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出臺、中國科技城加快發展動員大會召開、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智谷科技園區開園、第七屆科博會成果豐碩……
時光列車在2020年的站點停靠,科技城迎來建設20週年的新起點。回望過去一年科技城發展歷程,許多鐫刻在冊的“高光時刻”仍令人熱血沸騰。
一年來,在多重機遇疊加、發展勢頭強勁的黃金時期,科技城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源泉、協同創新為特色、開放合作為動力,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全力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創新生態營造、創新活力激發、創新產業壯大、開放合作深化、發展環境優化“六大工程”,在眾多領域取得新進展、新突破,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2019年1至11月
▲ 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完成基礎設施專案投資88.55億元
▲產業專案完成投資212.71億元
▲累計新簽約專案80個
2020年工作目標
▲加快實施基礎設施專案和產業發展專案
▲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核心示範區,基本形成100平方公里主體框架
……
產城一體夯實支撐
集中發展區建設“換擋提速”
“這是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安州片區重點工業專案之一,該專案去年3月啟動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全部結束,進入總評施工及裝置安裝階段,預計年底全面投產。”近日,在安州區年產2.5萬噸水性奈米及石墨烯高階特種塗料產業化建設專案現場,轟鳴的施工裝置和忙碌的建設者們構成了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專案負責人張學斌表示,“投產後,年產值預計達到5個億左右。”
把目光移向10多公里外、涵蓋5G科技園和衛星應用科技園等八大科技園的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智谷科技園區。開園170余天以來,園區正發揮著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科技新區建設的核心支撐作用,全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叢集集約發展,點燃科技城新一輪發展“引擎”。
從這些微觀的角度切入,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的強勁脈動更為可知可感。
作為科技城建設的核心載體、全市產業發展和城市發展的戰略平臺,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事關科技城建設成效。
按照“專案引領、產城並進、全面提速”的總體要求,一年間,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建設蹄疾步穩:
京東方量產交付
中電科磁性材料產業園一期建成
長虹智慧製造產業園加快建設
安昌河、草溪河綜合整治工程等快速推進
……
這些都為承載產業專案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資料可以佐證:去年1至11月,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專案完成投資88.55億元、產業專案完成投資212.71億元、累計新簽約專案80個,實現了專案進度和時間進度“齊頭並進”,進入高位起步、高階引領、高速發展的階段。
成績來之不易,成績提振信心。翻閱今年的工作目標,“加快實施基礎設施專案和產業發展專案”“到2020年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核心示範區,基本形成100平方公里主體框架”……一條條簡潔明了的發展目標,標註了科技城集中發展區的前進方向。
我們可以感知,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培育發展兩個主攻方向,一個創新活躍的科技新區、業態高階的產業新區、生態宜居的城市新區正款款走來。
↑“中國科技城之星”商業亞軌道運載火箭首發
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各級各類創新主體活力迸發
去年4月19日,綿陽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新型智慧電視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天府肉豬繁育技術整合創新與產業化開發等一項項受表彰的科技成果鐫刻了科技城的創新足印。
梳理獲獎專案名單不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和傳統觀念中高校打主力不同,本次獲獎專案中,由企業牽頭和參與完成專案佔13項、佔比50%,企業創新地位實現大提升,企業“挑大樑”“唱主角”,在代表我市科學技術最高水平的年度科技盛事中穩站“C位”。
科技創新,正帶來越來越多的改變與驚喜。一大批“頂天立地”的創新型企業正在搶佔產業之巔。
創新主體的壯大也進一步激發了產業發展的活力。去年大企業大集團“領航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湧泉計劃”、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品質雙提升行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提質增效工程等的實施,加強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切實解決了企業發展瓶頸,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數、淨增長數與通過率均創歷史新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預計超過39%。全市1至11月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8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34.3億元,六大重點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0.2%。
產學研合作是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引領產業升級轉型重要舉措。縱觀《綿陽市科技進步獎勵公報(二〇一八年)》也能發現,協同創新已成為主流。不少獲獎專案主要完成單位都涵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涉及協同創新鏈條的各個關鍵環節。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跟當地的高校、研究院深入開展合作,形成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協同創新格局,面向提高經濟發展品質效益,加快攻克關鍵技術,解決好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釋放出全面創新驅動發展的充沛活力,助力科技城建設行穩致遠。
↑第七屆科博會高新技術產業館
優化環境開放合作
科技城“磁石效應”加速釋放
去年12月17日,在2019年綿陽市人才工作大會暨“綿州英才薈”主題人才活動上,以“愛聯科技-物聯網模組科技創業團隊”為代表的71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入選“科技城人才計劃”,市委、市政府給予共計804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資助。同時,100名人才獲得首批市級人才公寓入住資格。
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是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重要保障。以“人才新政”向創新創業人才丟擲“橄欖枝”,僅是我市持續營造創新生態的一個縮影。
一年來,我市聚焦人才引進、培育、激勵、服務等關鍵環節,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的人才政策體系、搭建共建共享的人才發展平臺、提升貼心暖心的人才服務水平,打出了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的“組合拳”,為新時代推進科技城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我市還積極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市場化運營好國家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四川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深化科技金融結合,支援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持續開展科技成果精準對接行動,促進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要素順暢對接、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營造出優良的創新生態。
除了優良的創新生態,逐漸形成的立體全面開放格局也加速釋放著科技城的“磁石效應”。
去年9月,第七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在綿陽圓滿落幕,共集中籤約專案105個、吸引投資金額達923.75億元。這場延續7年的科技盛會,將肩負“國家使命”的科技城推向了科技創新的前沿舞臺,全方位展示著科技城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合作大局的良好形象。
而持續用力推進的交通建設攻堅大會戰、構建的全國乃至全球招商資源網路,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的外向型產業園區,都在次第延展著科技城開放的邊界,也為科技城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在實施《綿陽科技城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科技城必將凝聚起更為強大、更為持久的科技創新力量,前進、發展、突破,邁向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