標準化,每一個訂單都在挑戰著使用者的容忍度

在四年多的生鮮電商訂單配送中,這些蔬菜品種的不同,因為春夏秋冬季節的差異,還有本地蔬菜與外來蔬菜的差異。想把蔬菜品種做到標準化,是萬萬不能的。

比如茄子,你不可能只收購菜農大小差不多的茄子吧!比如茄子量化到500克一份,就很難分裝,因為有時候一個大個茄子就1000克,因此只能提高訂單單品標重來解決。

這些非標蔬菜使用者都能接受。使用者不能接受的是偶爾有一次蔬菜品質沒有上一次好。因為使用者對蔬菜品質的期望值是天天增高,如果能做到每天訂單上的蔬菜品質都差不多,使用者的臉色是晴朗的;如果這次的訂單上的蔬菜品質不如上一次,使用者的臉就會陰沉。

而市場上的蔬菜品質是跟季節天氣等等很多因素所決定,不能達到每天基本上一樣。因此,每一個訂單都在挑戰著使用者的容忍度。使用者的容忍度決定了使用者對平臺的忠誠度。

解決對策:主打8090後人群,這個網際網路原住民群體,在電商環境中浸染,對網上購物配送的訂單商品蔬菜品質的差異容忍度較高,忠誠度高。

最後總結:我和十幾個創業小夥伴,秉承著“讓買家跟賣家成為朋友”這一理念,自從2014年5月正式開始網上運營生鮮電商,至2018年8月結束,關閉網站,宣告失敗。

也因此,深知在整個生鮮電商訂單從採購到分裝配送的整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也只有農民才能做成。因為農民懂得

蔬菜,農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更不怕工作時間長,而農民收入低,很多隱形失業的農民,每天能在家鄉掙個一兩百元就滿足了。尤其現在農村裡新生代農民工的媳婦,90前後的這一代留守在蔬菜之鄉的女人,一大堆一大堆的。

這些勞動力都會熟悉使用移動網際網路,雖然她們個體沒有馬雲們腦洞大,但她們群體的智慧,還有,她們為了改善家庭生活,增加收入的迫切心情,能在家門口每個月掙三五千元,這種動能才是生鮮電商創業成功至關重要的。

因此,我說:馬雲救不了易果生鮮,馬雲+阿里的鉅額資本也救不了生鮮電商,只有發動億萬農民才能拯救中國的生鮮電商,才能成就4000家生鮮電商裡的某幾家創業成功。

最新評論
  • 1 #

    @薛蠻子 @薛蠻子 @經緯張穎 @農村電商 @豬寶寶的公僕 2020,創業者繼續折騰

  • 2 #

    年輕人越來越懶直接外賣,在城市帶小孩的老人直接到菜場買菜!即使做菜的家庭無法通過大資料預測客戶要買什麼菜做飯!採購多了賣不掉損耗!採購少了不夠賣,中間還有物流配送成本!採購是從田間直採降低成本,通過中間商增加採購成本!生鮮電商沒有一家做得成

  • 3 #

    這篇文章,是出自一位電商創業失敗者的真實報告。絕不是“百度”“貼上”過來的,而是其本人從創業失敗中總結出來的教訓

  • 4 #

    生鮮,有了大資本不一定能成,但缺錢一定不行!市場需要教育,即使是你說的農民,教育成本也不會低。

  • 5 #

    生鮮電商必須依賴大資料和機器學習,來精準預測使用者未來需求,這樣就能贏得大量時間!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20年了,逾期的網貸該怎麼處理?獻給水生火熱中的網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