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文|章航英

2020年1月1日,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了,新的名稱叫“得物”APP。

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8月,得物APP註冊使用者1個億,DAU大約800萬,目前其估值也超過10億美金,在球鞋交易細分領域中處於領先位置,可謂一家“毒”大。

作為一個具有龐大使用者基數的平臺,改名不可謂傷筋動骨。那麼,“毒”改名的邏輯是什麼?

創業四年,估值超10億美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度關鍵詞,一個“炒”字眾望所歸。而炒鞋,也成為這一年最火的生意。這一年,“AJ”被搜尋了3900萬次,“炒鞋月入百萬”“4天暴漲900%”撩撥著人們狂熱的神經。

這一波炒鞋潮,也催生了一個估值10億美元的“毒”角獸。據企查查,得物APP最新一輪融資是在2019年4月獲得DST的A輪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

得物APP歷史上,獲得過虎撲投資的天使輪投資,及王思聰旗下普思資本的Pre-A輪融資。

2015年,得物APP脫胎於虎撲社群,一眾“直男”消費群體與球鞋文化是其天然的溫床。這之後幾年,踩中潮鞋文化爆發的節點,再加上王思聰不遺餘力站臺,利用其微博影響力推廣,得物APP以線上鑑定交易的模式迅速成長為國內球鞋交易第一大平臺。

得物APP是典型的C2B2C模式的球鞋交易平臺。買家拍下球鞋後,賣方自己發貨到得物APP平臺,經過平臺鑑定師鑑定後,再由平臺寄送給買家。據悉,得物APP的盈利模式是抽取佣金——約為賣方成交價的7.5%-9.5%,以及收取買家的鑑定費(5元/件)。買家有一次免費鑑定的機會。

目前,得物APP已經累計鑑別超過42175740件貨品。

得物APP上,每天平均線上約50名鑑定師,這之中,有的鑑定師日均鑑定數量超過1000件貨品,普遍有幾十至幾百人排隊求鑑定,等候一位AJ鑑定師鑑定的排隊人數甚至超過1000人。

簡單換算一下,鑑定師24小時不吃不喝不睡,最快可以1分多鐘鑑定一雙鞋。

過去的一年,得物APP曾陷於不少“假貨風波”。而得物APP的解釋是,鑑定過程中不免出現少量誤差。

要做男版“小紅書”?

作為最直觀的品牌認知,改名的風險不言而喻。不過對於得物APP來說,似乎已有準備,勢在必行。

首先,張口讀一下就會發現De wu du,“得物”與“毒”字在發音上具有強關聯,正如有網友表示的“四捨五入等於沒改名”,這就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使用者的記憶成本;

另外,得物APP團隊調研發現,新使用者第一次看到“毒”的時候,對其提供的服務是模糊的,希望通過改名為得物APP加強它的商品屬性,給外界帶來更清晰化的品牌認知。

據了解,得物APP改名後僅用於品牌名稱升級,業務定位與服務均不變,核心服務依然是潮流電商和潮流社群兩大類。

另一個關鍵資訊是,新的一年,得物APP將不斷擴充潮流品類。它正在持續引入頭部運動潮牌入駐,比如羅志祥、汪峰、陳赫、李晨等明星將在得物APP發售其主理品牌。

2020年,得物APP的目標是打造面向年輕消費者的“潮流網購社群”。怎麼看,都像是男版“小紅書”。

小紅書的定位是年輕人生活方式平臺,“美好生活分享社群”,女性購物種草平臺。2018年6月,小紅書獲得超3億美元D輪融資,投後估值超過30億美元。

如果你對得物APP的印象還停留在“炒鞋”上,那麼它想在新的一年徹底打破這個界限。

得物APP主頁是熱門話題推薦,分享包括了健身、穿搭、咖啡、手遊等。在商品品類中,除了球鞋外,還有潮搭、潮玩、手錶、數碼、箱包等多個類目,最明顯的便是多了“美妝”類目。

得物APP創始人兼CEO楊冰表示:“品牌升級是得物APP開啟新十年的方式。進入新的20年代,消費升級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題之一,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年輕世代正在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年輕使用者在滿足了衣食住行這樣的基礎生存需求之後,對附有文化價值消費品的需求是必然選擇,潮流文化和時尚消費是年輕使用者消費升級的重要選項。”

過去的一年,伴隨著“炒鞋”火熱,爭議也隨著而來。比如,得物APP平臺上的假貨問題,鑑別高佣金受質疑、更嚴格的監管等困擾著這個平臺。去年,得物APP還首次提出“鞋穿不炒”的倡議。

除“鞋”之外,得物APP顯然還想探索更多年輕使用者潮流文化的消費風向標。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大失所望!國行版iPhone12無緣5G毫米波,果粉心態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