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12月8日,被業內視為下一個“拼多多”的淘集集,宣佈因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進行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

社交電商在網際網路寒冬中,會有什麼機遇和挑戰呢?社交電商的模式並非不可複製,在2020年的社交電商發展趨勢中精細化運營和供應鏈能力仍然是核心。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描述:社會監管力度、社交電商生態、社交電商運營。

01

國家對於電商的監管力度將會加強。

中國電商發展20多年來,電子商務種種亂象的情況有增無減,難以解決。對於這種情況,除了企業自律外,還需要監管和法律的強制性約束規範。為了消除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的各種障礙,促進產業發展並維護產業發展的和平秩序,並且儘可能地保護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2018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子商務法》),該法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02

社交電商的生態系統逐漸成型

由於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湧入了大量的玩家。為了更好的服務各種無相關電商行業經驗的企業,催生出一系列的生態系統服務商。

生態系統的服務商包括SAAS服務、培訓服務、財稅解決方案服務等。

SAAS服務,可以更好的服務中小商戶,為中小商戶提供從選品、採購、營銷、支付、資料分析到售後全流程平臺及工具。

培訓服務,可以提供微博粉絲培訓、公眾號培訓等一系列關於社交電商運營的培訓服務,為沒有社交電商經驗的商戶提供運營指導和建議。幫助商戶更快速地從私域流量、社交渠道高效裂變獲得變現。

財稅解決方案服務,由於社交電商會涉及到大量的代理商、分銷商等角色,因此相關人員的工資發放成為了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因此衍生出了一大批合法合規、效率高、節約成本的平臺及財稅結算SAAS方案提供商。

03

社交化營銷方式將成標配。

雖然所有的運營的最終目的是成交,但是運營的方法可以分為好幾大型別,包括拉新、留存、去庫存、提高客單量、提高客單價、提高市場佔有率、提高商品邊際效用。不同的運營手段都是為了實現不同的運營目的。

常用的電商營銷手段,分別為秒殺、預售、團購、拼團、積分、優惠券、滿減、砍價、抽獎、小遊戲、分銷、分享。

由於社交電商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所以拉新等運營方法可以作為輔助功能,主要在於留存、提高市場佔有率、提高商品邊際效用等運營方法。因此社交電商下半場的運營方式可以把以下三種方式設定為標配,包括,拼團、分銷、內容。

拼團活動,可以收集使用者需求,根據不同商品的需求量設計成團人數,引導使用者進行自發轉播,降低獲客成本。

缺點在於,拼團活動主要是低價走量,會犧牲部分利潤。

優點在於,拼團活動有利於打造爆款,產生了巨大銷量有助於提升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分銷活動,分銷的含義是建立銷售渠道。

優點在於,設定分銷佣金,將部分利潤讓利給使用者,讓使用者作為小b端分銷節點,形成裂變形式傳播。

缺點在於,分銷會減少平臺的利潤,因為激發分銷熱情需要平臺設定足夠的佣金。而且限於法律法規的要求,分銷活動模式設計時需要與“傳銷”區分開來。

內容,通過圖文、短視訊、直播等形式多樣的內容連結消費者。

優點在於,讓內容轉化為購買力,提升營銷效果。可以根據目標使用者需求以及偏好進行內容打造和選品。

缺點在於,若釋出PGC內容,則需要產出大量的文章內容。若釋出UGC內容,則需要保證文章內容品質高。

小結: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社交為代表的社交APP成為移動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這大大地促進了社交電商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各社交電商平臺良莠不齊,在發展的下半場更需要合法合規遵守政策,促進生態良性運轉。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新發現!微信春節“發糖”,小程式MP後臺驚現服務市場入口