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藍晶社是2019年1月份成立的,200名員工,到目前一年的時間,做到了200萬用戶。在9月份,拿到了美元融資並完成VIE海外架構。每日的GMV的金額在大幾百萬級別,正在奔向每日千萬級別的路上。

藍晶社的商業模式

藍晶社是一個社交電商平臺,但是每一個社交電商平臺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或者說獨特的商業模式。用一句話來描述:藍晶社是一個基於私域流量帶有共創共享屬性的全場景消費社群。

商業模式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我們嘗試著使用幾個關鍵詞,來把藍晶社的商業模式描述清楚。

第一個詞,私域流量;第二個詞,全消費場景;第三個詞,自有品牌;第四個詞,共創共享。

第一個關鍵詞,私域流量。

什麼叫做私域流量呢?也是近年非常火熱的一個詞,實際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私域流量就是基於公共流量通過給與會員更多權益,從而形成平臺深度使用者,這個是很接地氣的私域流量的描述。

第二個關鍵詞,全消費場景。

首先我們得承認目前基本所有的生活消費在電商行業裡都被覆蓋了,不管是外賣、打車、購物、電影票、買菜等等。

而且大家要清楚的是,全面在做存量市場,所有都需要獲取流量,就會對外有推廣佣金,行業裡叫CPS的方式(即按成交付費)。

社交電商及返利平臺基於分享屬性,使用者通過消費即可獲得獎勵,本質是在消費過程中節省下來的流通成本。

今天的社交電商平臺,最大的資產就是使用者,而滿足一個使用者的所有消費需求,這就叫做全消費場景覆蓋。

第三個關鍵詞,自有品牌。

藍晶社的發展選擇的是CPS的方式,但是在後期,藍晶社開展自有品牌,這個自有品牌是藍晶社的一個特點,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特點。

什麼叫做自有品牌呢?

藍晶社的做法是基於CPS與使用者提供一系列權益來聚集核心使用者,後端通過自主品牌商品逐步切入使用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做深使用者。

而且藍晶社用的是社交電商特有的代言人模式,讓社群使用者與某產品產生深度繫結關係。

比如說,你具備了某種資格,你就可以申請代言這一款產品,你就獲得了這一款產品更高的盈利收益,這個會在後面說到代言的問題。

藍晶社有一個積分體系,積分叫做魔力,魔力可以兌換藍晶,而藍晶就可以在商城裡兌換商品,也可以獲得以上所述的產品代言人的資格。

這個就好比,之前,你想拿下某個產品的高階代理,你要拿授權,而今天,你可以用藍晶去兌換,就是這個道理。

自有品牌實際上是一個戰略,邏輯是這樣的,前端利用大量的CPS聚集起大量的使用者粉絲,這部分是不需要賺錢的,當優質的使用者產生之後,今天講KOC,就是關鍵意見消費者,他們手裡有大量的粉絲。

你跟KOC說,在你這裡代言你的產品,不光可以獲得產品的賣貨差價,還能拿到某個產品的盈利收益,做股東,那KOC願不願意?一定願意。

當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做一個又一個自有品牌之後,每一個自有品牌,都有大量的KOC入股,你想想這種場面,這就是一種降維打擊。

現在不就是在搶KOC的時代嗎?

這就是一種降維打擊了,你開始跟KOC分股份了,你想想對於那些傳統的供貨渠道來說,很難有抵抗力。

所以,藍晶社的自有品牌,實際上就是一種戰略,就是繫結KOC,永久的佔領渠道。

藍晶社有句話:和100萬核心會員深度服務1000萬家庭。

第四個關鍵詞,共創共享。

共創,就是讓使用者變成經營者,這個就是社交電商經常講的,分享價值。這實際上解鎖的是使用者的經營權。

共享的意思,就是共同享受大盤發展帶來的收益,這實際上解鎖的是使用者的資本權。為什麼要給使用者資本權呢?這就要回到使用者的消費行為,到底有沒有價值,有了價值,才能夠給他相對應的回報。

先問一個問題,使用者的介紹有價值嗎?

這個問題,在今天已經不難回答了,因為,你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自用省錢,分享價值。分享價值就是今天對於介紹這個行為的價值認可。

舉個例子,以前老A去村子裡買桃子,找不到人,在路口碰見了老B,老B告訴他,老C家裡有,老A就去了老C家裡買了100斤桃子。

老C賣了桃子,但是,他不知道,這裡面老B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沒有分給老B錢,這個介紹的行為,實際上是產生了經濟價值。

但是,為啥沒有變現呢?因為,老B的行為,老C不知道,也沒有達成介紹變現的共識。

但是,如果老B的行為被記錄下來了呢?又形成了推薦變現共識了呢?有價值的行為,就應該被記錄下來,並且給到他應有的價值。

今天的社交電商,就是把介紹路徑記錄下來,然後,對財富來一個再分配。這是對於介紹行為的肯定。未來,供大於求的時代,買不買某個產品,取決於你身邊的人有沒有給你推薦。

供大於求的時代,挑選本身就是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做了這個工作,就是解決了一個難題,他應該是要得到回報的。有價值的行為,就是要變現。這說的是介紹的行為,要不要變現。

因為早期不需要認可使用者價值,是流量紅利時代,但是今年是存量流量時代。使用者購買了商品,商家收到了錢,平臺收取了中間的服務費。平臺跟商家的獲利,都是因為使用者的購買行為產生的。

那為什麼使用者分不到錢,而商家和平臺能分到錢呢?這是一個要與使用者去分平臺收益的邏輯。

使用者行為,本身就對平臺產生了貢獻,它本身是有價值的,是符合經濟學裡講的價值鏈的,也是價值鏈的關鍵一環,為啥不分給使用者呢?這是與使用者共享的邏輯。

共創共享,建立了一套跟使用者分享價值的系統。不只是分賣貨差價,還要分享平臺的整個收益。

藍晶社的快速發展,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與使用者分享平臺收益,並不是說他們靠給使用者更多的補貼。

一,用4個數字,看清藍晶社的規模;

二,藍晶社的商業模式;(本文節選)

三,藍晶社的共同體制度模型;

四,藍晶社的使用者成長路徑;

五,藍晶社的培訓體系。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19年五大事件表明Linux與開源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